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 DeFi:它是什麼?為何重要?

買賣虛擬貨幣

defi 正在以吸引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和企業家的方式構建新的未來。

關於去中心化金融,也即「defi」,有很多的炒作、議論、懷疑、困惑和興奮之處。defi 是一個由基於區塊鏈的產品和服務驅動的生態系統,以自由訪問、自治和透明的軟體應用取代傳統的金融中介。

雖然 defi 還處於起步階段 (僅誕生幾年時間),但其相關的經濟已經非常龐大和重要:作為 defi 後端基礎設施的以太坊在上一季度結算了約 1.5 萬億美元的交易,佔 visa 支付總量的 50%;去中心化的貨幣市場 (如 compound、aave 等) 每月發放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個人和企業使用 uniswap 協議等平臺的交易量約佔到 coinbase 的 30%。

但首先,是什麼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defi 是什麼?它來自哪裡?

defi 建立在過去十年區塊鏈創新的三波主要浪潮之上,每一波浪潮都從 (人們對區塊鏈) 深深的懷疑開始,然後發展到接受和採用。

第一波浪潮是由比特幣(2009 年發明) 定義的,它給了我們分散式賬本 (也即區塊鏈),旨在促進非主權數字資產的點對點轉移。第二波是由以太坊定義的,它也紮根於 (與比特幣) 相同的底層分散式、抗審查的架構:然而,與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坊的本地程式語言(solidity)可以用來建立任何可以想到的應用程式,這進而將以太坊轉變成一臺全球可訪問的超級計算機。第三波是 2017 年的首次代幣發行(1co)熱潮,該浪潮為一系列專案提供了資金,其中一些專案已經開始兌現其關於建立一個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的承諾。

defi 是第四波浪潮,它建立在上述這些創新的結合之上。

透過 defi,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易於下載的錢包來借貸、傳送或者交易基於區塊鏈的資產,而無需使用銀行或者經紀商。如果他們願意,他們還可以探索更先進的 (基於區塊鏈資產的) 金融活動,比如槓桿交易、結構性產品、合成資產、保險承保、做市等等,同時始終保持對自己資產的完全控制。

defi 協議遵循一些關鍵標準 (特別是無須許可和透明度),這些標準反映了以太坊的價值觀。以太坊是開源的去中心化軟體平臺,為大多數去中心化應用 (dapps) 提供基礎設施。

「無須許可」(permissionless) 的特性同時面向終端使用者和開發者:defi 應用可以服務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有網際網路連線的人,無論其種族、性別、年齡、財富或政治立場。此外,任何開發人員都可以安心地在這些平臺之上進行構建,因為他們知道未來沒有中央權威機構能夠撤銷其訪問權。

「透明」(transparent) 是指 defi 平臺固有的可審計性:因為 defi 軟體始終是原始碼可用或開源的,所有底層程式碼永遠可用於審查,所有相關資金都可進行審計。所有的交易都記錄在區塊鏈上,這使得可以方便地審查特定的交易,或者成立以投資 (甚至調查) 為目的的資料分析企業。

defi 的特點和優點是什麼?

defi 的兩個基本特性 -- 無須許可和透明 -- 可以轉化為多個強大的用例。

降低進入門檻,減少轉換成本,提供可選擇性

基於以太坊的應用具有無須許可的屬性,這使得能夠對這些應用的程式碼庫進行自由無縫地「分叉」(也即複製和改編),從而將創業者的進入門檻降至零。終端使用者是這種創新環境的主要受益者:因為所有應用共享相同的資料庫 (以太坊區塊鏈),在平臺之間移動資金是很容易的。這迫使專案在費用和使用者體驗方面展開無情的競爭。

這裡的一個相關例子是「交易所聚合器」應用的崛起:透過使用公共 apis,這些聚合器利用多個流動性場所,將訂單拆分到各個平臺,為終端使用者提供儘可能好的兌換率。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這些聚合商加速了defi 走向最優價格執行的程序,而這一標準對於以前早期的電子化交易場所而言需要透過正式的監管才能實現。

將 defi 的競爭市場與目前存在的個人銀行業務進行對比,後者的開戶和關閉賬戶可能需要三天時間;或者將 defi 與經紀業務進行比較,在不同平臺之間轉移證券需要長達 6 個工作日和多次通話。再加上其他繁重的條款,這些「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s) 阻礙了消費者將他們的業務轉移到其他地方,甚至伴隨著劣質服務的痛苦。實際上,對個人消費者不利的是,傳統金融正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發展,自1990年以來,銀行執照的數量以每年 3.6% 的速度下降,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

