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礦工“出海謀生”,算力中心轉移?

買賣虛擬貨幣

文︱喬安娜

自從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後,著實讓礦工慌了手腳,不知該何去何從。

新華社評論稱,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不僅需要地方政府主動發文叫停挖礦行為,切斷增量;還需要推出包括電價、土地、稅收、環保等多方面的綜合措施,推動存量企業有序退出。

根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資料,截至2021年5月17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34. 89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如果把比特幣挖礦視作一個“國家”,它在全球國家耗電量排名中居27位,已超過瑞典的耗電量。

由此來看,比特幣挖礦成“吞電巨獸”,這對電力系統似乎是一個負擔。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稱,我國的比特幣“礦場”算力約佔全球的七成左右,大多分佈在新疆、內蒙古以及四川的火電、水電資源豐富且電價優惠的地區,已成全球比特幣挖礦的集中地。

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作為重要的監管訊號,十多天來,礦圈的神經一直是緊繃著的。一方面多家礦企紛紛剝離國內相關業務並傳出出海計劃,另一方面寄希望於監管不要“一刀切”,讓整個行業“平穩著陸”。

比特幣挖礦生意難

近幾年來,比特幣挖礦的電力需求激增,造成區域性地區電能緊俏。而“礦主”為了節省電費支出,像“候鳥”一樣遷徙追逐廉價的電力資源,在礦圈自成一景。

實際上,這是由PoW機制所決定的。正因為如此,從始至終比特幣挖礦都處在“囚徒困境”當中。

具體來說,按照比特幣的演算法,其系統會自動調節難度,使得出塊速度穩定在10分鐘左右,由全世界所有的礦工共同競爭記賬,而新出塊的比特幣獎勵會發放給成功記賬的節點。

為了公平,礦池模式則將成功記賬之後的比特幣獎勵按照接入礦池的礦機算力佔比進行分配。於是,接入礦池的礦機算力越高,獲得的比特幣獎勵就會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投入挖礦的算力越大,獲得比特幣獎勵越多。這便產生了“囚徒困境”,使得全網算力越來越高,耗電量不斷增長,也成為被外界詬病的所在。

我國比特幣礦場大多分佈在火電資源充足的新疆、內蒙古以及水電資源充足的四川等地。2017年以來,比特幣礦工可謂命運多舛,頻頻遭到電力供應、監管政策以及加密市場行情等因素的影響,收益一波三折,礦工亦幾經洗牌。

舉例來說,四川甘孜境內因水電資源豐富,在礦圈有“世界礦都”之稱。不過,在2019年底,甘孜就釋出了《甘孜州積極做好迎峰度冬保電工作》通知,對枯水期電力供不應求做出規範。同時,由於該地豐水期電力資源豐富,礦工積極參與當地“消納示範區”,消化了富餘水電甚至棄電。

相較之下,內蒙古對比特幣挖礦進行了持續高壓監管。早在2018年,內蒙古就對比特幣礦場進行了全面清退整治。上個月,內蒙古發展改革委官方公眾號釋出“關於受理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的公告”以及關於對《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公告稱,為深入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關於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部署要求,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專案,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保障作用,完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情況舉報渠道,自治區能耗雙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特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全面受理關於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由此可見一斑。

內蒙古就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圖片來源:內蒙古發展改革委官方公眾號

不過,比特幣挖礦也對當地經濟產生了積極作用。萊位元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在其微博上就表示,目前許多挖礦地區,例如西北與西南地區,地方債務與棄電非常嚴重,比特幣挖礦對於貧困地區的財政、就業、居民收入等都有不小的幫助,也有助於新能源設施獲得收益,進一步擴大規模。

水火電上演“冰火兩重天”

最近,新華社緊盯幣圈,連發數篇文章。新華社在釋出的文章中提出,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不僅需要地方政府主動發文叫停挖礦行為,切斷增量;還需要推出包括電價、土地、稅收、環保等多方面的綜合措施,推動存量企業有序退出。並認為,不能讓高耗能“礦場”擠佔寶貴資源。

