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1 年加密資產作為激勵第一次出現遊戲中,到 2021 年至今區塊鏈遊戲領域投資額超過 10 億美元,一個被新技術重構的領域,gamefi,在市值、交易額和使用者已經初具規模。加密資產市值及使用者的增長、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模式創新為 gamefi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遊戲作為擁有超過 20 年成長曆史的成熟產業,將為加密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 gamefi 是在區塊鏈技術與遊戲領域長期的糅合和碰撞中產生的新模式, 主要滿足三個特性:基於無許可的分散式網路實現的可自由公開交易的激勵層,遊戲功能與金融屬性相結合,社羣治理。
- 傳統遊戲市場的營收規模在 2021 年預計將超過 2000 億美金,加密市場的 gamefi 概念專案總市值目前已接近 200 億美元,活躍使用者單日峰值超過 300 萬,在本年內實現了百倍增漲。
- 但與類似使用者規模的 defi 市場相比,鏈遊市值僅為其 11.9%,從專案數量和資產規模,遊戲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
- 相較於傳統遊戲在形式和內容型別的豐富性,鏈上游戲主要仍以回合制的策略類遊戲和模擬類遊戲為主。由於此兩類遊戲要求玩家高度的主動參與和虛擬資產的創造,與鏈上游戲的優勢較為匹配。而對遊戲體驗和劇情要求較高的實時制策略遊戲或動作類遊戲,仍有待發展。
- 隨著遊戲應用的發展,其上下游日趨完善,以遊戲應用為服務物件的基礎設施和專業玩家組織的發展將為 gamefi 釋放更大的潛力。
- play-to-earn 是目前玩家參與遊戲的主要動力,遊戲專案的主要盈利模式為出售資產和收取交易費用。而鏈上游戲的開放性使使用者不僅可以成為遊戲的參與者和消費者,也可以成為遊戲的創作者和治理者。透過經濟激勵和治理權利的合理分配,使用者和遊戲間形成正向迴圈。
1. 行業綜述
1.1 歷史沿革
回顧區塊鏈遊戲的發展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萌芽期(2011-2012):區塊鏈技術首次被應用到遊戲領域,加密社羣開始構思並設計基於分散式協議的鏈上游戲,play-to-earn 模式出現。
早在 2011 年,著名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就出現了針對遊戲的討論,當時社羣中的部分早期成員利用手裡的比特幣支助一些獨立的遊戲開發團隊。2012 年的下半年,一些遊戲開發者將比特幣錢包等元件進入著名的沙盒遊戲 minecraft 中。第一個支援比特幣的 minecraft 伺服器是 minecraftcc,玩家在這裡的行為(如殺死遊戲中的怪物,修建房屋等)會被給予獎勵,獎勵以比特幣的形式每週發放一次。
來源:bitquest
泡沫期(2013-2015)
以博彩類遊戲和卡牌類遊戲為主的鏈上游戲開始流行。在這個階段,博彩類的鏈遊大規模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幾個專案是 seals with clubs,gambit,bitvegas 和 bitquest。除此之外,非賭博鏈遊開始出現,spells of genesis 進行了 nft 的嘗試,即如何讓單張卡牌擁有獨立的可區分的特性:遊戲中的卡牌用非同質資產 xcp 來代表(erc-20 等標準在 2015 年 11 月後才被提出)。
來源:wordpokerdeals
來源:spells of genesis 官網
成長期(2016-2019)
基於區塊鏈的遊戲的種類逐漸豐富,大量遊戲公司開始關注如何藉助分散式網路改造傳統遊戲的體驗,play-to-earn 模式開始普及。
隨著 ethereum 的上線和功能的成熟,鏈遊開始成為加密世界的一條常規賽道,專案數量大規模爆發,特別是在加密市場處於上一輪週期頂峰的 2017 年,出現了多款具有重要意義的鏈遊:cryptokitties 成為了寵物養成與合成模式的代表,寵物可在其他遊戲中使用也驗證了基於區塊鍊形成「多元宇宙」的可能性;decentraland 在 2017 年 8 月完成 token 發行,把 metaverse」概念融入區塊鏈;axie infinity 也在 2017 年底出現。
來源:cryptokitties 官網
來源:cryptokitties 官網
爆發期 (2020 至今)
在加密市場兩輪週期的探索後,鏈遊的商業模式清晰化,大型公司增加相關投入,鏈遊使用者和市值大規模爆發,鏈遊生態逐漸成熟。
