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試論Libra的通證激勵

買賣虛擬貨幣

8月10日,通證學派研究院發起人、CSDN副總裁孟巖,在參與著作的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的新書釋出會上,與十數位數字經濟領域頂尖學者一起,圍繞著與Libra相關的諸多問題各自發表主題演講。孟巖老師的題目為“試論Libra的通證激勵”,以下為演講內容。

演講目錄

一 通證經濟的兩個車輪:鑄幣稅、時間價值

二 比特幣“堪稱典範”的分配激勵

三 以太坊、EOS的激勵缺陷

四 Libra分配激勵的特別之處

01

通證經濟的兩個車輪:鑄幣稅、時間價值

01

今天我會談談相對來講做了一些研究的事情:Libra的通證激勵。

我談的這個話題,其實相對來講比較區域性,我不想去討論那些我討論不清楚的問題,比如說Libra到底是不是貨幣,它會對於貨幣體系產生怎樣的衝擊等。

我只想談一個問題,即,如果我們把Libra作為一個token,放在一個社群裡面,我們把所有的Libra的核心成員,也就是它的這一百個聯盟成員,加上分銷商,加上使用者,加上各種各樣的APP裡使用Libra的這些人,根據Libra設定的這個體系,根據白皮書所說,它內部的激勵是怎麼分配的?這種激勵的分配最後會導致什麼後果?

那麼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我是把Libra當成一個社群來看待,也就是有邊界的一個社群。元道老師以前在很多場合都提到過,就是把通證經濟看成是一個社群經濟的應用。那麼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其實整個分享只有在最後一點才提到理論。

我們現在定義一下:如果你投資了一個通證,然後你獲得了激勵,激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可能自己感覺是1000塊錢買進,5000塊錢賣出,你得到了4000塊錢的激勵。

但實際上嚴格來講,我們應該把激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鑄幣稅,另外一部分是時間價值。

什麼叫鑄幣稅?鑄幣稅就是token在鑄造的時候所花費的成本,跟此時此刻在市場上token的市價之間的一個差值。

典型的來講,比如說比特幣,大家應該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都知道比特幣現在的價格,姑且認為是11500美金。那麼大家知道比特幣現在的挖礦成本是多少嗎?基本上如果你水平比較高的話,成本可以到3500美金左右。也就是說比特幣的礦工他只要挖出一枚比特幣,它頓時就獲得了8000美金的差價。他如果馬上把它賣出去,就有8000美金的差價。這8000美金的差價在我們這個系統當中,我們管它叫鑄幣稅:它是一個實時的、鑄造貨幣的成本跟貨幣的市價之間的差距。

如果你把比特幣放在你的冷錢包裡,剛才蔡教授提到放在冷錢包裡,然後等一年再賣出去,比特幣從11500美金漲到了15000美金,或者按照很多人的想法漲到2萬美金,那麼增值是由於時間帶來的,我們管它叫時間價值。所以通證的經濟激勵實際上需要細分成這兩部分。

這裡我提出一個模型,也就是說,一個健康的通證經濟其實有兩個分配,在我原來的體系裡面我管它們叫“零次分配”和“一次分配”,在這裡我就把它更形象地用“鑄幣稅”和“時間價值”的術語來表達。

我們管左邊的輪子叫“雙輪驅動”,是鑄幣稅的分配,要求鑄幣稅分配要合理,因為它是個即時的分配,只要你今天鑄造出來,你即時就可以獲得鑄幣稅。那麼鑄幣稅分配給誰?這是一個很剛性的激勵。比較理想的情況是,你的鑄幣稅能夠直接激勵到今天在這個社群裡面最重要、最核心的人物,然後讓這個群體努力把社群做大,把經濟體做大,把這個裡面的核心經濟行為放大,然後隨著規模不斷的增加,體系不斷的增長,使得token產生時間價值。

也就是說左邊的輪子是“驅動輪”,右邊的輪子是“從動輪”,但是同時,右邊輪子也對左邊輪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今天是一個礦工,你挖一個比特幣出來的成本是3500美金電費,然後你立刻可以獲得8000美金的鑄幣稅,但如果你不賣掉,你留著,那麼隨著比特幣社群系統的不斷增值,到了明年,它變成23500美金,那麼作為曠工來講,你的鑄幣稅也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提升。所以這兩個輪子之間是相互配合的。這個需要大家去思考的一個角度。

那麼有幾點我希望大家要注意:

第一,需要有消費性。消費性的意思是什麼?就是系統必須要向外界提供消費的產品服務。它不光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計劃。

