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刀
編輯/Never
合約交易一直以來都是交易所的兵家必爭之地,OKEX和BitMEX已經在此領域深耕超過5年,新秀火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登上交割合約王座,幣安和Bakkt也確定下半年進場,大戰開始,誰能拿下這塊所有人覬覦的蛋糕。
8月14日,火幣官方微博釋出了《火幣合約致使用者的一封信》,宣佈自去年12月上線合約交易以來,交割合約交易額在所有的平臺中排名第一,並且交易深度也領先競爭對手,矛頭直指OKEX。
次日OKEX釋出“強制平倉行業標準的行業倡議公告”,指出火幣引以為傲的零分攤是透過將使用者保證金提前爆倉來實現的,兩大交易所的口水戰就此爆發,為了方便理解,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合約交易的基本常識。
合約交易如何成為熊市之光
比特幣誕生至今已經十年有餘。從最開始的場外OTC個人之間的交易,到後來交易所集中交易,再到一系列的衍生品交易,期貨,期權,永續合約等等。比特幣在極短的時間走過了傳統金融商品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的衍生品可能是普通人接觸的最多的金融衍生品,這也可以說是金融市場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了。
各主流交易所的衍生品佈局
資料來源:通證通研究院
那什麼是期貨合約呢?
通俗的說,期貨合約是一種標準化的未來執行的“合同”,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賣某東西的協議,這個特發時間也就是所謂的交割日。在比特幣合約市場中,主要分為定期交割合約和永續合約兩種。
定期交割合約一般都是按照周或者季度為單位進行交割,越臨近交割日,交割合約的期貨價格會和現貨價格越接近。而永續合約沒有到期日,永不進行交割結算並且價格幾乎和現貨隨時保持一致。
而期貨合約之所以能夠成為熊市之光,正是因為其具有現貨交易所不具備的兩個優點,槓桿交易和雙向交易。
不同於現貨交易,投資者只能透過價格上漲從而實現盈利,而合約交易無論價格漲跌,你都可以透過做多或者做空來實現盈利。由於熊市中大部分幣種的價格都是在不斷創新低,現貨投資者虧損慘重,而合約使用者卻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活躍度,這也是為什麼火幣會選擇在去年12月熊市期間啟動合約交易。
合約交易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槓桿交易,槓桿交易不僅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率還滿足了高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舉個例子,當你購買價值$1000的比特幣合約時,你只需要支付$100就可以享受價值$1000的比特幣合約漲跌所帶來的盈利或者虧損。假如價格上漲10%,這個時候合約的價值變成$1100,那你的盈利就是100%。也就是說你的槓桿就是10倍。
期貨合約的槓桿倍數一般由交易所進行決定,通常有5倍、10倍、20倍、100倍甚至500倍的存在。在理想化、不考慮手續費等情況下,以比特幣本位計算的淨利潤率為:淨利潤率=[(開倉價格-平倉價格)/平倉價格 ] *槓桿倍數。
當然合約交易能夠這麼受歡迎,還跟數字貨幣行業的投資者結構有關係。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這類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也是合約交易的使用者,那就是另類的囤幣黨。
傳統意義上的囤幣黨需要依靠源源不斷的法幣收入來購買數字貨幣,從而使得數字貨幣數量變多,但是對於以數字貨幣為本位計算的人而言,期貨合約有個好處:數字貨幣法幣價格上漲或下跌時可以透過做多或做空獲得更多的數字貨幣。
業內某大佬就在2018年12月購入2000比特幣並以2倍槓桿開多,如今比特幣以10,000美元以上的價格計算,至少盈利2500枚比特幣。
友商變“友傷”
