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合約:通證衍生品的究極形態?

買賣虛擬貨幣

通證通研究院 × FENBUSHI DIGITAL 聯合出品

文:宋雙傑,CFA;吳振宇

特別顧問:沈波;Rin

導讀

隨著市場的發展,衍生品會隨需求逐漸湧現,並逐漸發展出適應相應環境的品種。永續合約契合現階段通證市場的特點,可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是可能的發展方向之一。

摘要

傳統金融市場中,期貨合約使用逐日盯市結算制度,每日結算盈虧,確保當日無負債。交易所通常實行會員制,以分層的形式隔離風險,保證交易所層面結算的順利進行。同時,傳統市場波動性和槓桿相對較低,市場規模大,違約風險整體可控。

同時,傳統市場的追償機制比較完善。雖然有上述風險控制制度,但極端情況下仍可能發生穿倉違約,這時就需要相應的追償機制。傳統市場依託法幣體系,有完善的法律和規章保護經紀商權利,同時市場具有地域性,追償成本相對較低,整體來看追償機制比較有效,交易所和經紀商面臨的對手風險可控。

通證市場大部分品種高波動性較高,風險資產屬性強,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更容易發生穿倉,而且立法尚不完善,監管缺失,交易所難以受到法律的保護。此外,服務機構跨國化經營比較普遍,缺乏統一的規則框架,實際上是一個離岸市場。因此,通證衍生品穿倉後難以追償,交易所承擔了更高的風險

市場現階段採取的解決方案是短週期的交割合約和穿倉分攤機制。通常,交易所會提供當週、次周和季度三種週期的合約,每週進行交割或清算,並由週期內的盈利者承擔穿倉損失。為了實行穿倉分攤,交易所必須在清算前鎖定交易者的收益,降低了資金利用率。歷史上,穿倉分攤的發生頻率較高,會使交易者蒙受損失,甚至可能導致整體的盈利變為虧損。對於套期保值和跨期套利的投資者,穿倉分攤的負面影響更加嚴重。

同時,交割合約和穿倉分攤會降低市場的活躍度。交割合約的規則相對複雜,增加了交易的成本。穿倉分攤會改變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影響其交易行為,更會嚴重影響套利和套保的進行,阻礙市場的專業化程序。

永續合約是一種不會進行最終交割的期貨合約,目前的主要形式是滾動合約(Rolling Spot Futures),當日結算並自動展期,並由多頭向空投支付資金費用。永續合約起源於1993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要面向零售市場,適合非中心化的通證市場,可以防止穿倉分攤的累積影響市場活躍度,方便進行套利和套保,是一種有益的創新。目前,永續合約市場已初具規模,交易量與市場波動性高度正相關

風險提示:槓桿風險,交易所對手風險

目錄

1   傳統金融市場合約結算模式

1.1   逐日盯市制度

1.2   完善的穿倉追償機制

2   當前通證市場合約的主要模式:盈利鎖定與穿倉分攤

2.1   通證市場特點:處於發展早期,波動性高追償困難

2.2   現有解決方案:交割合約的穿倉分攤

3   當前主要模式的核心問題:降低市場活躍度,無法實現套期保值功能

4   永續合約:更便利高效的通證衍生品

4.1   永續合約:不交割的滾動合約

4.2   市場狀況:初具規模,方興未艾

正文

隨著行業的發展,通證市場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在資產形態和交易方式上逐漸豐富,開始出現期貨合約等衍生品。通證市場有自身的特點,無法完全複製傳統市場中的成熟模式,而現存的結算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雖然短期內市場不夠景氣,但行業的創新卻未停止,永續合約就是一個交易所紛紛引入的熱門品種。永續合約為什麼會出現,又是怎樣發展的?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但遍觀當前研究,我們還沒有見到關於通證市場永續合約的引入原因和發展歷程的內容。本篇中,我們將與大家一起走近永續合約,分析市場的需求並探討永續合約的必要性。

1傳統金融市場合約結算模式

期貨合約(Futures)是約定在未來特定時期進行商品或資產交易的標準化合約,具有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和投機三種功能。1848年,全美最大的糧食集散地芝加哥的農場主、貿易商和加工商成立了芝加哥穀物交易所,以解決糧食交易中季節性的過剩和短缺問題,並於1851年引入了遠期合約。早期的遠期合約在買賣雙方之間直接簽署,在實踐中出現了違約、交割糾紛和轉讓困難等問題。1865年,交易所推出了標準化合約和保證金制度,現代期貨交易誕生,經過一百餘年的發展,其已經演化為當今龐大的衍生品市場。成熟市場中,期貨交易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備的結算制度,能夠提供便利且相對低成本的交易服務,值得通證市場借鑑。

