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應用之路坎坷,但未來可期

買賣虛擬貨幣

鏈得得 ChainDD.com

|得區塊鏈者得天下|

在比特幣成為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價值儲存手段之前,讓市場接受它作為支付媒介是很困難的。

創|Connor Brooks 編譯|Babel貝寶 

頭圖|Unsplash

幾周前,《經濟學人》釋出了一篇名為“The Madness of Crowds”的文章,主題是比特幣和加密資產。

毋庸置疑,這篇文章並不認為加密貨幣的未來是光明的,它聲稱“加密貨幣泡沫破滅所暴露的缺陷使其不太可能持久地復甦”。

接下來,這篇文章引用了一系列的負面新聞,比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下架比特幣期貨交易,位元大陸上市失敗,以及比特幣交易資料被證實作假等等,最後,它還引用了專家的說法,即“加密貨幣不太可能獲得大規模的使用”。

該文章可以說是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常見攻擊的集合,過去幾個月低迷的市場更是助長了這些負面言論。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說,懷疑論者經常從各個角度提出質疑,以期給大家造成一種行業即將熬不下去的印象。

我發現,這些文章的核心問題是將所有概念以一概之。但實際上,區塊鏈,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應用的途徑和障礙各不相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且,在他們有新的發展之前,有一些必須經歷的過程。

基於這個認知,你就會了解到,比特幣在得到更大的發展之前,無法作為現有體系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資產的普及和使用都需要時間。雖然客觀來說,比特幣在這10年內取得的成果意義重大。但很多新聞並不會將這些成果作為論據,反而是不斷地強調:比特幣是一種糟糕的支付方式,難以被商家廣泛應用——畢竟這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但實際上,在比特幣成為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價值儲存手段之前,讓市場接受它作為支付媒介是很困難的。

要討論比特幣如何才能變成貨幣,我們必須先了解貨幣的發展歷程。已經有很多傑出的文章討論過這個話題,比如Nick Szabo的《Shelling Out》,以及Vijay Boyapati的《the Bullish Case for Bitcoin》等文章的開篇。

從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歷史上,貨幣在得到廣泛的使用之前,通常會經歷一個關鍵步驟——從一種收藏品變成一種價值儲存手段。無論是郵票、比特幣還是貝殼,大多數物品成為貨幣,都是源於它們的稀缺性。

然而,稀缺性並不是人們接受這些物品的唯一原因——即使我只簽署了100張限量版借據,其他人也未必會承認它的價值。所以,假如我要把我的存款儲存起來,最好使用一種其他人也認為有價值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要使一種物品成為價值儲存手段,需要達成普遍的共識,換句話說,也就是“硬通貨”,導致黃金成為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價值儲存手段。

 價值儲存手段

接下來,我們從價值儲存手段的角度,來對比一下黃金和比特幣(以及法定貨幣)的不同,來解釋一下Vijay Boyapati的觀點。

客觀來說,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比特幣是優於黃金的,而且遠超任何一種法幣。

正如su zhu和ha su在《Investing in Bitcoin》中所說,比特幣現在正在逐漸成為一種貨幣,它的功能正從收藏品向價值儲存手段轉變。縱觀貨幣的發展史,我們知道,在比特幣成為一種更普遍的價值儲存手段之前,幾乎不太可能成為一種支付手段(正如《經濟學人》所說的那樣)。

在尚未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之前,就作為貨幣使用,這對於交易雙方來說都是沒有好處的。比特幣投機屬性的存在,使得出售比特幣存在機會成本,所以如果用比特幣交換某種東西,在交易之前,他們首先得相信,他們所交換的物品的價值大於持有比特幣的投機價值。而黃金(更不用說法幣了)的這種機會成本就小得多。

這也意味著商家在接受比特幣成為一種貨幣之前,需要衡量它的價值,並且承認它作為價值儲存手段存在。但現在的情況並非如此:商家接受比特幣支付是為了擴大他們的客戶群,大多數商家會在使用者支付後,馬上將比特幣兌換為法幣——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增加比特幣的共識,反而印證了懷疑論者的觀點:比特幣是現有金融體系中最差的支付方式。

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不應該把商家是否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作為衡量比特幣是否成功的因素。比特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需要先擴大共識,然後才能考慮它的支付問題。

