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區塊鏈大國,若烹多寶魚小鮮

買賣虛擬貨幣

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 220 篇原創作品

作者:高斯

編輯:生煎


算力說

從解決食品溯源到賦能數字經濟,區塊鏈的用武之地日漸寬泛,只是有些應用場景已經較好實現,有些還需要再飛一會兒。在嬗變中,區塊鏈行業既要理性面對客觀現實,又要敢於實踐突破。從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傳遞出的資訊來看,學界與業界都已有新的理解。


詩畫浙江,美麗杭州,全國公認的區塊鏈“四強”城市之一,在區塊鏈之路上繼續飆車。

11月20日,由杭州市政府主辦的“重構世界·2018區塊鏈新經濟杭州峰會”還未落幕,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又在杭州揭牌。

11月23-25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召開。據算力智庫記者現場觀察,本次會議主要呈現兩大特點。

第一,學術氣息濃郁。從會議議程來看,絕大部分演講嘉賓都來自於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學術水準高,如密碼學等基礎學科的專家都因區塊鏈而齊聚一堂。

專攻零知識證明的中國科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鄧燚在演講時幽默地說道:“感謝這一波區塊鏈熱潮,讓人們在飯桌上都討論起零知識證明,而這本來只是學術圈裡一個沉寂了幾十年的小眾領域。”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谷大武也表示,沒有密碼學就沒有區塊鏈,但同時區塊鏈也助力了密碼學,為密碼學的很多美好概念找到了用武之地。

第二,客觀理性態度。與許多會議大唱區塊鏈讚歌相比,本次會上對區塊鏈的討論和態度相對更務實理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教授伍前紅在會上表示,在一些人眼中區塊鏈是在天上飛的,感覺區塊鏈包治百病,即將改變世界。但我們也感受到,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卻像一隻蝸牛在地上爬,實際上遠未成熟,侷限性很多。



魚之論:擺正位置的區塊鏈

可見,區塊鏈熱潮至今,已經到了走下神壇,迴歸本來樣貌的時候。

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在談到企業區塊鏈用於治理時以防偽溯源為例表示,區塊鏈不能停留在理論世界。如果區塊鏈真的是一條好的道路,那就應該體現在物理的世界、原子的世界。

他進一步舉例說,我們在飯店吃魚時,魚缸裡挑選的魚和上桌的魚是否是同一條,很難判斷。在這裡區塊鏈的防偽溯源就不能只是“封裝式”的外表防偽,而是要進一步開發“注入式”和“提取式”的溯源防偽技術。

而在另一個會議室裡,清華大學副教授楊錚卻展示起了清華大學與永輝超市利用區塊鏈實現魚塘溯源的成果。

據楊崢教授介紹,多寶魚由於單位價值較高,很適合用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溯源,透過在魚鰭上釘標籤,可以全程追溯。這一過程包括了養殖、加工、倉儲、配送、簽收,即便成了水煮魚,標籤仍然存在。“這或許可以迴應白老師的問題了”,楊教授笑言。

多寶魚從養殖到“水煮魚”

他同時表示,並非所有產品都適合科技溯源。以米為例,一方面體積很小,難做物理標記,另一方面也很鬆散,不可能每一粒米都溯源,因此就很難實現真正溯源。

楊教授最後強調,食品溯源並非區塊鏈一己之力可為。首先,可溯源性對供應鏈協同提出了較高要求,供應鏈協同性越強,食品可追溯性就越好。另外,溯源往往還結合了物聯網等其他技術,與區塊鏈配合,才能實現好溯源效果。

案例雖小,卻反映出區塊鏈的侷限性。在解決現實問題時,區塊鏈既需要業務流程配合,也需要其他技術配合,單兵作戰場景較少,個人突破能力很弱。隨著各界對區塊鏈的認識趨於理性,對於區塊鏈如何擺正自身位置的思考,也更加務實。

正如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在會上所言,區塊鏈不能解答所有問題,但至少提供了一種答案。


鏈之憂:自身難保的區塊鏈

更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在需要協同之外,還面臨“自身難保”的窘境。

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孫國梓教授總結了區塊鏈的七大安全威脅,分別包括:平臺可用性安全威脅、平臺業務安全威脅、數字錢包安全威脅、密碼學演算法安全威脅、智慧合約安全威脅、共識機制安全威脅、區塊鏈資料完整性威脅。

事實上,上述區塊鏈安全問題更多還只是技術層面問題。但顯然,區塊鏈的應用發展所需關注的問題遠不止技術。伍前紅教授把區塊鏈國內外應用發展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四個方面。

首先,技術侷限性。主要表現為效能效率問題,系統吞吐量低、資料處理和儲存能力取決於單節點能力,尚難支援高頻、高資料業務應用。

其次,安全挑戰。與孫國梓教授觀點類似,伍教授認為,由於區塊鏈設計、實現或實施方面的缺陷,系統會面臨外部或內部的攻擊風險。

再次,業務模式改變困難。對於長期習慣於中心資訊處理模式的各界而言,接受區塊鏈這一去中心化的資訊科技解決方案,需要一個不斷了解與理念轉變的過程。區塊鏈的大規模落地於應用,需要大量應用例項,尤其是成熟例項的驗證與支援。

最後,相關政策法規缺失。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出臺一份完整的標準化規則或者政策來管理監督區塊鏈的使用,區塊鏈標準的研製工作都還剛剛起步。

數之機: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

儘管區塊鏈有待進步,但並不影響其被賦予數字經濟的新意義。

挪威工程院院士、IEEE區塊鏈專委會主席容淳銘教授在演講中表示,區塊鏈是國家數字經濟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很多人都把區塊鏈看作和網際網路地位齊平的技術,因為未來數字經濟可能要靠區塊鏈上的平臺來搭建。他同時希望國內所有區塊鏈技術企業能聯合起來,共同打造我國自主開源區塊鏈技術平臺。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在會上表示,中國的數字經濟在GDP中的佔比已達32%,其核心則是資料治理。

然而,對於數字經濟,目前仍然沒有標準定義。對此華盛智業創始人李光鬥認為,脫離實體經濟能產生價值的就是數字經濟,是網路價值的交換和傳遞。比如,經營酒店不是數字經濟,但Airbnb就是數字經濟。

張一鋒在談及數字經濟時表示,數字經濟由數字和資料驅動,具有數字化、網路化、全球化、智慧化、知識化、個性化等特點,而區塊鏈在數字世界中的應用包括了可信資料、價值流轉、規則共識等價值。

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同樣需要理性的聲音。福州市經信委高工副主任林端雄在圓桌論壇中表示,區塊鏈修正了網際網路發展的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價值傳輸。但目前也面臨問題,主要就在於,除了“幣”以外,尚未找到非用區塊鏈不可的場景。

區塊鏈理想很多,問題不少。大可賦能數字經濟,小可溯源多寶魚上桌。儘管此刻看來區塊鏈解決多寶魚溯源問題更為靠譜,但或許有朝一日真的可以實現:治區塊鏈大國,若烹多寶魚小鮮

至少,從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來看,學界已經對區塊鏈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業界也有了更理性清晰的認知。


文章所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敬請注意投資風險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