2020 年 defi summer 之後,新公鏈生態開始發力,ethereum 側鏈、evm 公鏈和 solana 等都為遊戲應用提供了廣袤土壤。axie infinity、cryptoblades 等遊戲成為現象級產品,star altas、spacey2025、illuvium 等未上線專案也獲得了較高市場熱度。除經典的卡牌、寵物養成等模式之外,還有設計類、角色扮演類、即時戰略類等更為豐富的遊戲種類。
此外,遊戲生態格局初步形成,出現了 ygg、maodao 等以獲得鏈遊激勵為收益來源的打金工會。鏈遊的熱度也吸引了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如 facebook、騰訊等的目光,在元宇宙和遊戲領域紛紛出資佈局。
來源:facebook 官網
1.2 gamefi 市場規模
截止 2021 年 10 月,與 gamefi 相關的標準化資產(fungible token)市值達到 38 億美元,相關非同質化資產(nft)超過 4.2 億美元。但相比傳統遊戲市場,鏈遊市場規模仍未可望其項背。據 newzoo 資料,2021 年全球遊戲營收規模預計為 1758 億美元,全世界約 29 億使用者,預計 2023 年全球遊戲營收為 2046 億美元。
資料來源:newzoo
gamefi 的潛力主要體現為其潛在使用者的挖掘和增長速度。根據 dappradar 統計,2021 年 7 月中旬,鏈遊與錢包的互動數為 331 萬次,首次超過 defi,gamefi 成為區塊鏈應用的新增長點。以市值佔比最高 (18.9%) 的 axie infinity 為例,其年化營收預計達到 5.2 億美元,是整個加密市場實現協議收入最高的應用。
資料來源:dappradar
axie infinity 的營收資料從 5 月份開始得到邊際改善,6 月份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結合 dappradar 與錢包的互動資料得,gamefi 6 月份開始進入爆發期,axie infinity 亮眼的營收資料,吸引了投資者加倍關注此賽道,推動行業正向飛輪。
1.3 行業圖譜
資料來源:21dao 自制
基礎設施:
公鏈:區塊鏈遊戲依託於公鏈、側鏈和 layer2。目前主要的鏈遊部署在 ethereum、eos、tron 和 solana 等公鏈上。部分公鏈則的誕生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遊戲,比如 flow 和 ronin,都是專門針對遊戲所需要的效能開發形成。
上游:遊戲製作公司、獨立遊戲製作團隊、dao:遊戲製作公司包含原生於區塊鏈的公司,比如 gala games,也有部分傳統遊戲行業新增業務線等,比如騰訊、第九城市;獨立遊戲製作團隊則往往得到了部分割槽塊鏈公司的支助,如 axiom zen 就孵化出了 cryptokitties 等專案;2021 年誕生的 loot 則開創了鏈遊新正規化——由社群對遊戲的世界觀、裝備、道具屬性進行開發和設定。
中游:遊戲分發平臺、nft 交易平臺、dex/cex:遊戲分發渠道與傳統遊戲類似,但也有不同。往往公鏈、kol、社群會作為遊戲分發和宣傳的重要渠道。公鏈的基金會會向看好的鏈遊專案提供資金支援,進行宣傳;遊戲在開始製作後,很快會成立相關的社群進行早期使用者的孵化和推廣,同時基於空投獎勵,利用最核心的使用者群作為新使用者推廣的「自來水」;nft 交易平臺因其可支援空投和其他 nft 的交易,也可以被認為是遊戲分發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cex/dex 會提供各型別鏈遊 token 的二級市場交易,所以也可以被認為是提供了宣發支援。
下游:個人玩家,打金工會:玩家的屬性與傳統遊戲行業類似,個人使用者是遊戲推廣的重點。不過,不同於傳統遊戲「play-to-win」的氪金屬性,由於遊戲本身會提供各型別 token 獎勵,而這些 token 可被直接出售賺取收益,所以打金工會的目標與傳統的打金工會不太相同,最核心的目的是以賺取鏈遊中獎勵的 token 為主。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以上各個環節中,不能忽視的是社群或 dao 的力量。在遊戲的開發環節,dao 可針對遊戲的開發方向提供建議,並孵化早期核心使用者;在遊戲推廣和交易環節,具有強凝聚力的 dao 也可成為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的重要力量,如果遊戲能吸引到擁有足夠影響力的 kol 作為 dao 成員,遊戲在上線之後的使用者增長,以及後續遊戲的改進方案都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在遊戲推出之後,一個龐大的社群不僅僅提供了大量的活躍使用者,也為鏈遊二級市場的 token 交易提供了更加活躍的市場和流動性。
根據內容題材,遊戲應用可以分為角色扮演類、模擬類、策略類、動作類、冒險類。