看到《經濟學人》的文章將比特幣的發展與1636年的荷蘭鬱金香泡沫進行比較,我並不感到驚訝。比特幣已經經歷了幾次類似泡沫的過程,最近一次發生在2017年至2018年前後。比特幣正處於應用階段,而市場的波動是這個階段必不可少的過程——每一次幣價大跌之後,都有新的使用者進場(抄底)。比特幣成為貨幣的道路不是線性的,反而和市場的動態息息相關。 

不幸的是,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對比特幣的發展並沒有幫助,反而製造了一個惡性迴圈:比特幣目前的主要應用還是基於其投機屬性,但是當潛在的投機者/投資者讀到這些負面或誤導性的文章,他們購買和投機比特幣的熱情就會降低,從而降低比特幣整體的使用率。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假如比特幣真的像黃金一樣,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儲備資產,我們將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比特幣應該繼續被當作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還是應該充當一種真正的交易媒介?

 面臨的障礙

除此之外,比特幣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問題。下面是比特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價值儲存手段,甚至是一種交易媒介的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障礙:

1、比特幣是政治性的,有時會變得混亂,它存在不同的利益相關團體(比如礦工、投機者、政府和交易所)。由於比特幣的設計是自由和分散化的,所以比特幣的未來需要大家共同去詮釋。過去,比特幣分叉和比特幣擴容(SegWit)等事件使得基於不同的信仰和興趣的黨派發生分裂,這使得比特幣的未來變得難以預測。

2、黃金市值接近8萬億美元。如果比特幣的市值達到了這個水平,一些利益相關群體可能會採取一些行動。比特幣目前的地位或許還能讓一些群體滿意,但如果這真的比特幣像黃金一樣,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那麼接下來(儘管可能需要幾十年),可能會侵犯法幣作為交易媒介的地位。一些利益群體受到的威脅擴大,商戶接受比特幣支付被限制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如今,一些央行已經開始像儲存黃金一樣儲存比特幣。

2000-2018年季度官方黃金儲備

資料截至2018年12月30日

3、如果比特幣的價格真的大幅度上漲,貧富差距可能會前所未有地擴大。如果你難以接受全球的大多數財富集中在0.1%的人身上的故事,那想象一下,假如最早使用比特幣的人,擁有8萬億美元市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注:根據撰寫文章時的資料,如今金額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一些個人和機構可能持有未來全球儲備貨幣的1%,他們可以用這些財富來塑造自己喜歡的世界,這甚至還沒有把中本聰持有的比特幣包括在內。據推測,中本聰最多擁有100萬個比特幣,約佔比特幣總量的4.75%。如果比特幣的價格上漲到這種程度,我們很可能會看到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

 可能出現新的局面

如果比特幣真的成為一種交易媒介,那麼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市場和新的競爭的世界。不僅其他加密貨幣會爭相替代比特幣成為一種支付媒介,而且它們還需要和傳統支付方式競爭。目前,比特幣還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撐使其成為一種支付媒介。閃電網路這樣的創新或許是一種方法,但要成為一個被普遍使用的交易媒介,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但是,在未來的場景中,如果人們儲存比特幣,並將它作為一個可用的交換媒介,政府卻仍舊不接受它,那麼法幣將經歷現在比特幣所經歷的階段:人們會將他們的比特幣換成該國的法幣,支付一些政府相關的業務(例如,納稅),然後換回比特幣。同樣,這些交易不會提高法幣的使用率,儘管政府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強制公民與政府提供的公用事業和服務進行互動和支付。

總之,隨著比特幣的發展,有幾點需要牢記:

1、目前,比特幣的主要用途是投機,用比特幣進行支付不會提高它的使用率。因為比特幣的共識基礎還不夠大,關於支付的嘗試和論述會給比特幣造成惡性迴圈。

2、一旦比特幣成為一種被普遍認同的價值儲存手段,就必須開始考慮它向交易媒介的轉變。到時候,法幣,監管方式,加密貨幣以及他們之間的競爭的格局都將有所不同。

3、對於比特幣的未來的推斷越深入,就越難以保持準確性。比特幣可能成為一種功能齊全的全球性貨幣,也可能變得一文不值。這兩者都是可能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