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了礦機,我去炒鞋了

買賣虛擬貨幣

比起炒幣,炒鞋更像炒礦機。

吳亦凡引爆炒鞋圈之後,沉寂多日的幣圈按耐不住了。

幣民老K 心理頗不平衡。“同為投機行業,眼看鞋圈突然高潮,我們這頭小牛卻是奄奄一息。

在羨慕並忍不住討論之餘,不少交易所玩起了 P圖拉客,“假裝自家交易所有鞋可炒”。

這兩家交易所的運營應該已被加雞腿

但鞋和幣還不一樣,我們看到幣圈中不少大佬已將炒鞋 diss 到低入塵埃。如幣信COO 熊越、ViaBTC創始人楊海坡從多個維度分析了一遍:

總結起來,兩位大佬的觀點是,作為一個價值載體的話,球鞋存在的致命缺陷是“耐久性”差、所謂的“稀缺性”也屬品牌商刻意而為且容易被破壞,怎能與採用“程式碼即法律”偉大革新的比特幣相比。

鞋和幣相差甚遠,跟“礦機”似乎倒能比一比。

名鞋、礦機,炒家無處不在

年輕人們對著鞋“沖沖衝”的樣子,讓我想起礦工們在新礦機發售時的飢渴。

跟“鞋頭”會找很多法子搶限量版鞋一樣,如果行情好,新礦機發售之時,也早有炒家搶購一空,真正想買的小礦工只能高價買。

很明顯,鞋和礦機都有實物和使用價值。但礦機相較於鞋子,用途並不親民,比挖掘機都要脫離大眾。

兩者都有不錯的炒作價值,但都不具備儲存價值,當然,極個別的球星二手鞋例外。

鞋子的炒作點包括明星同款,如 8 月 19 日,炒鞋圈為一張“吳亦凡上腳 Air Jordan 1 蜘蛛俠”的照片發瘋了,1 個小時之間,同款球鞋漲了至少 5 倍。

明星上腳=幣圈中的資本投資,而球星聯名款=重量合作伙伴站臺。去年 AJ 也有一雙球鞋,從發售價的 1299 元炒到了 8000 多塊,到了今年再度衝至兩三萬,後面這次正是因聯名球星倫納德帶領猛龍隊在 NBA 中贏得了總冠軍。

另外,在冬季、開學季也可以說每天都是沖沖日。在礦圈就要看,哪款礦機會突然斷貨、或是哪種幣價突然起飛,相應的礦機會隨之大賣。如在萊特幣減半前的 5 個月,萊特幣及其礦機價格都在向上爬梯。

兩者產業鏈構成也類似。礦機廠商對應著 AJ 等品牌商,有礦大佬對應著 AJ“鞋頭”,能動輒出手百萬(在礦圈可能要上千萬)建倉囤貨;“有礦大佬”後面跟著的,則是不斷從群裡加人、在朋友圈吆喝的“銷售”,鞋頭下面的,是不停搶購和轉手的“鞋販”。當然,專業的鞋販自然也會用上朋友圈的私域流量。

作為兩個此前幾乎毫無交集的行業,兩者也有很多不同,譬如首次發行方式。

限量球鞋像車牌搖號那樣透過抽籤產生,能否搶到完全由天註定。而搶購礦機的過程卻有很多人為因素干預。首要的一條就是幾乎誰先給到全款就給誰發貨。

再如玩家的畫像。都說炒鞋的是 00後,有不少高中生和大學生,這些學生通常也會兼職代購或做微商;因很多限量版球鞋都在北美先發行,所以留學生佔了相當大一部分。

礦機從業者的人群,從礦業公司老闆到銷售是很不同的兩批人。老闆很可能是在 2013 到 2017 年入場挖礦的人,出身於電腦配件銷售和維護,或是經營網咖,或是個技術宅/DIY硬體愛好者……在偶然介入這一行業後大發橫財,聚集千萬上億資金來做經銷礦機的生意。至於銷售們,則比較普羅大眾,賣礦機之前他可能做過微商,賣過各種電子器件,其中也不乏許多年輕人。

