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區塊鏈PoS共識》第十章 PoS專案例子-以太坊

買賣虛擬貨幣
接下里的第十章,我會分別寫一下各個PoS專案,一共包括8個主流專案。每個專案我會主要介紹它的簡介,Token分配/作用,執行,獎懲,驗證人/持幣人,問題和未來等角度。由於微信公賬號的文字是50000的限制,所以我會分成多篇來發。專案介紹以太坊(Ethereum)是第一代智慧合約平臺,也常常被稱作為區塊鏈2.0,2013年由Vitalik Burtain發起。官網上的宣傳語(Slogan)是:區塊鏈應用平臺(Blockchain APP Platform)以太坊是一個支援執行智慧合約的平臺,智慧合約是一段實現某種功能或者服務的程式碼,智慧合約+使用者介面就可以理解為現在說的Dapp(去中心化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執行在以太坊上的Dapp,具有永不宕機,透明,抗審查和抗第三方干擾等中心化app沒有的優點。而支援Dapp這套架構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節點網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超級計算機。
以太坊的崛起歸因於Token發行,2017年ICO的狂熱,很多專案方因為以太坊發行Token的簡單性,都使用以太坊來發行Token進行融資,甚至很多有自己代幣的主鏈專案,為了提前獲得認同,也會用以太坊發行代替Token來融資,等待主鏈上線後再做1對1對映。巨大的需求性,使得以太坊一戰成名,名氣和市值雙豐收。社羣裡面,很多使用者除了知道比特幣,最多瞭解的就是以太坊了。發行的代幣邏輯實際上是寫在以太坊裡的智慧合約,執行合約需要消耗以太坊的Gas,Gas需要用以太坊自己本身的流通代幣(ETH)來購買,這變相導致了ETH的需求猛增,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直到現在,ETH的市值仍然是老二的位置。ICO不僅給以太坊帶來了市值的飛漲,同樣帶來了眾多開發者,雖然現在以太坊遭遇了效能瓶頸,但是後來的公鏈專案,在開發者的數量上,也從來沒有超越過以太坊,這也是以太坊能繼續在今天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了。2019年會是公鏈打架的一年,起步在2014~2016年的幾個公有鏈專案,都是劍指新型智慧合約平臺位置,針對以太坊的效能提出了新的最佳化計劃,這些專案中包括Cardano,Tezos,Dfinity,Polkadot等,其中有曾任以太坊CTO——GavinWood主導的Polkadot,以太坊前支持者,主導ETC分叉的重要任務的開發者——Charles Hoskinson帶領的Cardano,還有好些專案都是前以太坊技術大拿跳出以太社羣後新做的專案,這些競爭者勢必會給以太坊帶來巨大的威脅。而以太坊是否能繼續領跑智慧合約平臺,2019年是關鍵的一年,而2019年也是以太坊從PoW共識轉型PoS共識關鍵的一年,還有大家最關心的效能升級方案——分片(Sharding)等等,如果過程中不出什麼么蛾子,以太坊按部就班的實現既有計劃,也許以太坊還能繼續佔據智慧平臺一哥的位置。代幣情況
以太坊的代幣叫以太,代號是ETH。2014年發起眾籌,總髮行量是7.2千萬枚,其中,6千萬枚ETH給眾籌使用者,1.2千萬枚ETH給以太坊基金會和早期開發者,另外還有給礦工的增發機制,以太坊PoW共識,一個塊有3枚ETH獎勵,孤塊或者棄塊也有0.625~2.625枚ETH的獎勵(和比特幣不一樣),按照15s一個塊來說(不存在孤塊或者棄塊的情況下),每年發行新的ETH數量為630萬。ETH每年的增發有硬頂,硬頂是1.8千萬枚ETH,這意味著ETH的增發是固定的。考慮到每年因為各種原因丟幣的情況(如銷燬、死亡、丟幣),理論上,以太坊社羣認為目前的增發比例能滿足一定均衡,即保持ETH的總量不再繼續增多。但是目前這種情況,隨著以太坊從PoW共識轉向PoS共識過程中會發生轉變。稱號為康斯坦丁(Constantinople)的硬分叉,就有EIP(以太坊提案縮寫)提議修改獎勵機制,希望將現在以太坊的區塊獎勵從3ETH降到2ETH。