- 角色扮演類遊戲中,玩家負責扮演一個或多個角色;
- 模擬類遊戲中試圖去複製「現實」生活的各種形式;
- 策略類遊戲提供給玩家一個可以多動腦筋思考問題,處理較複雜事情的環境,是傳統遊戲中最受歡迎的遊戲形態;
- 動作遊戲強調玩家的反應能力和手眼的配合;
- 冒險類遊戲的共同象徵是包含探險、收藏、解謎以及簡化了格鬥和動作內容。
目前區塊鏈遊戲主要集中在策略類遊戲與模擬類遊戲,主要系策略類遊戲可玩性強,同時可透過販賣面板、藥水、人物等獲利;模擬類遊戲可創造性強,可透過販賣虛擬地產獲利。
資料來源:21dao 自制
1.4 gamefi 發展特點
鏈遊與傳統遊戲的區別主要在於:鏈遊擁有開放的經濟體系與遊戲資產的絕對所有權、play to earn 為主要的模式、dao 決定遊戲的發展方向。
開放經濟體系與遊戲資產的絕對所有權:傳統遊戲中,玩家在遊戲的資產儲存於廠家的伺服器當中,資產的所有依賴於公司的存亡,而鏈遊的遊戲資產以 nft 的形式儲存在區塊鏈當中,實現對遊戲資產的真正所有權,玩家可不僅可在遊戲內交易,也可在第三方 nft 交易平臺交易。
play to earn 為主要模式:相較於傳統遊戲的 free to play、play to enjoy/win,gamefi 利用區塊鏈 token 激勵機制吸引流量,改變了遊戲利潤分配機制。玩家付費參與遊戲的過程中,給遊戲帶來了價值,部分價值透過 token 獎勵給玩家。傳統遊戲中,玩家在遊戲上基本是淨支出,而鏈遊玩家在玩遊戲過程中付出的時間和金錢,將有機會獲得高回報。區塊鏈遊戲前幾年一直不溫不火,今年年中大規模爆發,主要系 axie infinity 將 play to earn 機制帶入大眾視野。目前鏈遊在東南亞地區最為火熱,為中低收入國家居民提供全新的賺錢機會。
資料來源:21dao 自制
dao 為鏈上游戲提供了長久生命力:傳統遊戲中,公司決定遊戲的發展,若團隊能力有限,可能會導致好遊戲壞經營。而鏈遊使用 dao 進行治理,團隊持有 token 本身就是 dao 的一部分,同時忠實玩家也可持有 token 對遊戲的發展提供建議,進一步提高玩家的遊戲體驗。發行 dao token 使得產業鏈上中下游利益高度一致,不再是一次性的交易,有動力共同維護專案良好發展。
2. 專案評述
axie infinity :最賺錢的鏈上應用
axie infinity 是由越南公司 sky mavis 於 2018 年初開發,建立在以太坊側鏈 ronin 上的去中心化回合制策略類遊戲。遊戲中的 nft 包括 axie、land、道具等,經濟模型採用雙 token 機制。團隊為解決以太坊擁堵問題,開發了側鏈 ronin,據 linkedin 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共有 137 位員工,
資料來源:21dao 整理
在 2021 年 10 月 4 日,axie infinity 完成了以 30 億估值的 1.5 億美元融資,累積融資額近 3 億美元。
資料來源:the information、crunchbase、binance launchpad
axie infinity 是典型的回合制策略遊戲,玩家需要先以 weth 購買三隻 axie 才能開始遊戲,透過贏得 pvp 和 pve 戰鬥以及完成每日任務,玩家可以獲得 smooth love potion (slp),slp 可在二級市場售賣,也可作為繁殖飼料,繁殖要使用兩隻 axie 進行,每隻 axie 可以繁育 7 次,繁殖次數越多,所需要的 slp 越多,需要 5 天的成熟期,5 天后才可以看出稀缺性,之後可掛到市場上進行售賣。
資料來源:axie infinity twitter
專案採用雙 token 經濟模型,axs 作為治理 token 捕獲專案價值,slp 作為燃料 token 用於繁殖與獎勵。
axs 是發行在以太坊上的 erc-20 token ,總量為 2.7 億,29% 用於質押獎勵、21% 分配給團隊、20% 用於 play to earn、11% 用於公開銷售、8% 用於生態基金、7% 用於獎勵顧問、4% 用於私售。65 個月後全部釋放完。
資料來源:axie infinity
axs 作用包括:1)質押獲取獎勵;2)質押後的 token 擁有治理權;3)繁殖 axie 需要支付一定的 axie。
axie infinity 協議收入主要分為三部分: 1)一級市場出售 nfts(包括 axie、土地、道具等);2)二級市場售賣,axie 協議將收取 4.25% 的費用;3)且當玩家繁殖 axies 以創造新的寵物時,需要消耗 axs。
slp 用於繁殖 axie 與遊戲獎勵,無限量增發,繁殖所得 slp 將被銷燬。每當玩家贏得 axie 比賽時,他們都會獲得 slp 獎勵。玩家獲得的 slp 數量取決於他們的排名,因此具有最高技能和最佳 axies 的玩家能夠每天獲得最多的收益。
資料來源:axie infinity
