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僅有 10% 的機構支援透過加密進行跨境 B2B 支付

買賣虛擬貨幣

過去幾年,主流機構和零售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採用率一直在上升。然而,實際情況表明,主要機構內部仍然存在接受度的嚴重滯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金融機構在向客戶提供加密貨幣的B2B跨境支付方面落後。

一份題為“加密貨幣、區塊鏈和跨境支付”的報告分析了大約250家金融機構和250家跨國公司。研究發現,只有10%的受訪金融機構向其B2B消費者提供加密貨幣支付工具。58%參與調查的跨國公司至少使用了一種加密貨幣,另有19%的公司希望使用加密貨幣。

報告指出,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加密貨幣的使用傾向增加。

該報告寫道,“在年收入至少10億美元的企業中,有81%的企業至少使用一種加密貨幣,相比之下,年收入在1,000萬至4,900萬美元的企業中,這一比例僅為8%”。

這些公司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更喜歡頂級加密貨幣比特幣,對於不同規模的企業來說,比特幣要麼是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要麼是第二大使用的加密貨幣。在估值最高的公司中,46%使用比特幣,37%使用以太坊。

根據該報告,有6%的金融機構提供比特幣,穩定幣、比特幣現金和以太坊緊隨其後,各佔4%。那些更喜歡穩定幣的公司大多數價值在2.5億美元和10億美元之間,其次是那些價值在1億美元到2.49億美元之間的公司。

儘管這些發現可能被認為是悲觀的,但機構對加密貨幣支付的支援正在與B2B公司的需求同步發展。最近一項關於企業接受跨境加密支付的研究發現,在B2B公司,59%的美國財務和會計專業人士對接受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支付形式的想法不持開放態度。相比之下,只有2%的受訪者採用加密支付,39%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有興趣接受加密貨幣。

相反,許多專業人士更喜歡相對傳統的支付渠道,如支票和信用卡/借記卡等。原因包括加密資產交易缺乏便利性,以及與交易費和客戶需求相關的問題。

即使在企業界缺乏需求和接受的情況下,跨境加密支付仍然是匯款使用者的最愛。這是因為它們為使用者提供了較低的交易費和時間,同時減少了政府監管。

Ripple 和 Stellar 等加密公司也在努力為這些交易提供便利,這些公司為亞洲、歐洲和非洲跨境支付通道的出現做出了貢獻。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