作為一種降通脹的手段,以太坊官方部落格在2014年發表了對以太坊的通脹解釋:經濟型通脹分為兩種,一種基於ETH的價格來增發,一種是基於ETH的數量來增發,這兩種不能完全分開,因為基於數量的增發往往會影響價格。以太坊選擇的是後者——基於數量來增發,考慮到每年的丟幣,目前以數量做增發的比例來計算,以太坊實際上是一個緊縮性貨幣。因為每年增發有硬頂1.8千萬,第一年的增發率是1.8/(1.8+6)-1%=22%,第二年的增發率是1.8(1.8*2+6)-1%=17%,以此類推,每年的通脹率是降低的(其中1%是指每年的丟幣量比率)。這樣,大約在64年後,通脹率會降低到1%左右。而到真正的PoS階段,獎勵還可能會發生新的變化。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以太坊正要準備進行康斯坦丁的硬分叉,Casper FFG的獎勵模型還沒沒有完全確定,但目前可以可以確定的是,每年設定的增發硬頂是不會變的,甚至可能比這還少。代幣作用
ETH充當以太坊網路資源使用手續費的作用。以太坊是一個世界計算機,當一個程式需要跑在以太坊網路上時,以太坊需要為其分配足夠的網路資源(計算,儲存,頻寬等),那麼以太坊是如何確認應該分配資源多少呢?以太坊採取了資源使用計費的模式,也就是說,按照執行的程式碼所需消耗的資源量計費,來收取執行者的費用,這個費用就是ETH,這也是ETH在以太坊中的基礎作用了。具體的計價是這樣的,一個程式的執行費用=Gas x Gas Price。這裡的Gas是對應於一個交易(Transaction)中以太坊虛擬機器(EVM)的實際運算步數,Gas Price是指執行著願意給每一個Gas付多少錢,錢也ETH計價,最小單位是Gwei,1ETH=10^9Gwei。發展路線以太坊發展路線分為5個主要開發階段(大升級),和多次的硬分叉開發階段(小升級),小升級穿插在5次大升級期間。硬分叉的出現並不都是計劃的,有的是為了解決社羣問題,有的是為了解決線上bug,有的是為大升級做準備的。比如,著名的DAO被攻擊事件,就是解決資金被盜的問題的。每次硬分叉都會有社羣分歧,分歧的結果可能會導致社羣分裂,DAO事件的硬分叉就導致了以太坊社羣分裂成了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代幣也分成了兩個——ETH和ETC。但是硬分叉卻又是必須的,因為區塊鏈早期階段的程式碼並不是很完善,可擴充套件性並沒有那麼強,後期擴充套件就必須要要寫新的程式碼,而不能在原來的程式碼上縫縫補補。當寫出來的程式碼越寫越多時,會發現向後相容越來越困難,如果硬是寫程式碼相容可能會導致各種意料不到的隱患,這對一個金融系統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最好的方案就是重寫,不對以前的程式碼做相容。以太坊上有很多次由基金會主導的硬分叉。
下面的時間表,是在2015年3月由Vinay Gutpa在提出來的,Vinay Gutpa主要提了4個大階段,包括前沿,家園,大都會和寧靜,後被社羣採用。其實,在前沿之前還有一個奧林匹克測試網的階段,有些資料會把測試網和前沿寫成是一個階段,可能是因為兩個階段離的很近,功能又很像,就寫到一起了,我在這裡明確一下。· 奧林匹克(Olympic testnet):測試網,時間是2015年5月· 前沿(Frontier):從第0個塊開始,時間是2015年7月~2016年3月,釋出以太坊1.0。· 冰河世紀(ICE AGE)- 在200000區塊引入指數級難度增長的一個難題,激勵向權益證明的過渡· 家園(Homestead):從1,150,000區塊開始,時間是2016年3月~2017年10月,將以太坊1.0從Alpha帶到了Beta階段。· DAO - 在1192000區塊恢復被破壞的DAO合約的硬分叉,導致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分成兩個競爭系統。
· 大都會(Metropolis):從4370000區塊開始,時間是2017年10月啟動,主要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Byzantium 拜占庭,大都會的第一階段· Constantinople 康斯坦丁,大都會的第二階段· 寧靜(Serenity):還沒公佈啟動日期,主要是轉型到PoS