axie infinity 作為 gamefi 領域的龍頭,將 play to earn 的商業模式跑通,即使 axs 除了治理權暫無捕獲平臺價值,但市場仍給予其治理 token axs 一定的龍頭溢價和創新溢價。目前進入 axs 遊戲的成本相對較高,並且越來越多的 gamefi 出現,導致新增使用者數量減少,團隊需要考慮如何降低入門門檻以搶佔更多的使用者。
市場表現:
axie infinity 作為 gamefi 領域的龍頭,其治理 token axs,公開發行價位 0.1 美金,至今已實現千倍收益。slp 作為繁殖所需的飼料和無限增發的獎勵,市場表現不如 axs。使用者量 6 月初進入快速爆發期,目前為 75497。
資料來源:nonfungible.com
最近 90 天的收益為 797.1mm 美元,成為除了以太坊外,最賺錢的區塊鏈應用。
資料來源:tokenterminal
gods unchained:二層方案「破圈」
gods unchained 是 fuel games 公司於 2018 年推出的回合制卡牌策略遊戲,遊戲在鏈下執行,卡牌作為遊戲資產在二層方案 immutable x 上交易。團隊為遊戲建立了 immutable x 以太坊二層擴容方案,immutable x 可以進行無 gas 的 nft 鑄造和交易。
資料來源:21dao 整理
專案累積統計額超過 2 千萬美元。
資料來源:coindesk、coinlist、gods unchained
gods unchained 是回合制卡牌策略類遊戲。玩家最初可以免費進入遊戲,系統會提供一套免費的卡牌供玩家使用。玩家每輪需要選擇一個英雄與對手放進行決鬥,勝利後可獲得 token 獎勵。
資料來源:gods unchained
gods unchained 的 token 為 gods,是發行太以太坊上的 erc-20 token,總量為 5 億,分配方案如下:
- play to earn(34%):解鎖期超六年。
- 團隊(25%):解鎖期 48 月,第 1 年全鎖定。
- 社羣&生態基金(20.5%):解鎖期 6 年。
- 社羣分配(7%):3.5% 立即釋放,3% 解鎖期 3 個月,0.5% 作為緩衝。
- token 基金(6.5%):無鎖倉期
- 公開發售(7%):於 2021 年 10 月 13 日在 coinlist 上公開發售,鎖倉期 12 個月。
資料來源:gods unchained
token用途:
1)將 gods 和遊戲卡牌熔鑄為 nft;
2)一級市場購買 nft 時,20% 用 gods 支付;
3)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20% 用 gods 進行支付;
4)治理投票;
5)獲得 staking 獎勵。
收益來源:
1)不定期發行新的卡牌進行售賣;
2)二級市場交易收取一定手續費
價值捕獲:
活躍的 staker,以每個週期(7 天)錢包中最小 token 數作為權重,獲得 staking pool 的全部 gods 獎金
活躍 staker 條件:
1)最近 30 天有參與投票;
2)整個 7 天的週期內,有 gods 在 immutable x 內
staking pool 收益來源:
1)熔鑄 nft 支付的 gods;
2)一級市場發行與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用 gods 支付的部分
資料來源:gods unchained
splinterlanders:打通流量渠道
splinterlands(原 steemmonsters),是在 hive 區塊鏈上部署的回合制卡牌策略遊戲,主創團隊來自美國,玩家贏得比賽後可獲得卡牌和黑暗能量水晶(dec)獎勵。卡牌可以用於對戰、提升等級、出售或者租借給其他玩家。
資料來源:21dao 整理
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crunchbase
splinterlands 是回合制卡牌策略類遊戲。玩家可以免費進入遊戲,系統會借給你一套可用於戰鬥的入門卡牌以熟悉遊戲玩法。如果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可玩 nft 卡系列,需要支付 10 美元來購買召喚師的法術書。戰鬥中獲得的 dec 獎勵將取決於您當前的等級、對手的等級和您的能量捕獲率。所有玩家都會有一個「能量捕獲率(ecr)」儀表,ecr 越低所獲得的 dec 獎勵就越低。每次勝利,ecr 會下降大約 1%;但是,每 1 小時會增長 1.04%,官方建議每天 battle 不要超過 25 次。
資料來源:gods unchained
splinterlands 採用三種 erc-20,sps 作為治理 token 捕獲專案價值,dec 作為燃料 token 用於支付與獎勵,credits 是不可轉讓的系統穩定幣(1000 credits = $1),用於購買資產。
sps 是發行在 bsc 上的 erc-20 token ,總髮行量為 30 億枚, token 分配情況:
- 空投 13.33%,根據 airpoints(由持有 asset 的數量種類時長決定)權重進行空投,共空投一年,即每天有 1100000sps(400000000/365)用於空投;
- foundation/dao 10%,分 65 個月發行,由 dao 來決定資金用途
- 私募 6.67%,鎖倉 10 個月
- 團隊 9%,鎖倉 65 個月
- 合作伙伴/顧問 1%,鎖倉期 24 個月
- play to earn 30%,分 65 個月發行
- staking/lp/oracle 激勵 30%,分 65 個月發行
資料來源:splinterlands
token用途:
1)質押激勵,獲取 staking 收益;
2)lp 流動性挖礦獲取獎勵;
3)質押後獲得治理權
dec 是發行在以太坊和 bsc 上的 erc-20 token,根據運營情況無限量增發,主要用於遊戲內購買各種卡包、土地、道具、提升個人排名等。在排名賽中對戰,獲勝後可獲得 dec 獎勵。透過 dec 買到更多卡牌,從而提高玩家對戰的勝率,獲得更多對戰獎勵以及稀缺卡牌。稀缺卡牌可以在 nft 交易市場交易獲利。
發行機制:初始每天發行 1mm dec 作為獎金池分配給遊戲玩家,當 1000dec<$1 時,會減少發行 dex,當 1000dec>$1 時,會增大發行 dec。
消費燃燒機制:
1)用於購買最小包裹的 dec 將會被燃燒;
2)公會需要不斷貢獻 dec 才能升級並以獲得更多的戰鬥獎勵,這部分 dec 將會被燃燒;
3)面板只能用 dec 購買,平臺將會把這部分 dec 燃燒;
4)購買藥水所使用的 dec 將會被燃燒。
credit:用於購買平臺內資產以及推薦獎勵的發放,可在平臺內使用 paypal 或其他加密貨幣購買 credit,1000 credits = $1,credits 不可轉讓,只能在平臺中使用。
splinterlands 日活 40 萬,處於鏈遊板塊的榜首
資料來源:dappradar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
雖然 splinterlands 日活資料亮眼,但是由於其治理 token sps 捕獲協議收入的能力弱,部分協議價值被 nft 與 dec 搶走,而 dec 和 nft 又是無限增發的,credits 與 dec 功能也類似。可用 paypal 購買 credits,且 credits 不可轉讓,可用 credits 購買的資產也是不可轉讓的,可避免合規問題。
decentraland:metaverse 初級形態
decentraland 是一款 2017 年募資、2020 年上線的虛擬人生遊戲,團隊位於歐洲。它融合了區塊鏈、模擬人生和虛擬現實技術。作為鏈遊中里程碑式的大作,decentraland 把「元宇宙」引入區塊鏈行業,極大拓展了遊戲行業的想象力。該款遊戲部署在 ethereum 上,遊戲中的核心資產是土地。
作為一款虛擬現實的遊戲,decentraland 基本復刻了現實世界的商業模式。首先在一級市場,使用者可以參與競拍購買土地,並修建虛擬地產;使用者在獲得虛擬土地之後也可以進行轉賣。在虛擬地產中,使用者也可以新增更加多元的娛樂設施,比如會展、博彩等。使用者在 decentraland 創造的 nft 也可直接進行交易。
來源:https://market.decentraland.org/browse?assettype=item§ion=wearables
在 decentraland 初期,專案方發行了兩類資產:虛擬土地 nft 和 erc-20 token mana。虛擬土地需要透過 mana 購買,第一次發行的一級市場初始價格為 1000mana=1 塊土地。隨著生態的成熟,現在 decentraland 中也有一些使用者自己創作出的資產,這些資產同樣也需要使用 mana 進行支付。除此之外,使用者在 decentraland 中的部分行為也需要使用 mana 支付,如修改名字、修建房屋等。
下圖分別是 mana 首次發行時的 token 分配機制和通脹機制。
分配方式: 40% 用於首次發售;20% 用於激勵開發者和內容生產者;20% 分配給團隊、早期貢獻者和顧問;20% 作為準備金。其中團隊部分鎖倉 3 年。首次發行一共募集了約 2500 萬美元,在確定了 mana 的發行價格之後再確定 mana 的發行數量。在首次發行之後,mana 開啟了通脹機制,按照如下方式進行增發。整個增發過程由智慧合約執行,獲得的收入將持續為 decentraland 提供資金支援。
來源:decentraland medium
來源:decentraland medium
虛擬土地共計進行了兩輪拍賣,第一輪按照固定 1000mana 起拍,第二輪按照荷蘭式拍賣銷售土地。在第二輪拍賣之後,其中的虛擬地塊全部發售完畢。獲得的 mana 全部被銷燬。按照當時 mana 的流通量計算,兩輪拍賣總計銷燬了大概 8.6% 的 mana。目前 decentraland 土地的二級市場價格與首次發行相比已實現百倍增長。