1.1   逐日盯市制度

傳統金融市場期貨合約通常採用逐日盯市制度,交易所每天對會員進行結算,確保當日無負債。逐日盯市又名當日無負債結算,是一種每一交易日結束後,交易所按當日結算價格計算出每個會員盈虧和費用,並對各會員結算準備金進行淨差額劃轉的結算制度。這些會員通常是期貨經紀公司或機構投資者,結算準備金較為充足,交易所層面的結算通常比較順利。

交易所實行會員制,以分層形式實現風險控制,保證盈虧的正常結算。傳統金融市場中,交易所不面向普通投資者,只與會員發生直接關聯。這些會員包括專業投資者和經紀商,通常有相對完善合理的風控制度和較大的資產規模,發生對交易所違約的概率很低。此外,這些機構在交易所的頭寸通常是多個客戶或多個策略之和,通常不會有很大比例的單邊裸露,極端行情下相對不容易違約。普通投資者透過經紀商參與交易,個體的違約風險相對可控,期貨公司亦會設定相應的風控措施,保證不會因客戶大規模穿倉承受過多損失。

傳統金融市場價格相對穩定,槓桿相對較低,日內穿倉風險可控。傳統金融市場的期貨合約標的主要有股票價格指數、大宗商品、貴金屬、利率和匯率等,有相對成熟的定價機制和市場生態,價格波動率較數字通證等新興市場低很多,同時衍生品市場往往有嚴格的監管和風控制度,最高槓杆倍數也較低,交易者穿倉的風險相對可控,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穿倉情況,違約風險整體較低。

市場規模較大,個別違約影響較小。相對數字通證等新興市場,傳統衍生品市場規模較大,且參與資金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市場比較成熟。這種市場中,不理性的投資者資金佔市場的比例相對較低,個別投資者穿倉對市場整體的結算影響很小。同時,較大的市場規模帶來了更高的流動性,即使到達平倉警戒線,通常也能夠在保證金歸零前完成平倉。只要經紀商風控措施得當,大部分情況下可以避免交易者穿倉帶來的損失。

1.2   完善的穿倉追償機制

雖然逐日盯市結算制度配合風控措施可以在大部分時候避免經紀商遭受損失,但極端情況下交易者仍會發生穿倉。傳統金融市場中衍生品合約的標的主要是相對穩定的資產,但這些資產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發生較大幅度的波動。同時,由於成熟市場具有相對成熟的定價機制,突發訊息在價格上的反映往往很快完成,使價格出現短期的迅速波動。雖然傳統市場的槓桿較低,但通常只有到達平倉線才會平倉,虧損的積累可能導致短期價格波動劇烈時出現無法及時平倉而穿倉的情況。這個時候,經紀商需要對客戶進行追償,否則會面臨資本金的損失。

傳統金融市場依託法幣體系,有完善的追償機制。傳統衍生品市場中,保證金的繳納和盈虧的結算使用法幣進行,依託所在國的銀行系統,如果客戶發生穿倉,經紀商可以依法對客戶進行追償,這一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直接向客戶追償被拒絕,經紀商可以採取訴訟手段,只要自身沒有違規行為就會得到法院支援。司法體系的執行能力會使經紀商的追償權得到最終保證,客戶穿倉造成的資本金損失的風險相對較低。

市場通常具有地域性,追償成本相對較低。通常傳統衍生品市場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點,各國的衍生品交易所通常主要服務本國經濟。一般來說,交易所和經紀商面對的個人投資者大部分是本國公民,境外投資者需要透過一定的資質審查,主要是機構和合格投資者。本國公民會面臨較高的失信成本,如中國嚴重失信者會被限制使用銀行賬戶、乘坐鐵路交通和民用航空器,而外籍的合格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失信也會面臨嚴重的聲譽損失,較高的失信成本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穿倉追償的執行阻力。

綜上所述,傳統金融體系的衍生品市場標的資產波動性和槓桿倍數相對較低,設定了風險分層的機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結算風險,並且具有完善的追償機制,結算機制整體較為完善,經紀商和交易所面臨的對手風險可控。