寧靜這個階段,Vitalik定義了這個階段一些解釋,如下圖: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以太坊的升級正在進行大都會的第二階段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包含兩個重要的升級,1個是降低區塊獎勵,從3ETH降到2ETH;一個做PoS共識的轉型。這次社羣對於硬分叉的意見比較一致,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分叉幣產生。

在康斯坦丁硬分叉結束後,以太坊基金會應該會著手準備最重要的第四階段的升級,這部分的升級是至關重要的轉型升級,也是最早在以太坊釋出技術黃皮書時候就決定的,到時候Casper登場。

Casper FFG和Casper CBC

Capser共識的發展重點,我覺得有兩個,1個是抵押金-削減(Deposit-Slashing)策略,2是BFT拜占庭共識。再引入拜占庭共識之前,原來的第2個重點叫做是押注共識(Consensus by bet),但後來押注共識被BFT取代了。

押注共識主要是為了獲得PoS共識出塊的最終確定性,這個概念屬於PoW的衍生寓,PoW裡面礦工透過押注算力、電力資源來獲得出塊機會,但每個高度只有一個塊,很多礦工的工作量其實是浪費的,換個解釋就是很多礦工投入了自己的資源,來達成共識,獲得出塊的礦工獲得了獎勵,而大部分人是沒有獎勵的。而PoS的驗證人要獲得獎勵也需要進行押注:即在出塊高度,驗證人選擇對已出來的區塊進行驗證,被押注最多的哪個塊會成為新高度,從而獲得獎勵,反之,則不會獲得獎勵,並且會被扣除對應的抵押金。

以太坊的PoS演算法分為兩個版本,一個叫Casper FFG(Casper the Friendly Finality Gadget),由Vitalik領銜;一個Casper CBC(Casper the Friendly GHOST:Correct-by-Construction),由Vlad Zamfir領銜。準確來說FFG是一種PoW和PoS的一種混合共識,CBC是一種純PoS共識。

Casper最初只有一個版本,從2014年開始研究,分成兩種版本的時間點是在Vitalik為Casper引入BFT機制後,Vlad對於現有BFT的實現方案不太認同,轉而採用了一種叫Correct by Construction" (CBC)的方案替代,才有了新的Casper CBC版本,兩者大概的時間週期是:

· Casper FFG(2017年Q3)
· Casper CBC(2018~)

大家都會比較疑惑為什麼以太坊的PoS要研究這麼長時間,如果2019年還不能部署的話,那麼這前前後後花了5年了,這5年裡面有很多專案都基於PoS上了主鏈,其中不乏一些出色的專案,2014年的Tezos已經在2018年上線了主網,2016年的專案,Cosmos和Cardano也宣稱會在2019年上線主網。這麼一比,速度差距就出來了。但是社羣也有說辭,有3點原因:

· PoW改PoW比出身就是PoS要複雜的多
· DAO被攻擊成為社羣分歧
· 上海DOS攻擊

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PoS研究的延期,其中DAO時間和DOS攻擊讓社羣分散精力的時間起碼在半年以上。

2017年初,Casper開始重新進入主流的研究週期,後來也出現了像Casper FFG和Casper CBC這樣的研究主力。

FFG和CBC兩種版本獨立發展,除了在共識上有一定的差別,在激勵和懲罰上也有差別,FFG主張小懲小罰,CBC主張大抵押金大罰,而且要罰要罰所有相關人員。FFG的設計要相對於簡單,且嘗試用智慧合約的方式來部署實施,CBC則是獨立於PoW外一種完全乾淨的PoS共識,實現起來較為複雜,且理論上可以掛在任何PoW的上層。總的來說,兩者都是以太坊轉型的方案,目標也一樣,只不過用了不同的技術手段,Vitalik在一次Twitter的頭腦風暴中,對FFG和CBC進行了總結:


34. In simplest terms, in Casper CBC the finality overlay adapts to the fork choice rule, whereas in Casper FFG the fork choice rule adapts to the finality overlay.
翻譯為:簡單來說,Casper CBC的最終確定層適用於分叉選擇的規則,而Casper FFG的分叉選擇規則適用於最終確定層