第二,要有驅動性。也就是說,你可以認為鑄幣稅是靜態的,與時間無關。鑄幣稅的分配要能夠激勵社群當中的核心人、核心角色,讓他們能夠為社群的成長不斷做貢獻。

第三,需要有網路性。當核心人群被鑄幣稅驅動之後,不斷去放大做網路。我們希望整個通證經濟體系,隨著人群的不斷增加,它的價值能夠以超過線性的速度成長。比如說,我們都知道2010年5月22號是比特幣第一次產生價值,當時有一個人用了一萬個比特幣購買價值40美金的披薩。現在這一天叫做披薩節,這個披薩節明年就十週年了。

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大概是0.4美分,但它的時間價值隨著整個比特幣社群不斷的成長,時間價值迅速放大。比如說,我們假設當時在2010年5月22號那天,比特幣的社群人口是5000人。那麼到今天,我們給一個很大的估計:五千萬人。那麼大概成長了1萬倍,但是比特幣的價格從那天到現在漲了300萬倍,也就是說,它比人口的成長速度要快,它具有網路性。

第四,反射性。也就是說整個系統的價值如果上升了,你要反饋回通證的價值,而且要讓通證的時間價值跟鑄幣稅都上升。

第五,要有可持續性。鑄幣稅的分配一定要一點一點、可持續地推動系統的發展。我們具體看一些例子。

02

比特幣“堪稱典範”的分配激勵

02

第一個例子就是比特幣,我們剛才已經講了一些,比特幣現在的製造成本大約是3500美元,市價大約11500美金。3500到11500美金,有這樣的8000美金的鑄幣稅。

那麼這個鑄幣稅是分配給誰的?我們都知道是屬於礦工的。問題就在於,比特幣為什麼要把這多達8000美金的鑄幣稅分配給礦工,這樣做是否合理呢?經過對比特幣系統的仔細分析,你會發現這個做法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比特幣的本質是一個全球賬本,比特幣的礦工除了挖礦之外,他還有一個角色,或說是一個使命,就是記賬。那麼比特幣作為一個全球賬本,他要鼓勵什麼行為呢?鼓勵礦工誠實記賬,因此它的鑄幣稅是用來鼓勵那些誠實記賬的礦工的。

我們要看看它的鑄幣稅分配的辦法是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仔細去理解比特幣這個體制的話,你會知道,其實比特幣挖礦所消耗的那些電腦,相當於繳納了一個誠信保證金。比特幣的節點在挖礦的過程當中消費了很多電力,你可以理解為,這些記賬的會計在一個大場地上面,每個人都不斷消耗算力、電力,然後在自己的桌子上壘起厚厚的一沓誠信保證金。它相當於是對所有的其他人宣佈說,如果一不小心,這十分鐘是我獲得了比特幣的記賬權,你們放心,我一定誠實記賬。如果我不誠實記賬,你們看,我桌子上這麼厚一摞保證金,就打了水漂了。

因為比特幣的體系是,你記完帳之後,所有其他的礦工能夠給你做驗證,如果你記賬不誠實,那麼其他人就不認你的比特幣收入,你壓在桌子上厚厚的這一大摞誠信保證金就打了水漂。也就是說比特幣的鑄幣稅是交給那些保證自己能夠誠信記賬的礦工的。

那麼這個處置跟比特幣的目標是不是一致的?顯然是一致的。因為比特幣要做的就是一個全球範圍內的可信的誠信賬本,那麼鑄幣稅的分配跟它整個的定位是一致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的話,它的邏輯做得非常通暢,堪稱典範,雖然是我們這個行業裡的第一個,但至今我們也覺得它堪稱典範。

03

以太坊、EOS的激勵缺陷

03

那麼相比而言,我們再看以太坊。以太坊的鑄幣稅就有點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以太坊的定位並不是一個全球賬本,比特幣在全球賬本這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它的定位是一個全球計算機。

因此,如果讓以太坊來分配鑄幣稅的話,它是怎麼分配的?這是整個體系的驅動問題。那麼鑄幣稅的驅動,激勵的是什麼行為?應該激勵的是整個以太坊的礦工拼命地幫助各種各樣的APP,去執行這些APP程式。以太坊的礦工其實有集兩個角色於一身的,一個是記賬,一個是執行,或者說執行交易。

但是在以太法的系統當中,它的設計是什麼?

