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亂戰孫宇晨背後:我們需要一場的區塊鏈真理大辯論

買賣虛擬貨幣

互鏈脈搏獲得轉載授權!

互鏈脈搏按:“孫宇晨拍下巴菲特午宴”事件捲入了越來越多的人,包括著名的三王:王思聰、王小川和王興。但目前各方觀點多為感性評價,缺乏理性論據。這對區塊鏈的發展並不利。互鏈脈搏專欄作者“牛頓先生”撰文指出針對孫宇晨的“討伐”有帶偏方向之慮,甚至傷害了踏踏實實做區塊鏈的人,並呼籲進行一場區塊鏈真理的大辯論。原文標題為《區塊鏈從業者: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

大象席地而坐,區塊鏈人成臀下之蟻

孫宇晨就是那頭坐著的大象,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大家都忽略了孫宇晨那一屁股坐下去壓癟的區塊鏈圈,人們看不到那些被壓在下邊的區塊鏈從業者,但他們卻能清晰刺耳的聽到觀眾的罵聲。

烏合之眾們通常忘了為何而出發,事件發酵到今日,還有幾個人關注巴菲特老爺子的飯,有人在乎具體哪天吃嗎?

事件的節奏已經越來越偏,從“天價巴菲特午餐”走向王小川、王興等一眾網際網路圈的大佬圍攻“孫宇晨是個大騙子”,現在已經走向“區塊鏈是個騙局”。

2017年底還在講區塊鏈的課程,如今卻告訴粉絲,“什麼技術革命,別扯了,區塊鏈就是宗教”。

想想,實打實在做事的區塊鏈從業者真的挺不容易的:做CX的進來騙了一幫“韭菜”跑了,留下“韭菜”和“公知”們就一起罵這個行業,埋頭做事的人卻要承擔無妄之汙。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吳桐寫的有道理:“在全球關注度頗高的股神午宴上,孫宇晨代表的恐怕不僅是自己專案的形象,還有整個泛區塊鏈行業的風貌。儘管當前幣圈和鏈圈在一定程度上是涇渭分明的,但行業之外的大部分人並不這麼看。”

所以,當演變為社會性事件之後,整個區塊鏈圈(包括鏈圈、幣圈、礦圈、通證圈等)都背了黑鍋,受了傷害。

雖然不會有直接的人身傷害或者財務損失,但給大眾形成了一種“做直播的以前都是夜總會小姐,女一號肯定陪導演睡過”的印象。

說起這種傷害,老網際網路人都能感同深受:電商剛剛開始崛起,“淘寶賣的都是假貨”就是主流評語。弔詭的是,當年的被害人,成了今天的施害者。

這個現象挺有意思的,踏實做事的人被無差別傷害,但卻無處迴應,因為大佬們沒有針對你啊,都是粉絲們起的哄。

當然,孫宇晨的對立面是網際網路和創投大佬,他們代表的是權威,這種高壓之下,想必大家都生怕跟孫宇晨扯上一點關係,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這事炒這麼熱,區塊鏈圈幾乎聽不到迴應,真是現實版啞巴吃黃連。

其實這個現象應該分成這個維度來看,一方面是孫的為人和成功路徑問題,這個維度大家都看的辯的很明白了,不過多言語;

另一方面其實更重要,媒體、粉絲們為了湊熱度,紛紛翻出了大佬們以前對於區塊鏈的演講或文章,這也是從”圍剿“一個人走向“傷害”一個圈子的實質性動作。而這裡邊,其實有很多問題需要剖析闡明。

大佬就是真理代言人?

首先,我必須說一點,不能高估網際網路大佬對區塊鏈的認知,畢竟術業有專攻,大家花在這個領域的時間精力天壤之別,網際網路大佬的理解難免有偏差。

我特意看過王小川《區塊鏈與舊世界》的演講,的確思考很深,但依然有一些謬誤,比如認為賬本維護成本過高,所以終究要委託給第三方,形成“中心化”。

之所以說思考很深,因為這句話除了最後五個字,我都會豎起大拇指認同。但是這句話的落腳點在於,最終實施結果會回到中心化,暗指跟網際網路沒什麼差別,區塊鏈想要達成的革命最終實現不了。

但這兩種中心化真的一樣嗎,特朗普和金正恩都是擁有極大的中心化的權力,這兩種中心化一樣嗎?其實這種理解就類似於“有了企業存在的市場就不是自由市場”一樣,但我們都知道企業就是自由市場的一部分,它和強制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勞動力可以自由的和企業簽約解約。

另外,王小川和caoz的文章中都提到一點,機制難以升級,暗含的意思是最後很容易共識破裂,走向硬分叉。

這裡其實暗含了分叉不是好事的意思,但分叉本身就是一種升級啊。能夠分叉,就是一個進步,就在走向更自由!