目前兩個方案都沒能落地,兩者的研究團隊都在加大馬力,希望能成為最早部署的那個方案。從Vitalik的Twitter中可以看得到兩個團隊的競爭很激烈,但畢竟CBC的複雜度更高 ,所以FFG在2019年內率先部署的可能性很高。加上以太坊從PoW轉PoS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轉型肯定阻礙重重,那麼FFG這種從PoW轉型到混合的PoW+PoW的過渡方式,可能會是一個更好的方案。PoW-FFG-CBC也符合以太坊社羣至始至終追求純PoS共識的理念。

從目前進展來看,以太坊的第5階段——寧靜,極有可能先實行FFG,我們也很有可能看到以太坊的第6個階段,可能是純PoS的實現(CBC)。

執行

Casper FFG的網路由驗證人來維護,驗證人需要跑節點客戶端,透過操作命令來修改當前的狀態,可以執行的操作如下列表。在FFG中,每個驗證人執行的節點都是一個狀態機,每個狀態機的狀態透過傳送操作的交易來改變,以下介紹一些驗證人執行節點時的操作步驟:

建立驗證人程式碼
· 部署一個智慧合約,用來驗證驗證人的簽名

提交抵押金
· 呼叫casper.deposit(validation_addr, withdrawal_addr) 來傳遞步驟1中的驗證人合約地址和提取地址

[每個週期開始時] 提交新的投票資訊:

· 等待檢查點在主鏈上上已經超過1/4週期長度再投票,這保所有證驗證人都投上同一個塊
· 根據你當前鏈的區塊頭,生成未簽名的投票資訊
· 廣播資訊

退出
· 提交退出申請
· 呼叫casper.logout(logout_msg) 傳遞提交的資訊

提取
· 呼叫casper.withdraw(validator_index),你的資產將會給傳送到2步驟中的提取地址 

Casper CBC:目前還處於論文的驗證階段,很多實現還在不斷的修正,以後等到CBC實現開始明確的時候,我再來補充。

效能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以太坊實現了Casper,無論是FFG還是CBC,都會給以太坊帶來效能上的提升,但由於還沒真正實施,具體會提高多少TPS,還不得而知(目前以太坊大約15s一個塊,TPS在7~8左右(1s處理7~8筆交易)。

Vitalik在今年的Devon4上公佈了FFG的初步效能資料:

· 交易確認時間(8~16s)
· 最安全的交易確認時間(10-20m)
· ~1000倍以上的效能提升

另外一項提高效能的策略,是結合了分片技術(Sharding)的Casper——Shasper,目前會和FFG版本的Casper一起推出,如果真的能實現,會使以太坊的交易處理速度更上一個臺階。

激勵


Casper FFG的激勵是一個短期性的激勵,因為FFG是一種PoW和PoS的混合共識,仍然需要過渡到純PoS共識去,所以為了讓過渡變的被需要,FFG的激勵獎金池總共只有125萬ETH增發,這樣的增髮量只能維持2年左右的時間。當增發的ETH被消耗完之後,新的社羣決定會出來,來決定純PoS情況下可長期維持的增發比例。

上面有說到過以太坊社羣的原則是不再多增發,且每年有增發硬頂,那麼混合共識裡面獎勵給PoS驗證人的ETH從哪來呢?答案是,PoW礦工的獎勵裡。

目前,PoW出塊人可以獲得3個ETH,社羣計劃將PoW的獎勵慢慢減少,從3ETH的獎勵最終減少到0.6ETH。目前以太坊正在康斯坦丁硬分叉階段,其中有一條提議就是將3ETH減少到2ETH。減少獎勵和PoS過渡一樣,都是一個慢過渡的結果。

PoS中增發的ETH會分給驗證人,包括出塊和在檢查點投票。出塊是有獎勵的,這不用解釋了,檢查點不是一個新的技術,以太坊將比特幣上的檢查點技術用到了以太坊的PoS共識中來,用來確定區塊的最終確定性(在檢查點>2/3的人投票),區塊的最終確定效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攻擊成本,同時能帶來效能提升。表象就是交易的速度變快了,而不需要在交易發出後還需要等待6個區塊確認。

在正確的檢查點(每50個塊一個週期Epoch,每個週期最後一個塊是一個設立的檢查點)完成投票,驗證人可以獲得成功投票後所獲得獎勵的1/8。理論情況下,礦工可以獲得總體增髮量的1/5。