2當前通證市場合約的主要模式:盈利鎖定與穿倉分攤

通證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具有波動性高、規則不完善、個人投資者比例高和服務跨國化等特點,這決定了通證合約市場難以採用和傳統市場相同的結算機制。當前,業內使用短週期交割合約和穿倉分攤應對這種情況,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2.1   通證市場特點:處於發展早期,波動性高追償困難

通證市場大部分品種波動性較高,風險資產屬性強。通證市場的規模相較初始階段已經有了很大的增長,最高時曾超過8281億美元,但相對而言仍是新興市場,規模和成熟化程度較傳統金融體系有較大差距。目前,通證市場尚未產生成熟的估值和定價體系,通證資產的價值常常存在巨大分歧,併發生劇烈的價格波動。2018年,通證市場就發生了一輪持續的下跌行情,總市值最低到1007億美元,最大跌幅達87.8%,而此前2017年初至2018年高點的漲幅高達268倍,波動性遠高於傳統市場。就目前來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仍然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實際應用的落地也尚需時日,通證市場短短十年的歷史相比股市的幾百年更是小流之於江海,市場的真正成熟可能短期內無法實現。在高波動性的條件下,衍生品市場風險更大,也更容易產生穿倉等現象。

立法尚不完善,監管缺失,參與者缺乏法律保護。目前,區塊鏈和數字通證都屬於新生事物,通證資產的性質和界定尚未形成共識性的觀點,除日本認可BTC作為支付手段外,各主要國家大多將其界定為證券和商品。由於規模較小和缺乏清晰的界定,各國在通證資產的立法保護方面進展較慢,大部分國家尚未形成專門針對通證市場的法律法規,通常只有一些判例可循,具體規則不明確,且存在較大變數。此外,各國的監管政策差別較大,沒有統一的理念,難以在資產保護和行為監管方面進行合作。立法和監管的確實造成了這一市場缺乏公平有效的規則,參與者的權利很難受到保護,各類資產乃至整個市場的基本面經常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高風險的投資工具被開放給了非合格投資者,其中就包括各類衍生品合約。這些工具的風險是普通投資者無法控制和承受的,可能會發生穿倉等情況,而合約交割等相對專業的流程也超出了普通投資者的掌握能力。

機構投資者相對較少,個人投資者為主。現階段,由於監管政策、市場規模和落地情況等原因,通證市場機構投資者所佔的比例相對較低,中小投資者和產業資本在市場中居主要地位。從股市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機構投資者的佔比將逐步提升,最後佔據主導地位,但這將是個漫長的過程。可以預期,當前的投資者結構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而如何滿足普通投資者和產業投資者的需求,是現階段通證市場的服務機構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服務機構跨國化經營較普遍,缺乏統一的規則框架。通證資產發源於Bitcoin,基於區塊鏈,普遍具有點對點的支付功能,天然具有跨地域性的特點,投資者可以選擇不同國家的平臺進行交易。因此,很多提供交易等服務的平臺都選擇了離岸金融中心作為註冊地,面向全世界的投資者開放。但是,各國的法律和規章存在很大區別,發生糾紛相對難以解決。傳統的離岸市場中,參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風險控制能力較強,實力較為雄厚,違約風險相對可控。但是,通證市場的投資者平均資產規模較低,投資能力都相對不足,在離岸環境下相對更容易發生違約,而相應的追償在當前條件下較為困難。

2.2   現有解決方案:交割合約的穿倉分攤

為避免承受交易者在劇烈行情中產生穿倉後選擇棄倉離場的風險,交易所普遍採取了穿倉分攤制度。本章節將以某提供交割合約產品且交易量較大交易所為例,透過對EOS交割合約的歷史交易情況的分析,解釋穿倉分攤制度的理論以及其實際實施情況。通證EOS流動性較好,是共識較強的通證之一,選取其合約產品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大部分提供合約產品交易所中,通證的交割合約通常有三個週期:當週合約、次周合約、季度合約。從新合約開放交易直至交割的時間跨度分別為7天、14天、91天。期限最短的當周合約每週交割一次。每週交割時,交易所會對次周合約和季度合約進行清算,即當週無負債結算制度。清算時,對於使用者存在未平倉位,交易所的處理方式如下表所示。為了實行穿倉分攤制度,交易所必須在交割(清算)前鎖定所有交易者的盈利,交易者不得將盈利在交割(清算)之前轉出合約賬戶