當然,從圈層來說,炒鞋比炒礦機的認知和投資門檻更低,因此更加親民。據一位 85前的“鞋狗”估算,理論上每個買了鞋的人,在遇到價格飆升之後都有可能成為炒家,因此這個泛化的圈層至少有上千萬人。但礦圈人數不過區區數萬人(包括了買礦機的礦工)。

假鞋氾濫,礦機坑多

鞋圈有莆田系之害,礦圈的資金盤和騙子也不少。

有個段子是說,某一款球鞋,全球限量 15 雙,而國內就要出售 5 萬雙。和醫療圈一樣,炒鞋圈的相當一部分市場也被莆田系攻佔了。根據一位“鞋狗”(類似於“貓奴”的)描述,“莆田繫有一條相當完整的造仿鞋和銷售產業鏈。品牌商新鞋上市之後,他能迅速產出原料和工藝相仿的鞋,逼真度可以達到什麼水平呢?你去找廠家驗證,廠家也沒有一個百分百分辨清的辦法。仿鞋拿著畢竟不如真鞋好,畢竟材質不同,可能過一段時間就不行了。

礦機沒有仿的,畢竟能不能挖出幣、各項效能指標都能肉眼分清。但也有一些困擾礦機圈的人為問題,比如資金盤。

2017 年底,比特幣價格登上 12 萬元前後,礦機作為獲取比特幣的必備工具,也成了非常可觀的炒作標的,一臺原價一萬出頭的 S9 能炒到三萬一臺,而且幾乎不“限量”,訂單最多能排到 3 個月後。由此,炒礦機也吸引了盤圈的目光。而且,由於礦機款項巨大,更易圈到大額資金。事後被警方緝獲的張某,就用了 3 個月的時間騙了上億元。他的套路和其他旁氏騙局一樣,承諾超高收益。當市場價盡是 3 萬元時他賣 1 萬元,由此吸引許多顧客並逐漸取得信任。實際上其是在掏錢補貼這個差價,到了後面便成了拿後面人的錢去買機器給前面人。終於有一天,他承諾交付的礦機遠遠超過市面上流通的數量,張某遂跑路失蹤。

礦機圈還有各種其它的騙局。當然,這也有當市場過熱時,人們陷入缺乏審慎的決策因素在。

在兩個市場被炒熱時,人們也對傾向於失信。中國古語云:人無信不立。這在賺小錢面前成立,在賺大錢面前就顯得拘於小節了。

當行情好時,礦機脫銷是絕對事件。正如“礦霸”之一、神馬礦機創始人楊作興所言,“直到現在,礦機產能仍舊是瓶頸。”道出了礦機的稀缺性。而這樣的市場,也意味著驚人的漲幅。4 月 3 日時, Zcash(大零幣)礦機 Z11 的報價還是 9200 元出頭,三日之後,隨著幣價上揚,礦機價格直接上漲 1000 元,數日後再度上漲 3000 元。此時如果你是經銷商,數日前承諾以 9000 元賣給客戶(周內交貨),在價格上漲之後你還會繼續這筆生意嗎?如果違約的成本是每臺賠給客戶 300 塊錢,你會放著上千塊差價不掙繼續給他低價貨嗎?這就到了拷問靈魂的時候,當然,事實上很多人經不起考驗。

炒鞋也如是。一位“鞋狗”最近向 Odaily星球日報吐槽,最近在“毒”(球鞋等潮品交易平臺)上買鞋,下單後被退貨了三次。“你要想去說理那沒門。(在業內)這個叫別問,問就是熱愛。賣家會說這雙太喜歡自留了。有的App會退你個違約的一兩百代金券,但比起差價賣家不在乎這個錢。”

投機賺錢哪家強?