懲罰

Casper FFG的懲罰策略,在Vitalik的部落格中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述,我對其懲罰方式進行一下精簡:FFG會對企圖分叉的驗證人進行懲罰。

驗證人企圖分叉的行為有多種,這些行為會被Slash,包括但不限於

· 雙籤(雙Prepare):BFT-Prepare階段,嘗試提交一個同樣週期值(Epoch)的不同雜湊或是不同週期來源值(Epoch_source)
· 雙籤(雙Commit):BFT-Commit階段,嘗試對同一個雜湊值提交多次Commit

FFG採用了拜贊庭容錯演算法BFT,並進行了最佳化。BFT會帶來基於區塊確定性的特性。為了讓區塊交易達到及時確定,提高攻擊成本,典型的BFT會要求驗證人除了出塊,還有對當前區塊的狀態進行簽名確認。FFG中新區塊確認前有兩輪投票,只有投對了對應的區塊(>2/3的驗證人都投了的區塊),才會被認為合理的行為,其他的嘗試都可能被系統判定為不良行為,然後被Slash。所以我們看到兩輪投票都能產生雙籤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當前以太坊主要懲罰的物件。

驗證人

以太坊上的出塊人還是PoW的礦工,PoS中的礦工稱作為驗證人。準確來說,過渡階段的FFG,PoS驗證人除了承擔出塊的作用外,還承擔驗證區塊的作用,這和一般的出PoS共識差不多。以太坊裡面,任何擁有ETH的人,都可以成為以太坊的驗證人。在Casper FFG上,一個完整的驗證人週期是:

1. 交抵押金:需要往Capser的智慧合約中抵押32個ETH
2. 等待入選通知:等待1天時間
3. 投票:等2確認後,在檢查點投票,確認區塊
4. 退出:發出退出協議後,還需要繼續驗證7天
5. 提取抵押金:提交申請後,需要等待4個月左右才能取出。

32個ETH的門檻較低,架構在PoW上的PoS是以智慧合約的形式存在,節點程式可能會稍微簡單一點,使用者只需要在電腦上執行錢包就可以了,配置要求性也不會很高。驗證人最重要做的事情是步驟3的投票,準備,及時投票就可以讓驗證人得到獎勵,免於Slash。

驗證人比較關心的一些初始引數,參考2016年Vitalik寫的褐皮書

· 區塊時間(BLOCK_TIME): 4s
· 跳過時間(SKIP_TIME): 8s
· 週期長度(EPOCH_LENGTH): 10800 (理想情況下,12小時)
· 非同步延遲(ASYNC_DELAY): 10800 (理想情況下,12小時)
· Casper地址(CASPER_ADDRESS): 255
· 提幣延遲(WITHDRAWAL_DELAY): 10000000, 大概4個月
· 創世區塊(GENESIS_TIME): 未來時間,假如為 1500000000
· 獎勵係數(REWARD_COEFFICIENT): 3 / 1000000000
· 最小抵押金(MIN_DEPOSIT_SIZE): 32 ETH
· 最大抵押金(MAX_DEPOSIT_SIZE): 131072 ETH
· V_LOSS_最大增長因子(V_LOSS_MAXGROWTH_FACTOR): 32
· 確定性獎勵係數(FINALITY_REWARD_FACTOR): 0.6 / 1000000000
· 確定性獎勵衰減係數(FINALITY_REWARD_DECAY_FACTOR): 1000 (理想情況下,1.1小時)
· 最小押注係數(MIN_BET_COEFF): 0.25
· 分片數量(NUM_SHARDS): 80
· 每個分片的驗證人(VALIDATORS_PER_SHARD): 120

其中,個人驗證人需要關心的引數是獎勵和抵押金提取引數。為了防止長程攻擊,以太坊對於抵押金的提取延遲更為注重,4個月才支援被取出。另外一個就是需要注意出塊獎勵和驗證獎勵,他們之間大概是5倍的關係。

目前執行節點步驟的客戶端還沒出來,出來之後再和大家介紹細節。

持幣人


以太坊中的持幣人,如果沒有成為驗證人的情況下,會受到通脹ETH的稀釋,但是當驗證人被鎖定的週期太長,所以很多小資產使用者不見得會參與到Staking中來。

在PoW和PoS的混合共識下,底層由PoW來保證以太坊的安全性,用智慧合約實現的FFG,仍然還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探索,所以FFG並不會像其他的PoS一樣,強調Stake的量,也沒有委託Stake的服務。

