公鏈技術面臨的七大難題

買賣虛擬貨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公鏈技術七大難題挑戰,在之前我們已經分享過區塊鏈的三大分類: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這些在公眾號上都有介紹)

                                                 WX:xmlj287

       公鏈是被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一些現存的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解決?

公鏈最大的挑戰:如何設計可持續的共識機制

       最普遍的共識POW,也叫工作證明。在中本聰的區塊鏈協議裡,會定義最長的鏈為唯一正確的鏈,這是為了避免攻擊者太過容易的分叉和擴充套件分叉。而這裡面最主要的角色就是礦工,礦工需要解決數字難題來將塊放入鏈中以貢獻出自己的算力。這個會造成大量的電力浪費。挖礦電力消耗已經超過了全球159個國家的用電量。因為挖礦就是計算正確答案,中間會出現很多錯誤答案,又必須重新計算。

       對於現在挖礦產業鏈來說,電費成本固有不變,收益不比去年全民挖礦熱潮期了!目前市面上主流訊息對於礦機產業的熱度減退主要是因為BTC挖礦難度提升,收益減少,對比去年全民挖礦時候的收益差距較大,實際上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為產業鏈來說,我前天也在社群內分享過,包括礦商、礦工其實對於分散式節點的區塊鏈時代來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面上有很多小幣種礦機還是可以選擇的!收益也是比較快速可觀,直觀來說,對比二級市場炒幣的大盈大虧,挖礦產業和專案私募投資都是屬於比較穩健長遠的方式之一!

       為了避免重複計算浪費資源這個問題,區塊鏈就有了POS,也就是權益證明。在POS上是無需挖礦的,但是他允許礦工透過押注來擴充套件區塊鏈。單純的POS會引發很多安全問題。比如“遠端攻擊”。因為只要你擁有足夠的Token就可以擴充套件區塊鏈!世間安得雙全法?所以目前設計一個可持續的共識機制,找到一些有用的計算來保證Pos安全性,或許可以解決。

公鏈挑戰之二:如何建立點對點的共享網路

       比特幣是為了建立一個單純的點對點系統而發明的,大多數公鏈都是如此。 在這樣的系統中,所有節點必須有權利或能夠分享某些東西來獲得獎勵。 否則,他們只能成為消費者。 這就像在任何一個社羣裡,任何人都必須獲取資源才能生存一樣。通俗一點講就是激勵措施。對於公鏈而言,生態發展尤為重要。

       BTC挖礦目前也是變得非常艱難,因為算力的壟斷效應,個人挖礦BTC基本上是退出了。這裡的算力壟斷效應我需要解釋下,如果你是一家大型礦場,而我只是一臺膝上型電腦,我將不會獲得任何獎勵,因為你花1分鐘完成的任務,我需要1個小時,你拿走獎勵的時候,我才剛剛開始。這也是目前挖礦產業都在尋找可靠礦場託管集合挖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始考慮共享更多的東西,而不是算力,比如儲存。但純粹共享儲存空間並從使用儲存的人那裡獲得獎勵,但沒有任何系統獎勵的話,無法滿足分享者們的期望。 例如,比特幣採礦也來自系統獎勵,而不是僅僅來自交易費。這對於比特幣不是長遠之計,需要找出一個公平的商業模式 。這意味著還需要考慮還有哪些使用者可以分享的東西以獲得獎勵。

公鏈難題之三:如何增加每秒的區塊鏈交易TPS

       過去一年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現在依然如此。許多專案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工作。TPS =併發數除以平均響應時間。因此很自然的想法,ETH將分片(sharding)技術應用於區塊鏈以提高併發數。在一個區塊鏈系統中,TPS也等於一個塊中的事務數量除以生成一個塊的時間。所以比特幣可以透過增加塊的大小來增加TPS,因此在一個塊中可能會有更多的交易。現存公鏈專案都是偉大的創新,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是透過犧牲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來實現增加效率的。三角限制自然不能打破,但我們依然需要去思考如何維持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安全與去中心化程度的水平,或者說用其他方法建造安全與可信的系統。

三角限制

公鏈難題之四: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安全地儲存DAPP資料

        今天大多數DAPP仍在使用雲伺服器,如亞馬遜雲、阿里雲。區塊鏈不用於儲存資料,因為沒有節點可以儲存來自所有DAPP的所有資料。這就是為什麼Ethereum Swarm如此有限。有一些專案正在研究去中心化儲存,如ipfs。不幸的是,大多數點對點儲存是與公鏈相隔離的,這就好比你的CPU和硬碟是分開的。

公鏈難題之五:如何建立區塊鏈和現實世界之間的資料通道

       目前區塊鏈和現實世界是孤立的,因為有從外部拉取資料的難度。當礦工在虛擬機器上執行智慧合約時,不可能同時獲取完全相同的資料。假設有一個DAPP將我的旅行安排在北京,幫助我預訂航班,不同網站上的票價會有所不同,礦工所尋找的票價途徑也會不同。目前的解決方案是使預測市場成為一個預言機,並將資料推送到區塊鏈。然而,這個市場運作的方式是,無論哪個資料只要擁有最高的股份,就被認為是正確的。執行的邏輯是那些下注越多的人會更努力獲得正確的資料。很明顯,它們都是很好的DAPP,但不足以好到像預言機那樣工作。

公鏈難題之六:如何設計一個可持續的通證模型

       例如,gas費用太高。 如果你用比特幣買咖啡,交易費可能會高於咖啡本身。如果我們用購買力平價來估計比特幣,這可能導致比特幣的價值變為負值。另外,大多數公鏈都過度依賴挖礦或創造模型。但想想系統獎勵是從哪裡來的? 它實際上是系統後來的加入者帶來的。最後,實用通證可以用於產品或服務。這可能是金融科技領域最有前景的創新,但這也導致服務價格波動過大。人們開始想其他形式的解決方案,例如DAG, 沒有手續費。同時也有穩定通證,例如Dai和Tether。需要注意的是通證模型的設計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大多數問題都是開放問題,沒有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解決全部問題。

公鏈難題之七:如何進行區塊鏈治理?

        達成一個區塊的共識很容易,但對於整個專案的方向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 在像公司這樣的傳統結構中,我們按部門組織人員,然後管理團隊討論重要的事情,董事會決定事情的權力最大。然而,區塊鏈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管理的。

今天公鏈技術難題分享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傾聽!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