作為元宇宙概念的第一專案,decentraland 的歷史意義重大。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的公司、個人在其中開發土地、建設有特色的建築,同時增加了更多能與使用者互動的玩法,decentraland 的未來值得關注。目前 decentraland 的使用者資料與需要參與度的回合制遊戲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專案在使用者行為激勵和 token 價值捕獲的方向仍需探索。
star atlas:傳統遊戲「入圈」之作
star altas 是一個部署在 solana 上的科幻題材即時制策略鏈遊,於 2021 年募資,計劃 2022 年上線,玩家可免費進入遊戲。遊戲中的核心資產是土地、飛船等。玩家可在遊戲內進行星際探索、開礦、建造飛船、戰鬥等活動。star atlas 已於 2021 年 9 月公開發行 atlas 和 polis 雙 token 。
專案團隊來自美國,目前擁有 56位全職員工,其中部分團隊成員曾參與過眾多高知名度作品,例如:遊戲,包括《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3/4》、《光暈重製版》《模擬人生》、《指環王》等。michael wagner 是 star atlas 的創始人,在此之前是兩家區塊鏈投資機構——multichain ventures 和 automata 的創始人。
專案累積融資超過千萬美元。
來源:star altas medium
整個遊戲一共分為 3 大派系:人類,管理 mud 區域;外星種族,統治 oni,機器人控制 ustur 地區。玩家可選擇其中任一一方參與遊戲。進入遊戲之後,玩家主要開展 3 類活動:
(1)生產活動:主要是礦產的開採、礦物的提煉、科技提升和產品的製造;
(2)航行:進行星球探索,發掘未被開採的星球;也可以使用星際飛船進行戰鬥,獲取 atlas 獎勵;
(3)修建建築:玩家可基於土地開發各種建築。
除此之外,玩家還可以參與、人物角色開發、參與治理等活動。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在遊戲中的土地、飛船、人物都是 nft 資產,土地是需要購買的資產,飛船則可由使用者透過合成材料等製造。為了維持整個遊戲活動的正常執行,玩家需要進行礦物的開採。而必需基於土地和開採裝置進行。所以在遊戲當中,虛擬土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資產。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star atlas 採用雙 token 經濟模型:atlas 和 polis。
(1)atlas
atlas 用於遊戲中的各種資產的購買、開採活動、技術升級、生產、戰鬥和深空探索都需要消耗 atlas。玩家在戰鬥中獲勝、深空探索發現未開採的星球和出售在遊戲中生產的各型別飛船和裝備也可獲得 altas。
atlas 總共發行 360 億枚,其中: 私售輪發行 22.5%,分 2 年解鎖;公開預售輪發行 1.5%,分兩年解鎖; 公開發行 2%;流動性池佔比 4%;獎勵佔比 65%,分 8 年逐步解鎖;團隊保留 5%,分 2 年解鎖完畢。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為了實現 atlas token 的良性迴圈,設計瞭如下機制:遊戲中的各種稅收和費用將被注入 atlas dao treasury 中,treasury 的資金將被用來作為激勵計劃或直接分派給 atlas 的質押者。如果將 atlas 分派給 atlas 的質押者,treasury 會將持有的 atlas 換成穩定幣交付給質押者。dao 在未來也會決定 atlas 是否會選擇永久性通脹、銷燬等政策。
(2)polis
polis 是治理 token ,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如果能拉入新玩家且新玩家在遊戲中完成一定的任務或使用一定的市場就可以獲得 polis 獎勵。玩家將遊戲使用者拉入遊戲公會也會獲得 polis。持有 polis 還可以在遊戲中管理某些區域,制定稅收等。
polis 總計發行 3.6 億枚。polis dao 的主要職責是管理 altas treasury,並捕捉部分 altas 價值。其中:私募輪發行 22.5%,分 2 年解鎖; 公開預售輪發行 1.5%,分兩年解鎖; 公開發行 2%;流動性池佔比 4%;獎勵佔比 65%,分 8 年逐步解鎖;團隊保留 5%,分 2 年解鎖完畢。
公開發行階段的 2%,其中 1% 在 ftx 出售,raydium 和 acceleraytor 分別出售 0.5%。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來源:star atlas economic paper