其言中之意,是要把電力資源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刀刃”上。對此,專家建議,電力資源充沛的地區可以建立市場準入、網際網路企業用電大戶監測、網際網路異常流量監測等多維度常態化監測體系,加強源頭把控。

在監管“嚴”字當頭下,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釋出關於召開虛擬貨幣挖礦有關情況調研座談會的通知。通知稱,根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要求,為充分了解四川虛擬貨幣挖礦相關情況,我辦決定組織召開研座談會,將於 2021 年 6 月 2 日上午進行。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此“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之際,該會議變得尤為重要,吸引了整個行業注意力。

據金色財經報道,其就四川座談會一事採訪了一位四川資深礦工。該礦工透露,目前總體來看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今天四川主要是討論電站棄水的嚴重性和損失等問題,此外新華社文章“有序退出”也給了很大的想象空間。目前來看,至少基於四川實際情況,豐水期肯定是能過渡過去的,當然電價方面也會有成本增加的必要性,所以當前對於是否能繼續挖礦和礦機的安全方面還是確定的。

由此來看,雖然暫時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從嚴治理,但警報並未解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用火電的礦場在劫難逃,而用豐水期富裕水電的礦場則有可能倖存下來。因為,一方面,我國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另一方面,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任務還很艱鉅。

資料顯示,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釋出《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清晰描繪了中國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該路線圖分“三步走”,即2021年到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31年至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年至2060年深度脫碳從而實現碳中和。

新華社報道稱,當前,不少發達國家已實現碳排放和經濟增長“脫鉤”,但我國仍處於碳排放增加階段,尚未達到峰值。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要縮短几十年。

“從大的電力供給格局來看,火電必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內蒙古、新疆等地的火電挖礦有可能會被徹底清退。

礦工“出海謀生”

監管出手重拳打擊比特幣挖礦之下,目前國內多個礦場傳出出海計劃。業內人士評論稱,繼比特幣定價權去中國化後,挖礦的記賬權再去中國化,今後比特幣挖礦將更加分散。

據新華社報道,一名“幣圈”人士告訴記者,最近有不少“礦主”已考慮關停“礦場”或轉移到海外了。他們準備漂洋過海,將“礦場”搬到俄羅斯、芬蘭、加拿大等當地允許且電力過剩的國家。

來自SlushPool礦池的愛德華·埃文森表示,最近有300-400MW的比特幣礦機與他取得聯絡,尋求在北美和歐盟的某些地區安置機器,還有一些人準備將機器運送到哈薩克。新疆的機器轉移到中亞附近地區。從Bitmain和MicroBT發出的新機器,會被運送到北美。前往北美的機器通常會按照中國的慣例,以便宜的“全包”託管價格尋求傳統的資料中心。

愛德華·埃文森稱,中國的算力並沒有下降,而是在移動。比特幣算力在全球範圍內分佈越來越廣泛,減少了攻擊媒介,並減輕了人們對新疆煤炭能源使用的擔憂。

“經過本次監管潮,已下定決心將礦機轉移至歐洲某國。”一位不願具名的礦工告訴核財經APP,他表示,一方面,那裡水電供應豐富,使得降低了挖礦成本;另一方面,該地區常年氣候寒冷,礦機在大部分時間裡可以自然降溫,不僅降低了運維成本還有助於延長裝置壽命。

此外,某國外礦機託管服務商表示,由於中國礦機出海,該公司旗下礦機託管業務最近異常火熱,閒置產能已經售罄,目前正在積極增加產能規模以應對客戶需求。

與此同時,礦圈的“亞洲區塊鏈挖礦圓桌會議”將於近日召開,呼籲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合作,支援和推動可再生能源挖礦。屆時,多位業內人士首次出席會議,討論如何更好地監管比特幣挖礦,支援和踐行“綠色挖礦”理念。

近日,推特和Square創始人Jack Dorsey在邁阿密舉行的比特幣2021大會上表示,礦工必須盈利,獲得廉價的可再生能源可以使他們的利潤最大化。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