具體的Stake邏輯也沒有具體明確,等明確後我再和大家解釋了。

治理


以太坊和比特幣類似,遵循“程式碼即法律(Code is law)”的原則,所以以太坊沒有現成的鏈上治理模組。現在主鏈的主要升級方式是以以太坊基金會為主導的硬分叉,而智慧合約更是連修改功能都沒有,只要是執行在鏈上的程式碼,除了刪除,就是執行。

以基金會為主導的硬分叉也以太坊繼承了比特幣的治理模式,透過BIP/EIP提案的方式對主鏈進行升級治理。任何人都可以向社羣提交升級建議EIP,由基金會統一來採納和執行。當初ICO的時候,以太坊基金會是留有資金用於資助開發者開發的,所以一些有用的提議最終都由基金會資助開發。

可能會在2019年上線的以太坊2.0(包括FFG,分片和EWASM),是沒有包括具體的鏈上治理協議。我覺得以太坊的升級仍然會繼續延續當前以EIP提議的這套方式,目前,EIP的方式在社羣裡面比較奏效,全球各區域也建立了相關的基金會,由總基金會下方權利,更高效的處理一些有意義的提案。

所以,以太坊應該是沒有具體推進鏈上治理的計劃的。

問題

以太坊的主要優勢是社羣比較完善,開發者較多,而它的優勢也是太的問題所在。在分散式網路中,社羣發展的太大,協調就是一個比較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眾口難調,對於以太坊的發展路線,一千個開發者,有超過一千種想法,想讓這些思想極客達成一致,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最關鍵的事情是,以太坊作為一個承載著加密貨鏈報,市值第二體量的一個開放平臺,想要安全的進行升級,滿足當前需求,真的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2014年到現在,我們已經見到了很多開發者在陸續的離開以太坊社羣,其中不乏一些頂級技術大牛,離開的原因或多或少和以太坊的現狀有關係。

我梳理了一下以太坊社羣目前存在的幾個主要的問題:

· 底層重,修改慢
作為一個發展5年的平臺,程式碼結構已經變得非常複雜,對於現在需求的滿足,恐怕都要改到底層架構,這些架構牽一髮則動全身,安全問題是首要考慮的,目前來看,從PoW改成PoS的速度這麼慢,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 社羣大,決策慢
以太坊社羣裡面,不乏很多有想法的開發者,但是他們的想法從提出到落地,需要經過非常長時間的社羣決議,這使得開發變得非常慢,和我們認為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產品印象是相悖的,這也會讓很多開發者失去耐心,甚至是失去信心。

· 效能瓶頸
很多開發想在世界最大的區塊鏈社羣進行專案開發,但是受限於現在以太坊的效能瓶頸(≈15TPS),很多需要高效能的專案並能很好的在以太坊上執行,提高效能的Plasma側鏈,PoS共識轉型等又沒能很快的出來,導致開發者流失的情況時有發生。

· 競爭激烈
是一個公有鏈都會把以太坊當成競爭對手,是一個公有鏈都會在智慧合約層相容以太坊程式碼,為的就是最快速,最方便的讓開發者能轉移到自己的公鏈上來,所以以太坊面臨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以太坊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例項提高,那麼肯定會給別的公有鏈超越的機會。

· 算力集中,51%攻擊
算力集中是當前以太坊碰到的一個系統性風險,在沒有從PoW轉移到PoS之前,這個風險會一直都在。掌控以太坊算力的大礦池可以簡單的進行聯合,就可以發起51%的算力攻擊。如果這種攻擊武器一直掌控在少人數中的話,以太坊肯定是發展不大的。

以太坊社羣都是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但是轉PoS的速度太慢了,不免還是讓人擔心。

未來

個人認為,以太坊還是非常具有社羣屬性的去中心化社羣,開發者質量非常高,同時作為外界進行區塊鏈智慧合約的入口,以太坊在開發者流量上有天然的優勢。都說進圈的人,投資人都知道BTC,開發者都知道ETH,這話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以太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上,也是極其嚴峻的。這些問題即時解決是保護以太坊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武器,可以看到的是,社羣的確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當中。

如果以太坊轉PoS成功,我相信它依然能站穩市值老二的這個位置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