面對來勢洶洶的火幣,OKEX顯然也有些坐不住了。要知道,此前OK一直都是交割合約領域的王者,此次被反超當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火幣OK 2019年1月至8月月度交易量資料
資料來源:通證通研究院
兩大交易所巨頭這次爭論的焦點“提前爆倉”嚴格來說應該叫交易所強制平倉,當使用者參與合約交易時投入的保證金不足以抵扣時,平臺將強行了結使用者的持倉,防止虧損放大甚至因此波及整個市場。
通常來說,各家交易所都不會等到使用者的保證金全部虧完以後才強制平倉,因為這樣通常會導致所謂的穿倉,也就是使用者的資產不足以抵扣交易所產生的損失,一般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交易所會採取盈利使用者分攤損失的做法,也就是所謂的分攤。不過由於欠缺公平性,這種做法飽受詬病,所以現在大部分交易所採取交易所風險準備金+分攤兩者混合的做法。
如何處理極端行情下使用者的穿倉風險體現著一個交易所背後的風控水平,
在傳統的金融期貨交易所中,交易者只需按其持有倉位價值的一定比例向交易所繳納保證金,作為其有能力履行期貨合約的擔保,該比例稱為初始保證金率。
在實際業務中,如果合約標的基準價格發生變動,導致交易者的保證金低於其持有倉位價值的某一比例(通常低於初始保證金率)時,交易所有權利將交易者持有的倉位進行平倉,該比例稱為維持保證金率。
而在數字貨幣行業,各大交易所的採取的方式類似,只是這個比率叫做調整係數。按照OKEX的CEO所說,以BTC合約為例,使用者支付價值$500的BTC作為保證金,開20倍槓桿合約,合約價值$10000,以下是幾大交易所的維持保證金率水平。(友商指火幣)
資料來源OKEX CEO微博
火星傳媒也諮詢過業內的交易員陳俊,他表示這個資料還是很符合他個人的感受。
今年3月他在火幣上進行BTC的合約交易,虧損只達到保證金60%的時候就爆倉了,諮詢客服後給出的解釋是因為他的槓桿較高,所以維持保證金率就比較高,而他在OKEX同樣槓桿水平下的倉位卻沒有經歷爆倉。“後來我再也沒去火幣交易過了,畢竟作為使用者來說,肯定選擇不會提前爆倉的。”陳俊說到。
針對OKEX的指責,火幣給出的迴應也實在算不上漂亮。
火幣合約的運營總監Tom在社交平臺解釋道每個平臺基於風控的考慮都會設定調整係數,針對高槓杆、大持倉使用者,這個係數會更高,這是所有平臺的共識。然而火幣的調整係數高於業內一流的OKEX和BitMEX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這背後反應了火幣的風控水平依然有著不小的提升空間。
Bakkt的降維攻擊
在國內交易所忙於爭論誰是最晚爆倉的時候,華爾街卻傳來一個重磅炸彈。
8月22日,Bakkt宣佈將於下個月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不同於現有的所有加密貨幣期貨合約,Bakkt的合約以實物交割。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遏制惡意的做空行為,因為到了交割日空頭需要拿出相應數量的比特幣進行交割,並且做市商可以在多個平臺有效對沖風險,從而吸引相對保守的私募對沖基金,隨著入場的機構增多,BTC的供需關係將會更加緊張,將直接刺激BTC的價格走勢。
雖然上線日期一再跳票,不過早在Bakkt宣告上線之初,業內重量級人物就紛紛預言,Bakkt將開啟新的一輪大牛市。
此次Bakkt 推出實物結算比特幣期貨合約產品具有非凡意義,不僅是因為他們為美國市場構建加密貨幣基礎設施,從而為比特幣商品化鋪平了道路。更加重要的是Bakkt上線對BTC ETF的推出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俗的說,Bakkt的上線意味著機構資金的進場,而一旦ETF得到透過,全世界的散戶都可以透過更加簡單快捷的方式投資比特幣。如果這一切進展順利,也就意味著比特幣誕生10年來,終於第一次得到了主流社會的認可,對於整個加密世界的正面作用不可估量。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對華爾街的動作,我們除了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建設數字經濟時代的底層基礎設施以外,在加密資管領域也需要儘快做出相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