我曾經在《自由人的自由協作》裡描述過,分叉提供的自由超越了我們往常意義上的民主,因為你可以隨時退出組織。當投票結果你完全無法容忍時,你可以和你相同觀點的人,保留你們想要的契約和原有的履行情況,進行分叉。與之相對的美國大選,很多人明明不喜歡川普,卻不得不接受川普當選的結果;否則只有一種選擇,放棄美國國籍加入其他國家。

而這次事件中,爭議最大的一個點,就更能發現網際網路和區塊鏈的思維已經完全不在同一個正規化。那便是,“數字貨幣”有沒有價值,是不是騙局?

這是一個篇幅長到能夠單獨成書的話題,所以這裡沒法詳盡,只把目前誤解最多的三個點論述下:

a. 當大家談“數字貨幣”的時候,其實談的不是同一個東西。

對於圈外人,基本上認為所有跟區塊鏈有關的“幣”(權益證明)都統稱為“數字貨幣”。但是幣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僅從技術角度就有coin和token的不同,又有Security Token、Utility Token等不同劃分,不能以“數字貨幣”一概而論。

從四年多以前王小川在《中國企業家》的採訪片段中就能發現,對於跟區塊鏈有關的幣,王第一反應是它在挑戰法幣,是違法的,其實不盡然,證券就跟貨幣風馬牛不相及。而且這裡邊還隱藏著另一個問題,就是“貨幣國定論”是否正確。

b. 股市不是騙局,幣市也不是。

看到關於騙局的言論,我第一反應是,股市裡有人騙人,幣市裡有人騙人,但不能說有人騙人整個市場就是騙局,這和孫宇晨割韭菜所以整個區塊鏈圈都在割韭菜的邏輯一樣強盜。

但後來發現我想簡單了,原來大眾理解的是,我在這裡賠了錢所以整個市場就是騙局。現在連銀行理財都不保本保收益了,那麼銀行也是騙局咯?

市場機制的核心便是價格機制,證券市場的交易機制能夠實現多個買家和多個賣家同時高頻次交易,這也是目前已知的市場進行價格發現的最有效方式,而有價格波動註定會有虧損者。

買方更不能要求價格只漲不跌,只要跌了就是騙子。諾基亞的股價從高點跌到現在不足十分之一,所以諾基亞的股東就是騙子嗎?

一直跌的股票不一定是騙子,一直漲的幣不一定不是騙子,張嘴罵人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罵的是誰。

人們想罵的其實是虛假資訊,其實是價格操縱,而不是這個市場。幣市需要改善的,也是這部分的監管。

c. 貨幣本身就是沒有內在價值的。

當然,人們認為幣市是騙局,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認為幣都“很空氣”,沒有內在價值。這一點,尤其老大哥比特幣承受了很多爭議。我不想說比特幣有內在價值,而是想反問一句,是否一定要有內在價值?

我在去年6月時就發過一篇文章《黃金是最大的空氣幣》,其中談到“黃金沒有內在價值,不能拿來吃也不能拿來蔽體,也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

也許你會說黃金的工業價值,但是黃金在被當做貨幣的前幾千年裡沒有工業。黃金拿來做裝飾,也是因為它貴,是果而不是因。”

人類好不容易走到食物鏈的頂端,不再天天為生存發愁,這時候的“價值”已經和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信網際網路人都能理解,畢竟網路遊戲一開始可被排斥的不輕。

沒有內在價值,並不等同於沒有價值;

看不懂價值,不能妄下斷言說沒有價值。

時代呼喚一場區塊鏈的“真理大辯論”

想起人類文明自然會想到“軸心時代”,而對於軸心時代的古希臘,最直觀的畫面便是拉斐爾的這幅《雅典學院》。畫面中央,柏拉圖一手指天寓意著他的理想主義,而亞里士多德則伸手覆地,象徵著他的實用主義。

他們這個屋簷下的辯論,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還深刻的影響著我們,影響著人類的文明。

反觀現在,在網路上你一句“你傻逼”,他一句“80後沒資格說90後”,這樣的無腦對噴著實沒有意義。

王峰說的對,“網際網路和區塊鏈兩個圈子最近都太安靜了,不如來一場線下的辯論。”

但如果只是在孫宇晨和王小川兩人之間,意義並不大。

我們正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可以看到的是,經濟、文化、社會形態,無一不在受到區塊鏈的衝擊和改造。

在這樣一個時代,作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我們不需要只有情緒宣洩的潑婦罵街。

我們需要的,是一場“真理大辯論”;

是一次對價值真諦的深刻碰撞;

是一場配的上這個時代的、有思想、有深度、有推動的百家爭鳴。

這場辯論是兩個時代之間的辯論,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交鋒;

這場辯論是“雅典學院”那樣,鴻師大儒濟濟一堂,只為真理而來的辯論。

這場辯論會成為區塊鏈時代的標誌符號,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歷史話題。

我認為,作為這個時代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有機會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見證並推動此事,是我們一生的榮幸。

愚者建立高牆,而智者則建立橋樑。

橋樑連線的思想將引領這個時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