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晨論幣:如何理解IDO?

買賣虛擬貨幣
如果說2017年由ico(初始代幣發行)直接引發了加密行業的大牛市,2019年由ieo(首次交易所發行)引領了以平臺幣為首的新行情,那麼2020年ido(初始defi發行)無疑成為又一熱門模式。
什麼是ido?這種模式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要理解ido(initial defi offering)初始defi發行很簡單,我們可以直觀的從ixo起名中看出區別。
ico(初始代幣發行)2017年盛行,是專案融資發展的手段之一,紅極一時的ico在初始階段底層很少有價值支撐,容易被利用,一個白皮書在手,人人都敢發幣。彼時,由專案發起融資對於早期的vc、加密行業的token fund更為友好,他們往往能拿到基石輪更多的代幣數量,在這個階段,專案方與投資方共生共進,關係緊密。
ieo(首次交易所發行),是指由交易所作為公司的代表,對其考察,為其策劃,以自身平臺為募資平臺,向交易所使用者直接發起的代幣認購行為。很明顯,“上幣費”與“ieo抽成”促進了主流中心化交易所的大發展。在這個階段,專案方與中心化交易所共生共進,關係更為緊密。
實際上,無論是ico還是ieo,最終的目的都是實現發行、分發與流通。傳統意義上的ipo融資,在加密行業基本上以“專案方發幣——投資機構及散戶認購——上幣——二級市場流通及退出”模式替代。只不過,ico與ieo分別透過專案與投資方、專案與交易所的深度連結,來實現分發及上幣流通。
而ido代表的defi專案發行或增發治理代幣,同ico和ieo一樣,最終的目的也都是為了實現o(offering)。
為了實現o(offering),ido與“流動性挖礦”幾乎成為標配,“流動性挖礦”是新的token 分發方式。ido中do可以理解為挖礦,挖就是發行。
比如yfi無預留,全靠挖。 balancer(bal)、compound(comp)、synthetix(snx)、ampleforth (ampl)、uwa(yusd)等協議也都有流動性挖礦,流動性挖礦直接擔任了代幣分配、激勵使用者的功能,隨後這些專案透過 dex 進行上架。
對於專案方來說,這可能是冷啟動的最佳方式,在短時間內可以聚集關注度和人氣,以近乎零成本發行的token來獎勵為defi提供流動性的收益耕作者,還靠市場自助完成了token 價值的錨定和捕獲。
對於使用者來講也有相對的公平,至少一開始挖礦時,大家基本上是同一起跑線,而不必像ico一樣,讓機構投資者先行(ico中,機構投資者往往能在基石輪以較為便宜的價格拿到token,然後才會輪到普通使用者認購)。
ieo一般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中流通和退出,ido可以透過市場自助完成token 上幣工作,在dex中實現流通和退出。
拿當前最火的 amm dex (uniswap,balancer,curve)等來說,他們上幣容易,操作簡單,可以直接實現代幣發行。
比如uniswap,是一個基於 以太坊 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可以理解為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不需要註冊,沒有身份驗證和提幣限制,允許任何使用者在這裡交換erc-20的代幣。除了“0門檻”之外,uniswap還沒有傳統交易所需要的交易深度,所有使用者都是隨買隨賣,沒有掛單之說。另外,uniswap設定了一個很特別的機制來給幣種定價:x*y=k。x和y分別對應兩種資產的數量,k是一個常數。這個定價機制決定了,買入哪一邊的數量多,與之相應的幣種的價格就會上升。
沒有上幣費,沒有下架風險,沒有任何限制,同時定價機制設計又天然利於fomo,對於發幣方而言,只需要建立兩個資金池,就完成了去中心化世界裡的“上幣”的工作。這種方式還被稱為iuo,即initial uniswap offering。
可以說,ido開啟了另一種低門檻的代幣分發模式。你對於ido如何看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