從專案方還是資方的背景來看,star atlas 都可以稱得上明星團隊。如果專案能如官方宣傳的那樣且如期上線,這可能是鏈遊的另一個里程碑式的專案。考慮到傳統遊戲行業類似的標的 eve online 在 8 年時間內才打磨好完整的專案,star altas 還附加了一個複雜的激勵機制,該專案最終的效果到底如何需要持續跟蹤觀察。
spacey2025:實時策略類旗艦
spacey2025 是一款宇宙移民題材的塔防遊戲,該遊戲部署將於年底面世,計劃部署在 ethereum 和 bsc 上。這款遊戲的背景發生在人類移民火星之後。玩家在遊戲中可使用 spay token 購買火星土地、建造房屋等,抵禦外星生物入侵等。遊戲的設定背景有趣,預覽版畫面設計精巧,遊戲型別迎合了 z 世代對於遊戲「攻防」對戰的偏好,獲得了較高市場熱度。而在受眾較廣的策略類遊戲中,即時制塔防題材一直鮮有優秀作品上線,spacey 的上線處在該型別遊戲爆發增長前的視窗期。
spacey2025 由 blockfish 開發,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矽谷,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於騰訊、ea、zynga、mz 等海內外知名公司,具有 10 年以上的遊戲開發、設計和運營經驗,但在區塊鏈行業中的從業經驗超過 4 年,對於合約開發、經濟模型設計有豐富的經驗。
專案在本年已完成一輪融資,不乏頭部機構和交易所 vc 參與其中。
來源:spacey2025 medium
四、遊戲機制
玩家在遊戲中需要使用 spay 購買土地,也可升級建築,用以防禦外星物種的進攻。每個月將開啟新一輪賽季,spacey2025 同步公佈一個新地圖。使用者在遊戲中的分數排名,將作為賽季獎勵的分配依據。除此之外,使用者只有在遊戲中進行了戰鬥等操作,才有機會獲得礦石獎勵。
遊戲內主要產生以下三種資產:
(1)spay
spacey2025 總計將發行 2500 萬枚,其中的 2% 已經作為空投獎勵分配給早期使用者。spay 可購買遊戲內的各種型別資產。
來源:spacey2025 medium
遊戲中收益的 80% 將會作為獎金池獎勵使用者,10% 作為遊戲團隊的激勵,10% 將新增至流動性池中作為流動性激勵分發給 lp。
(2)礦石
每日獎勵的 10%,將以遊戲中的 nft 資產——礦石的形式分派給使用者。分派的數量按照下列公式確定:
每日收入*10%/礦石的價格=礦石的總產量
(3)其他 nft 資產
spacey2025 會出售 nft 盲盒,玩家可使用 spay 直接購買。參與官方活動也有機會領取盲盒。盲盒中是各種裝備,玩家有機會抽中擁有稀有屬性的裝備。在獲得這些裝備之後,玩家可以直接在市場中出售,也可以在遊戲中使用這型別的裝備賺取 spay。
spacey2025 是區塊鏈領域第一款實時策略類作品,相比於卡牌遊戲,實時遊戲對設計和體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專案的成長會反哺上下游生態的發展,同時促進豐富的玩法產生。
ygg:遊戲收益通證化
ygg 是一個誕生於東南亞的遊戲公會,該公會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鏈遊「play-to-earn」的模式賺取 nft 或 token 收益,是目前鏈遊領域最大的遊戲公會,主要公會成員來自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截止 2021 年 9 月,ygg 還持有包括 sand、axs、zedrun 等在內的各型別資產總計超過 8.5 億美元。
ygg 核心團隊成員共計 20 人,主要成員以設計師、社群運營、市場職能為主。ygg 的創始人 gabby dizon 擔任 ceo,於 2014 年創立遊戲工作室 altitude game,並於 2018 年進入區塊鏈行業,他是 axie infinity 和 yearn finance 社羣的活躍成員。
今年 3 月,ygg 在 delphi digital6 領導的種子輪融資中獲得 132.5 萬美元,在 6 月 bitkraft 領導的 a 輪融資中獲得 400 萬美元;7 月完成 460 萬美元融資,a16z 領投,kingsway capital、infinity ventures crypto、atelier ventures 和遊戲企業家 gabriel leydon 進行了跟投。
ygg(yield guild games)是一個 dao,投資虛擬世界和區塊鏈的 nft 資產。ygg 主要從事下列幾類活動:
(1)建立一個由 play-to-earn 玩家組成的全球化社羣,收穫遊戲中的獎勵;
(2)透過出租或出售 ygg 擁有的 nft 資產獲取收益;
(3)協助 dao 中的遊戲玩家進行研究,透過在元宇宙相關的遊戲中維持競爭力來獲取收益;