它的鑄幣稅分配完全是抄比特幣的。你做記賬的時候,現在是一個區塊給你一個以太幣的激勵,原來是三個,再早一些是五個。但是如果你是幫別人執行智慧合約,或者執行一個又一個的交易,那麼你就只能收到所謂的gas費,也就是說它幾乎不給執行智慧合約的人,也就是承擔它作為全球計算機這樣一個角色的礦工,分配任何租賃稅。

這個問題會給以太坊帶來一些後果。也就是說,以太坊本來應該激勵的是整個體系,拼命鼓勵開發者在上面開發有用的應用程式,把資產放到以太坊裡面來,做各種各樣的智慧合約,然後基於這些節點,想辦法幫助這些有價值的應用程式在我這得到順暢的執行。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你這麼做其實得不到太多,或者你根本得不到任何鑄幣稅的激勵,你只能夠收一點點可憐的gas費。當gas費高了,整個社群還要哭天喊地。所以感覺上來說,做這件事沒什麼太大的效益,那麼還不如踏踏實實去做礦工,耗算力來挖礦。

如果我們有辦法回到2015年去修改以太坊的這樣一個協議,想辦法用一種相對來講“防薅羊毛”的演算法或者是一種制度,讓以太坊的礦工節點在承擔計算機執行的時候,能夠分配到比較多的鑄幣稅,可能以太坊會比今天的發展更好。

講到這裡,我還要說一點:EOS去年曾經非常火,它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它違背了剛才我們提到的可持續原則。

今天的市值是大約40億美金,大家知道,在上市之前它融資並且變現的金額就約為40億美金。這意味著EOS的創始方在整個專案還沒上市之前,就把鑄幣稅全部已經收完了。這相當於你讓某個人完成一件工作,而且此人對於整個專案至關重要,你先把錢付完後,你也沒有任何手段監控他。那麼請問,這個中心有什麼樣的動力去不斷把這個事做好呢?EOS每年只分給它的21個超級節點百分之幾的通貨膨脹,這樣的鑄幣稅就非常少。

所以透過對EOS、以太坊、比特幣的發展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並不是說鑄幣稅是決定性因素,但大家可能也會覺得鑄幣稅跟一個專案的定位,跟專案的聲稱目標以及激勵原則是否是一致的,這是很有影響的一件事情。

04

Libra分配激勵的特別之處

04

講到這,我們終於可以來談談Libra。Libra是一個很特別的系統,在我們通證經濟裡面,在區塊鏈的專案當中,Libra是一個蠻特別的系統,但如果放在現實世界當中,並不特別。

我們要先搞清楚,Libra的礦工是什麼人?很多人覺得Libra的礦工是這一百個節點。不是的。Libra的礦工其實是你我,是我們這些使用者。當我們拿出1萬人民幣或者1萬美金去購買Libra的時候,挖礦行為開始啟動。承銷商在Libra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它接收你的法幣,然後自己跑到外匯市場上,湊成一個符合Libra要求的貨幣籃子,再去Libra的節點去購買Libra,再把Libra還給你,這個動作才算完成。因此,你我這些使用者是Libra真正的礦工,是Libra挖礦這個行為的啟動者。

但有意思的是,我們既是礦工,但是我們不是鑄幣稅的獲取者,相反,我們是鑄幣稅的繳納者。這是Libra跟剛才我們分析的比特幣、以太坊、EOS都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說,你是曠工,但是你不得到鑄幣稅,你是繳納鑄幣稅的,那麼在Libra這個系統當中,誰獲得了鑄幣稅呢?是reseller,也就是所謂的承銷商。這個承銷商獲得鑄幣稅的體系,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及後果。

因為,我去購買Libra的時候,除了購買它的價值本身之外,我要另外繳納一筆小小的鑄幣稅交給承銷商。那麼我為什麼要交鑄幣稅給承銷商?一定是因為我獲得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最直接的就是,Libra作為一個全球流通貨幣的流動性溢價;而承銷商則由於它向你提供全球流動性議價,所以能享受鑄幣稅。

這樣的一個體系設計會帶來一個後果,整個鑄幣稅的分配會沿著對於全球貨幣流動性這件事情有需求的地區,自然進行分配。像某些國家限制貨幣,不讓你自由兌換,然後你自己的國家貨幣不穩定,越是這樣的地區,越是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鑄幣稅差價,然後一堆的承銷商會沿著鑄幣稅差價建立一個分銷網路,來獲取鑄幣稅。

這帶來一個結果,其實一開始幾位老師都已經提到過,就是說Libra它會自然而然在全世界形成一個鑄幣稅的不平衡狀態,然後會在那些對於對貨幣流動性特別有需求的地區形成巨大的差價,然後裡面會形成很多的、無孔不入的毛細血管分銷網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所謂的“新的貨幣戰”。注意,這個毛細血管不一定出現在現實世界當中,它完全可以是在網路當中,甚至是暗網當中出現。

以上這個區域性特點,是我們研究Libra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到的。剛才江南老師提到,如果我們要去做一箇中國版的Libra,我們就需要做得更好。那什麼叫更好?——我覺得我談到的非常小的區域性,就是其中的一個維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