現在市面上流傳一句話: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

的確,現在看是鞋圈熱,幣圈寡淡、礦圈冷清。但幣圈正值震盪行情,一旦漲起來分分鐘哭瞎空頭軍。

二者炒貨邏輯類似——需判斷風向、供需,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一位自 2013 年就入場的老礦工曾點破有礦大佬如何利用週期。“熊市的時候出來大量收礦機,牛來了高價賣一波。到了熊市,等那些高位接盤的礦工回不了本交不起電費了,大佬又反手低價回收(礦機)了。”這個法則在鞋圈同樣適用。

至於鞋市,就是要及早發現引爆點,比如你能在吳亦凡上腳之前也相中了“Air Jordan 1 蜘蛛俠”。

自然,兩個圈子也逃不過價格受供需關係影響的定律。在沖沖群裡,除了每天喊單互相打氣之外,討論的一大重心就是球鞋的真實貨量。”誰要是更接近真相,就能賺到資訊不對稱的錢“。鞋子會不會補貨,鞋子有多少上腳率(消耗),都是鞋頭們每天要做的功課。

快進快出就無需說了,泡沫總有升起和落下的一刻,“很多鞋子衝完後基本沒動靜了”,把握時機出手,才能讓泡泡中的海市蜃樓變成一沓沓鈔票。

大道雖簡,但在實際操作中,人們或是缺少必要的資金量,或是缺少大佬的老練,在關鍵時刻判斷錯誤、出手不及時,導致虧損。

相對而言,炒鞋可能比炒礦機更幸運些。因為,在礦機經銷操作還很原始的時候,球鞋交易市場及其配套已經搭成。

交易平臺“毒”、行情工具“鬥牛DoNew”,另有許多帶單 KOL 踴躍佈道,外加資本加持,炒鞋這個行業正往規範化的路徑走;而礦機業,卻在國家一紙“禁令”下劃入“淘汰行業”。

今天吳亦凡穿了6999,明天變回1299?

和礦機圈不一樣,炒鞋在四年間完成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逆襲。比特幣也做到了,但礦機可能永遠做不到。

隨著競爭加劇,參與者需做大規模、甚至某種程度地壟斷市場來獲得生存優勢,因此,礦業也正朝著集約化、大規模的專業機構方向運作。而鞋圈有開放的交易平臺和廣袤的市場在,散戶看起來不會那麼快被迫離場。

炒鞋始於文化潮流。正如一位“鞋狗”所言,鞋之所以能炒,既有品牌商的人為因素在,也有圈層和文化的因素在。鞋圈的這句標語——“問就是熱愛,熱愛就是衝,衝就完事了。”哪怕是圈外人聽了也會受感染。加上當紅偶像加持,也加上了一層粉絲經濟的意味。

潮流可能風靡一時,卻也轉向極快。今天吳亦凡穿了這雙鞋,它就暴漲 5 倍成了 6999 元;明天吳亦凡不穿了可能又立馬暴跌。

“小年輕流行炒鞋了,中老年人炒的蜜蠟、紅木、古董、字畫、郵票、核桃啥的,以後就無人接盤啦。”網上已經有人開始擔憂,隨著隔代之間的審美變遷,曾經流行的投資標的可能越來越無人問津。

我們能看到,投機熱起來之後,球鞋圈逐漸被炒家攻佔,球鞋文化的核心可能也要給利益讓位。

“現在市場已經跑偏了,量產的鞋、之前不是很值錢的鞋也被炒到很貴,之前能正常買的鞋現在想買來穿都很難,賣家都不發貨了。”一位”鞋狗“控訴道。

另一位以自穿為主、兼職炒鞋的”鞋狗“補充道,“有事沒事就衝、買鞋純為了炒波段,最近不準備玩兒了。

試想,當這些文化的精神領袖離開之後,這個圈層和炒貨熱還能支撐多久?

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