(4)允許社羣透過提案和投票參與 dao 的治理;
(5)成立分支子 dao,參與特定的遊戲資產或活動。
為了實現以上的經濟活動,ygg 團隊會開展幾類工作:
(1)吸引新的玩家、社羣經理和遊戲高手等;
(2)透過激勵計劃,設立「等級提升機制」,給予不同的社羣參與者不同的獎勵;
(3)分發 token 獎勵;
(4)增加新的工會模組;
(5)透過技術手段提升收益活動;
(6)購買虛擬遊戲資產。
ygg 的收益來源主要有幾個部分:
(1)直接或間接利用 ygg 擁有的 nft 資產,透過租賃賺取收益;
(2)遊戲中的資產(如土地),可透過第三方(非工會成員)在遊戲中進行的經濟活動產生;
(3)nft 資產升值。
ygg 的 treasury 也會進行幾類經濟活動:
(1)購買加密貨幣資產、元宇宙中的虛擬資產,遊戲中的 token ,預發售 token (saft,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以及對於元宇宙的發展有助推作用的 nft 資產;
(2)增加收益的套利活動;
(3)管理各方鎖定的、未歸屬、未分配的 token ;
(4)向需要支付利息和債務、併購(包括回購和未來的籌款事宜)等活動提供指導;
(5)執行會計、審計、稅務等金融活動。
截止 2021 年 9 月底,ygg treasury 共計持有 8.5 億美元的數字資產。
來源:yield guild games asset & treasury report
來源:yield guild games asset & treasury report
ygg 一共發行 10 億枚,其中 45% 作為社羣激勵;24.9% 分配給前期的投資者,在主網上線後釋放 20%,剩餘 80% 鎖定 1 年後線性釋放;15% 歸屬於創始團隊,在未來 3 年內線性釋放;1.85% 歸屬於顧問團隊,鎖定 1 年後線性釋放;剩餘的 13.3% 注入 ygg treaury。
社羣激勵部分,7% 作為準備金作為未來社羣活動的激勵計劃,22% 作為質押獎勵,dao 貢獻者會分到其中的 18%,激勵其他遊戲佔比 14%,提升遊戲經歷佔比 29%,併購獎勵佔比 8%。但以上方案仍然有變數,未來由社羣投票決定具體的執行方案。
來源:ygg 白皮書
對於 ygg token 而言,其價值來自於下列經濟活動:
(1)從 treasury 中的資產中獲得收益;
(2)主動管理 treasury 中的資產獲得的收益;
(3)從挖礦活動中獲得對應的 token 獎勵收益;
(4)電競產生的收益;
(5)突襲產生的獎勵收益;
(6)其他公司贊助所得收益;
(7)訂閱帶來的收費;
(8)商品銷售獲得的收益。
由於 ygg 的活動主要依託於各型別的鏈遊等,所以其 ygg token 的價值,粗略可謂旗下各種資產的加總。
持有 ygg 的投資者,擁有如下權益:
(1)質押 ygg 獲得普通活動的 token 獎勵;
(2)質押 ygg 參與特殊活動的 token 獎勵;
(3)質押 ygg 獲得獨家內容;
(4)質押 ygg 參與 dao 的投票治理;
(5)質押 ygg 訂閱獨家商品;
(6)使用 ygg 支付 dao 中的各類服務。
截止 2021 年 10 月 25 日,市場中流通了大約 7% 的 ygg token,總市值約 64.3 億美元,流通市值約 4.4 億美元。ygg token 的持有者也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來源:coinmarketcap
來源:dune analytics
總的來看,ygg 作為區塊鏈鏈遊行業第一大遊戲公會,在遊戲篩選、融資能力、公會成員成本等方面佔據優勢。不僅於此,ygg 對於未發行 token 專案的支援,可能也會成為其孵化和培育新型鏈遊的重要手段,ygg 在未來的發展方向非常值得關注。
3. 結論與展望
3.1 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gamefi 中表現最搶眼的是收益模式清晰的策略類遊戲,虛擬類遊戲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具有較強的頭部效應。而以遊戲為特色的底層網路尚未出現真正的頭部市場,各底層協議仍在競爭中。遊戲工會極大降低了使用者獲得遊戲收益的學習成本,擁有較為廣闊的投資受眾。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非小號,non-fungible.com,dappradar
3.2 由於規則制定方式的下放,多數鏈遊將自然帶有模擬人生的屬性,token 持有者預設被要求扮演專案治理者的角色,參與到專案發展和收益分配的決策當中。
3.3 遊戲獲客的邏輯將從流量競爭,到收益率競爭,再到共識的競爭演進。一個好的鏈上游戲必然是一個完整紮實的鏈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