該通證交易所在其釋出的《合約賬單術語說明》中指出,“當使用者爆倉時,系統會按爆倉價格進行強制平倉,但在撮合成交時可能與爆倉價格有所偏差,價格偏差所導致的盈餘則稱之為爆倉平倉剩餘。”爆倉平倉剩餘將作為該合約對應通證的交割合約風險準備金進行積累。反之,價格偏差所導致的虧損則稱之為穿倉損失,所有穿倉損失將計入交割合約總穿倉使用者虧損,直到下一次交割(清算)。

風險準備金不足以完全覆蓋穿倉分攤的風險。由下圖可以看出,每週交割(清算)之前,風險準備金會不斷積累。交割(清算)時,風險準備金的存量經常會突然下降,甚至直接歸零。其原因為交割(清算)時用於抵扣穿倉損失。每週交割(清算)之前,穿倉損失也會不斷積累。交割時,當週產生的總穿倉使用者虧損會優先從交割合約風險準備金中進行扣除。當交割合約風險準備金不足以抵消總穿倉使用者虧損時,所有盈利(以該合約對應的通證計算)使用者共同承擔穿倉使用者虧損。例如,當週交割前EOS合約賬面盈利共10000枚,風險準備金抵扣之後還有200枚EOS的穿倉損失,則穿倉分攤比例為2%。在進行交割時,若使用者甲賬面盈利30枚EOS,交易所則會扣除其中的0.6(2%)枚EOS。交割結束後,使用者甲可以將29.4枚EOS提出合約賬戶。

歷史上,穿倉分攤經常發生頻率較高。從2018年1月9日到2018年12月28日,該交易所共計對EOS交割合約進行了55次交割(清算)。其中,35次未發生穿倉分攤,而發生穿倉分攤的次數為20次。最大比例的穿倉分攤為   18.0591%,發生於2018年9月7日的交割(清算)時,主要為2018年9月5日行情劇烈波動時該交易所伺服器短時間內宕機所致。

3當前模式核心問題:降低市場活躍度,無法實現套期保值功能

交割合約提高了市場門檻,增加了交易成本。相比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增加了期限的概念,到期需要平倉或交割,並在定價機制上有一定區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期貨合約的定價機制相對難以掌握,而換倉也會降低使用的便利性。當前市場,服務商提供的合約通常期限較短且選擇較少,進一步提高了使用門檻,並會造成相對頻繁的換倉,增加交易成本。

通證市場波動較大,容易發生穿倉,而追償相對困難,穿倉分攤機制在一定時期內還將存在。通證市場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其波動性在一定時期內還將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同時,通證資產在跨國轉賬方面存在很大優勢,天然具有跨地域性的特點,而相應的監管沒有跟上,很多交易所開設在離岸金融中心,並競爭性的提高槓杆倍數吸引投資者。高波動性和高槓杆帶來了更高的穿倉風險,交易所與經紀商一體化的模式下經營主體將直接面臨客戶穿倉造成的損失。全球化經營下,客戶的失信成本很低,交易所很難對客戶穿倉造成的損失進行有效追償。在建立全球化的監管體系和信用體系之前,這個問題很難得到解決,可以預期穿倉分攤一定時期內還將在數字資產衍生品市場持續存在。

