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前所未有的公平分配實驗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Lucas Nuzzi & Coin Metrics

關於比特幣和其他資產類別之間的根本區別,已經寫了很多。事實上,比特幣和黃金等成熟商品的並存,繼續吸引著大批新人進入這個行業,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

但是,是否有一些因素使得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資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呢?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成功推出的數字貨幣,比特幣被認為是區塊鏈技術的先驅。不過在他們中的許多人看來,比特幣是第一代技術,因此,它會面臨交易吞吐量和功能豐富程度不足的困擾。但不要忘記:比特幣的獨特性遠遠超出了技術的範疇。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財富分配實驗。

在牛市中,人們常常將比特幣與上世紀80年代的撥號網際網路或電子郵件相提並論。很多時候,這些都是支援推行新興加密資產營銷策略的一部分,據說這些新興加密資產在比特幣技術發展不足的地方取得改善和成功。然而卻沒有一個比比特幣成功。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加密資產雖然在技術方面有優勢,但還是有許多爭議。技術專家以及大多數新人經常忽略的是,加密資產作為數字經濟發揮的作用。其就像現實世界的經濟一樣,貨幣透過何種技術進行核算(政府、銀行、支付網路)往往遠不如該貨幣如何被有效分配(貨幣政策和財富分配)重要。

但是鏈上資料使得識別不公平的財富分配成為可能。畢竟區塊鏈的核心是提供所有權結構的完整歷史,而歷史資料往往能說明問題。任人唯親,以及其他不公平的供給分配模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貨幣供應的中心化。透過鏈上資料,我們可以識別出比特幣的所有權結構,並量化其數字經濟中的財富中心化程度。

為了全面描繪驅動公平供給分配的因素,我們將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回顧比特幣的早期歷史。然後,我們將透過挖礦產業化的影響來仔細觀察分配情況。最後,我們將展示兩個新穎的供應離散度量,以評估數十種資產相對於比特幣的財富分配情況。

網路挖礦的起源

比特幣的早期歷史證明了一種純數字貨幣的新穎性。它最早的交易員很可能是被Satoshi在P2P基金會論壇上的帖子所吸引,他在那裡首次介紹了這個系統。當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能或願意連續執行一個網路節點。更少的參與者能夠妥善保管他們的錢包,因為這需要對PGP加密有一定的瞭解,以及大量的耐心來處理比特幣第一個錢包(如果你甚至可以這樣稱呼它的話)中不可避免的錯誤。甚至沒有一個匯率,讓最早的採用者對他們的比特幣進行估值。

再加上上述技術上的複雜性,比特幣早期實驗的結果是災難性的:有大量的BTC被認為是在那個時期永久流失的。交易員們畢竟還是按照當時的情況對待比特幣:一個奇怪的數字壟斷貨幣實驗。

也許沒有其他時間序列比下圖更能展示早期人們對於比特幣隨意的態度。它展示了直到近2011年,比特幣交易員才開始在傳送BTC時使用小數(綠線)。在此之前,所有的交易都使用了完整的BTC單位(紫線),因為使用者們都在嘗試著互相傳送完整的比特幣。

這證明了比特幣與之後所有加密資產的明顯區別。比特幣開創了數字資產和美元等法幣可兌換的先例。因此,其他加密資產的早期採用者從第一天起就假定了價值,而不是漫不經心地進行試驗。雖然對終端使用者來說,從一開始就有可靠的保管和一些資產估值的想法顯然更好,但比特幣的這種實驗最終導致了無與倫比的供應週轉率。

衡量供應週轉率的一個直接方法是透過供應速度指標。正如前幾期SOTN所介紹的那樣,速度衡量的是品滾一個單位的供應量被轉移的次數。一般是用轉移的供應量除以總貨幣基礎來計算。為了更好地反映短期週轉率,下面展示的速度的特殊變化是根據後1年內活躍的供應量來過濾活動(而不是使用總供應量)。

按設計公平分配

如前言所述,加密資產的基礎技術絕對不是決定其內在價值的唯一因素。然而,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它往往在供應的分佈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比特幣解決了分散式計算中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問題,被稱為 "拜占庭的一般問題",這與在不被信任的各方之間就一項宣告的有效性達成共識有關。真正了不起的是,Satoshi的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分散式共識的問題,而且用一種本質上促進貨幣去中心化的活動來解決:挖礦。

從設計上看,比特幣挖礦是一種推動公平分配力量的活動。為了盈利,礦工必須在長期的時間範圍內運營,因為他們有固定的運營成本。然而,由於比特幣的價格具有很高的波動性,因此為這項活動發放的BTC獎勵會有很大的波動。這就促使礦工小心翼翼地管理他們的錢包,並不斷出售他們所持有的BTC,用於支付電費等運營目的,以及升級硬體以保持競爭力等戰略需求。這最終會增加供應週轉率。

除了對比特幣交易進行有效驗證外,這種活動還透過增加攻擊成本來加強網路。就其本質而言,比特幣的基本貨幣政策促進了競爭,因為其通貨膨脹率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減半一次就會降低。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礦工們已經整合並完全產業化,但現有業務的規模使他們投機的空間越來越小,這推動了新的供應轉手。

加密資產與財富不平等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涵蓋了影響比特幣供應分佈的基本因素。現在是時候評估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將比特幣與其他資產區分開來了。在經濟學中,有大量關於財富不平等和供給分散度量的文獻。遺憾的是,加密資產行業還沒有在一套等價的指標上趨於一致。我們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並設計了一套新的指標來量化許多加密資產的財富不平等。

我們將展示的第一個是供應平等比(SER)。它類似於20:20比率;這是一個傳統的財富不平等度量,它比較了社會中最富有的20%的人和最貧窮的20%的人的平均收入。SER看的不是收入,而是網路中不同賬戶的供給。它比較了最貧窮的賬戶(餘額少於供應量0.00001%的所有賬戶持有的總和)和最富有的賬戶(所有最高1%的地址持有的總和)。

高SER意味著供應的的分佈更為均衡。正如假設的那樣,在評估的資產中,比特幣的SER最高,其次是以太幣和萊特幣。這一點非常顯著,因為比特幣也是被大型金融機構託管的主要加密資產;這一趨勢增加了SER的分母,並對比率造成整體下行壓力。比特幣的SER持續增加,說明儘管有大型機構進入該領域,但比特幣仍然受到大眾青睞。持有1.85 BTC以下的小賬戶數量持續增加,並抵消了前1%地址的增長。

雖然SER提供了大多數傳統資產無法觀察到的供應分佈,但一個重要的提示是,一個人可以擁有許多加密資產地址。因此,一個人可能持有許多地址,供應分佈並不能直接對映到個人的持有量。

評估供應離散程度的另一種方法是透過網路分佈係數(NDF)。這個比率涵蓋了一個更廣泛的經濟群體,也許相當於中產階級和低產階級的組合。它的計算方法是評估持有加密資產供應量0.01%以上的地址的總和,然後將該數字除以總供應量。

結論

總之,比特幣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成功實施的加密資產,其動盪的歷史促成了整個2010年代的高水平供應週轉。其公平的發行機制進一步支援了分配,因為礦工有重新分配新發行量的內在需求。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比特幣成為現存最公平的加密資產,SER和NDF比率就是例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