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馬上就要來了?這裡有幾個關於它的真相

買賣虛擬貨幣

熊市之下,似乎任何一個利好或是看似利好的訊息都能引起幣圈一陣騷動。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召開的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第二次會議上分享了中國央行關於法定數字貨幣的兩層結構模型設計及詳細功能。據此,有行業聲音高呼“國家法定數字貨幣馬上就要來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文獻,試討論關於央行數字貨幣幾個被普遍關注問題的真相。

1、央行數字貨幣馬上就要來了?

央行數字貨幣的每一項進展,都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在百度知道搜尋關鍵詞“央行數字貨幣”,發現該關鍵詞下有55485條相關問題,其中不乏“央行現在有沒有推出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怎麼獲得?”等提問。

事實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恐怕沒那麼快到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專案組在《中國金融》2016年第17期的文章《法定數字貨幣的中國之路》中指出:“這(指法定數字貨幣相關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以包容的心態,開放的胸襟,廣泛吸收金融科技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規劃、設計好法定數字貨幣的實施路線圖”。毋庸置疑,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勢必將顛覆和變革整個金融執行模式,其頂層設計、技術研發和實施推廣等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數字貨幣研發程序的大幕都才剛剛拉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其新書《數字貨幣初探》序言中寫道,“貨幣的數字化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動態的、不斷演進的東西,有些屬性可能我們看得很清楚,還有一些屬性很可能現在還看不清,還需要完全展開,需要觀察和研究。這個觀察和研究,如何結合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也就是我們現在工作的重點。”

此外,姚前在《中國科學:資訊科學》2017年第11期《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中也提到:“在當下,我們的弊端似乎不是效率有問題,而是需要兼顧效率和安全,既提倡創新也注重風險防範,在彌補零售端數字法幣缺失的同時做好私人支付工具的監管,然後再逐步探索法定數字貨幣品質的進一步提升,應該是比較穩妥的路徑選擇。這也契合當前技術發展的程序,比如數字貨幣的可程式設計性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個方向的探索也非常重要,但很可能是下一階段的工作。”可以看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正在穩步推進之中,但目前還處於研究的初級階段。

對於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和構建,姚前提出須慎重考慮以下核心問題:線上與離線、便捷與安全、實名與匿名、交易與資料分析、與銀行賬戶的關聯、生態體系建設。在筆者看來,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關乎中國金融系統的重構,實非易事。

2、央行數字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

有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的開發將使用區塊鏈技術,然而事實上,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應用區塊鏈技術現在還尚無定論。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業務部研究主任孫浩7月19日在2018區塊鏈發展生態峰會上直言:數字貨幣不一定依賴於區塊鏈技術,各國央行的試驗與產業界實踐中,有些試驗和產品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但也有一些是依賴於傳統分散式系統來做。孫浩強調,須將央行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解耦,中央銀行秉持“技術中立”原則,會審慎評估每項可選技術,以滿足數字貨幣的業務需求。

姚前在《中國金融》2016年第17期《法定數字貨幣的中國之路》一文中曾寫道:“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是否可以對其進行必要的改造?面對大規模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問題,區塊鏈技術自身如何實現實質性突破?”姚前並未在文中給出明確回答。

此後,姚前在《中國科學:資訊科學》2017年第11期《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一文中指出:“DLT取代RTGS還為時尚早,應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鬆綁’。法定數字貨幣對區塊鏈技術的借鑑,應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在改造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就此而言,Danezis和 Meiklejohn提出的RSCoin系統的設計理念值得參考,該系統站在中央銀行視角,不拘泥於區塊鏈技術,力圖實現一種受中央銀行控制的、可擴充套件的加密數字貨幣。”RSCoin系統是英國央行和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在2015年合作開發的央行數字貨幣模型,該模型實際上是一個基於類似區塊鏈的模型,而不是基於傳統區塊鏈的模型。

姚前在《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5月刊撰文時講到:“需要說明的是,發鈔行和中央銀行以及發鈔行之間的互聯互通,將由央行來做頂層設計,該頂層是否可以遷移至分散式賬本的架構之下,將是業介面臨的重大課題。”也就是說,央行數字貨幣的頂層設計能否應用分散式賬本技術甚至還沒有確定。

3、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私人數字貨幣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擁有主權信用背書,而後者則不具備信用背書。

“法定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採用特定數字密碼技術實現的貨幣形態。與實物法幣相比,數字法幣變的是技術形態,不變的是價值內涵。本質上,它仍是中央銀行對公眾發行的債務,以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這使其天生就具有兩個私人數字貨幣無法比擬的優勢。”

姚前在《中國科學:資訊科學》2017年第11期《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中將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進行了對比:央行數字貨幣以國家主權信用為價值擔保,擁有貨幣價值穩定性。比特幣不具備價值,也並不具備提供“清償服務”和“核算單位價值穩定化服務”等公共產品服務的能力,在交易費用上亦不具有明顯優勢,這些缺陷決定了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還是法幣。在法定數字貨幣環境下,透過預設、可靠的程式演算法規則,在保證幣值穩定的前提下,由經濟系統自發、內生地決策貨幣供應量,自動地發行和回收貨幣,將成為可能。中央銀行的角色或許將不僅僅是貨幣發行量的決策者,還是貨幣發行演算法規則的設計者。

4、央行數字貨幣和支付寶有什麼區別?

央行數字貨幣是不是類似於支付寶呢?其實二者截然不同,甚至存在競爭關係。

目前,我國基於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已經十分普遍,然而這種方式本質上還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資訊化過程,還不能稱作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其本身就是貨幣而不僅僅是支付工具。

“法定數字貨幣不僅是簡單地將貨幣進行數字化和網路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貨幣變得更加智慧化。與信用卡、銀行儲蓄卡、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相比,法定數字貨幣將會呈現出全新、更好的品質。去中介化的點對點支付,也將帶來很多全新的使用者體驗,它能給數字貨幣插上翅膀,讓使用者支付的能動性大大提高,並在貨幣的支付功能上延伸出更多智慧化的功能,從而創造各種智慧化的商業應用。”姚前在《中國科學:資訊科學》2017年第11期《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中寫道。

姚前還提到,“考慮到中國的支付環境非常發達,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必須在品質上超越現有的各種私人支付工具。讓貨幣價值更穩定,讓資料更安全,讓監管更強大,讓個人的支付行為更靈動,讓貨幣應用更智慧,不僅能很好地服務大眾,同時又能為經濟調控提供有效手段,還能為監管科技的發展創造堅實的基礎,這應是中國法定數字貨幣追求的目標。”

可以看出,央行數字貨幣實際上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是競爭關係,其的推出勢必會影響現有的擁有壟斷地位的私人支付工具。“按常理,零售端的支付工具本該由央行數字貨幣為主來實現,但私人部門已經捷足先登,一方面私人部門的創新能力值得稱道,另一方面央行必須奮起直追。無論如何,在數字資產的世界裡,央行數字貨幣不能缺位。中央銀行發行零售端數字貨幣,對於健全社會支付體系、維護金融穩定以及加強央行的貨幣地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姚前表示。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