穿倉分攤會改變投資者預期,影響其交易行為。目前,在實際操作中,交易所通常在合約交割日前鎖定交易者的利潤,並將產生的穿倉損失進行累積,到交割日將依據盈利金額向盈利者進行穿倉分攤。如果某一合約已經積累了較多的穿倉分攤,交易者會預期到自己即將承受穿倉分攤所帶來的損失,可能不會選擇在這一合約進行交易。所以,通證市場的短期合約通常以一週作為時間週期,而非傳統金融市場的一月。即便如此,短期劇烈的行情波動下,還是會積累較多的穿倉分攤,影響當期合約的預期收益。此外,交割期前限制盈利提取的規則也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同時,高頻率換倉和穿倉分攤的存在會影響套利和套保的進行,阻礙市場的專業化程序,不利於衍生品市場服務區塊鏈行業。在成熟市場中,衍生品市場的投資者包括投機者、套利者和套保者。套利者分析合約與現貨間以及不同合約之間的不合理價差,並建立相應頭寸,從市場的自我糾正中獲利;套保者出於某些原因不得不持有現貨頭寸,在衍生品市場持有反向合約倉位以規避價格風險。但是,交割頻率高且存在穿倉分攤的市場中,這兩類投資者都會面臨很大的障礙。套保的期限通常比較長,套利需要等待價差向合理方向變化,而這個過程時間也可能會比較長,使用現有的交割合約會面臨頻繁的換倉,付出大量的交易成本。套利者往往持有等量的反向倉位,這兩個倉位通常一個盈利另一個虧損,透過價差的擴大或縮小盈利。現有機制下,盈利的倉位將面臨穿倉分攤造成的損失,而虧損倉位不會得到補償,套利面臨巨大的額外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盈利交易轉變為虧損交易。不同期限的合約與現貨間存在價差,這種價差並不穩定,其變動同樣會增加套保風險。套利功能的缺失不僅會導致部分資金放棄這一市場,而且會阻礙無套利均衡的實現,影響市場定價能力。套保投資者如果處於現貨頭寸虧損而合約頭寸盈利的情況,同樣可能面對穿倉分攤造成的損失,而這恰恰是套保真正起作用的情況。因此,目前的通證衍生品市場還不能很好的實現套保功能,難以服務專案方和礦工等有套保需求的投資者,不能夠真正做到服務區塊鏈行業。

在承受穿倉分攤之後,盈利使用者按照法幣收入計算可能是虧損的。這種情況在使用者試圖透過合約進行套期保值中時有發生。通證價格下跌是套期保值策略發揮作用的主要情景,但由於穿倉分攤判斷的盈利標準為通證本位,所以即使套期保值的使用者在通證本位上是盈利的,由於通證價格下跌,其法幣收入在進行穿倉分攤後會呈現虧損的狀態,從而削弱套期保值的能力。根據某交易所在合約交易組別內釋出的文章《如何透過虛擬合約進行套期保值?》,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穿倉分攤機制使套期保值難度增加。由於穿倉分攤機制的存在,希望套期保值的交易者必須在交割後檢查自己的賬戶是否因為承受了穿倉分攤而導致對沖的空頭合約過多。若交易者試圖對沖持有的1000個EOS的價格變動風險,利用空頭合約遠期賣出1000個EOS後,交易所出於穿倉分攤的原因,從交易者賬戶裡拿走了10個EOS。那麼此時空頭合約就過多了,若不進行調整,交易者將部分處於風險暴露中。以2018年7月6日開始到2018年12月28日為例,若交易者不甚瞭解穿倉分攤機制,開完空頭合約之後就不再管理,其套期保值的目的將無法完成。在不考慮滑點以及手續費的情況下,其收益曲線的最終結果是正數。這是因為觀測期間內,EOS的價格基本處於下跌趨勢中。雖然多出來的空頭合約貢獻了較多的利潤,但在採取套期保值策略之前,交易者對未來是不確定的,若後市上漲,多出來的空頭合約將放大交易者的損失,從而削弱套期保值的效果。

根據穿倉分攤結果動態調整對沖合張數也不能獲得良好的套期保值效果。若某使用者從2018年7月6日開始到2018年12月28日,採取該策略對沖持有的EOS現貨進行套期保值。具體策略為以季度空頭合約進行對沖,當遭受到穿倉分攤之後,減少空頭合約張數至重新滿足上述公式規定的理論對沖合約張數。在不考慮滑點以及手續費的情況下,在該平臺上使用季度空頭合約進行純粹的套期保值策略將使該使用者承受以法幣計算的最大十個點的跌幅。若將建倉時的滑點以及交易手續費納入計算範圍,該使用者的實際損失很有可能將會超過回測得出的結果。所以,以下套期保值賬戶的資金曲線是對損失較為保守的估計結果:

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了這樣的資金曲線。一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在該使用者按法幣收入計算並未盈利的情況下,承受了穿倉分攤,平臺將該使用者在通證價格下降時透過套期保值獲得的EOS拿走填補穿倉使用者損失。另一方面,在建倉空頭頭寸時,遠期合約價格低於現貨,隨著遠期合約到期日的臨近,遠期合約價格與現貨的價差逐漸收縮,空頭合約的虧損大於現貨的盈利。

綜上所述,衍生品市場的穿倉分攤機制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通證衍生品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並阻礙市場的專業化和有效化,使市場難以發揮服務行業的功能,但在交易所全球經營下缺乏有效追償的機制的問題短期難以改變,行業需要在現有狀況下尋找更好的模式,永續合約(Rolling Spot Futures)就是目前的一種解決方案

4永續合約:更便利高效的通證衍生品

通證市場有自身的特點,從業者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期限較短的交割合約和產倉分攤機制,但現有解決方案仍存在其不足,永續合約(Rolling Spot Futures)是這種情況下行業正在探索的一條路徑。

4.1   永續合約:不交割的滾動合約

永續合約是一種不會進行最終交割的期貨合約,目前的主要形式是滾動合約(Rolling Spot Futures)。滾動合約是一種當日結算並自動展期的期貨合約,每個交易日結算損益,交易者持有的合約頭寸會在交易日結束時自動展期。此外,還會對資產的現金流進行交換,多頭向空頭支付資金費用,以補償空頭的資金成本。滾動合約實際上相當於自動續期現貨合約和日度貨幣互換的結合,這種產品起源於1993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Mercantile Exchange,CME)為避免現貨底層結算的巨大成本而開發的外匯滾動合約,隨後又出現了黃金滾動期貨合約等品種,主要面向網路零售市場,服務沒有實物交割需求的小額投資者。此類合約操作相對簡單,不需要考慮交割和換倉等步驟,對投資者的專業性要求相對較低,可以提供與現貨相接近的使用體驗。

永續合約適合普通投資者,符合區塊鏈資產非中心化的理念,適合通證市場現狀。永續合約呈現給投資者類似於現貨的使用感受,資金佔用的成本每日結算,清晰明確,相對更適合普通投資者使用。非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理念之一,相對傳統金融市場通證資產的持有也較為分散,普通投資者的比重相對更大,永續合約很好的適應了市場的現實情況。

永續合約防止累積穿倉分攤影響投資者預期,增加市場活躍度。交割合約中穿倉分攤的累積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投資者對合約交易的收益預期,從而降低交易的活躍度。永續合約本質上是自動展期的每日交割合約,即便設定了穿倉分攤機制,也可以避免金額的不斷累積,在每日甚至半日的交割期內及時將其處理,最大程度弱化其影響。這個角度來看,相比現有的合約模式,永續合約會帶來更高的市場活躍度。

永續合約方便進行套利和套保,有利於引入機構投資者,完善市場定價機制。永續合約沒有期限的限制,套利者使用永續合約執行策略時,不需要擔心合約交割而價差還沒有向預期方向變化而產生額外的換倉成本,可以增加市場定價的有效性。套保者使用永續合約可以更方便地選擇套保的時間,避免因穿倉分攤累積而無法進行套保,或合約時間太短而反覆換倉。同時,永續合約將此前的分散的交易集中,與現貨的價差也相對穩定,產業資本將能夠更好的使用衍生品控制風險。永續合約每日結算資金費用並自動展期,避免了換倉的交易成本,有助於進行長期衍生品投資。同時,永續合約避免了市場的分割,可以解決機構投資者對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擔心,方便機構投資者參與到通證市場中來。可以說,在市場條件短期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永續合約可以一定程度上方便套利者、套保者和機構投資者,促進市場的成熟化。

4.2   市場情況:方興未艾,不斷髮展

一般認為,通證市場永續合約最早於2016年正式出現在BitMEX上,,其興起始於2017年,目前相對主流的產品是BitMEX交易所推出的BTC永續合約。自該產品誕生以來,其成交量呈上升趨勢,於2018年7月到8月到達峰值,並與市場的波動性呈現出相對明顯的正向關係,投機色彩相對強烈。在市場成交量整體萎縮的大環境下,BitMEX的永續合約成交量逆勢增長,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

多家主流交易平臺已經上線或正在籌備永續合約產品。2018年12月19日,OKEx上線了永續合約產品,目前支援BTC、ETH、EOS、LTC、XRP、BCH和TRX等9個品種,這家主打合約產品的交易所順應了永續合約的潮流。同月24日,Gate.io上線了BTC永續合約實盤,隨後陸續上線ETH等品種。在2018年12月上線合約產品後,Huobi集團副總裁蘭建中表示未來為了滿足使用者需求也會推出永續合約產品。

附註:

因一些原因,本文中的一些名詞標註並不是十分精準,主要如:通證、數字通證、數字currency、貨幣、token、Crowdsale等,讀者如有疑問,可來電來函共同探討。

本文為通證通研究院( ID:TokenRoll )原創。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載。轉載請後臺回覆關鍵詞【轉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