記賬透明, 風險評估嚴謹

defi 中的資本儲備的可審計性意味著能夠實現嚴格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對於去中心化的貨幣市場和信貸設施 (允許使用者獲取點對點的、有擔保的貸款),使用者可以在任何給定時間檢查抵押品組合的質量和系統中的槓桿程度。

這與當前金融體系的不透明性質形成了鮮明對比。直到 2007-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分析師和監管者才開始意識到,美國的貸款與存款的比率已經達到 3.5,是第二高槓杆銀行體系俄羅斯的兩倍。

協調激勵機制,解決委託代理問題

使用無需信任的、可程式設計的託管賬戶 (通常稱為「智慧合約」) 允許 defi 協議在協議層面上受到保障。

與之相比,在傳統金融中,當管理層犯錯誤時,股東會遭遇直接損失。最近對沖基金 archego 的破產就是最近的一個例子:瑞士信貸銀行 (credit suisse) 因與 archegos 的往來損失了約 47 億美元,給該行的投資者帶來大量損失,雖然該行的幾名高管離開了該行,但他們個人並不對這些損失負責。而在 defi 中,直接問責制將轉化為更好的風險管理。

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提升的市場效率和穩健性

理想情況下,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本應該像資訊一樣無縫流通。特別是,結算應該是即時的,交易成本應該是最小的,服務應該是全天候24小時,一週7天,一年365天。而我們的全球金融體系只在朝九晚五的時間 (除了週末和節假日) 內運作,這是沒有效率的。

人們對現代化的結算基礎設施明視訊記憶體在潛在需求,正如以太坊上季度結算交易額為 1.5 萬億美元,高於 2019 年第一季度的 310 億美元。我們最近還看到了由於缺乏即時結算而可能出現的市場混亂:由於難以滿足資本需求,線上券商 robinhood 曾一度被迫暫停 gamestop (gme) 的購買訂單,而這種資本需求本身就是 t+2 結算的副產品 (t+2 結算是一種行業標準,交易通常需要兩天時間才能清算)。

有效的市場還需要穩健的基礎設施。區塊鏈的分散式特性使其具有不可思議的彈性:自以太坊推出以來的 6 年裡,該網路 (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應用程式) 擁有 100% 的正常執行時間。但中心化的類似產品就不是這樣了。即使在中心化的、既有的和 / 或被監管的情況下,這些中心化實體 (無論是交易所還是支付網路) 也可能表現出不可靠性,尤其是在高波動性時期。

全球准入,統一市場

從本質上講,國際市場擁有更大的流動性池,能夠大大降低所有市場參與者的交易成本。

今天,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dexs) 可以為某些資產提供比孤島式的中心化交易所或服務提供商更好的兌換率。在股票市場,像美國存託憑證 (adr) 這樣的金融工具為進入外匯市場架起了橋樑,但卻經常遭受巨大的溢價和稀薄的流動性。

當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准入時,它也可以帶來更多的金融權益。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家往往被排除在金融服務之外,原因是建立當地業務的成本相對於需求較高,缺乏基礎設施等。但是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可以為邊緣人口服務,提供保險、國際支付、美元計價的儲蓄賬戶和信貸等服務。

實時資料

在透明的共享資料庫 (即區塊鏈的分散式賬本) 上構建金融服務的一個好處是,所有相關的交易資料都是實時公開可用的。例如,在 uniswap 協議中,流動性提供者 (lps) 產生的收益可以按每秒的粒度進行跟蹤。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資料來決定如何分配資金,從而提供更有效的價格發現和資源分配,而監管者可以監控實時交易資料,以識別不法使用者活動。

這與傳統資本市場截然不同。傳統資本市場在公司釋出季度收益報告之前,投資者完全被矇在鼓裡。私有市場的狀況甚至更加糟糕,公司經常篡改自己的記賬指標 (如果他們決定釋出這些指標的話)。很難想象投資者在面對過期的資料時能做出理性的決定!監管機構也在當前的體系中苦苦掙扎,可能要等待數年才發現不當行為,而等到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比如 greensill capital 的破產和 wirecard 的假賬事件正是最近的兩個案例研究。

消除交易對手 / 信用風險,降低合規費用

基於定義,defi 平臺是「自我託管」的:使用者永遠不會將他們的資產託管給某個中心化的運營商。雖然 defi 一開始可能會讓一些人望而生畏,但 defi 的自我託管特性有助於消除對手方和信用風險,在傳統金融中,這種風險與金融交易中一方違約或未能履行交易或貸款義務有關。分析人士估計,自 2011 年以來,透過中心化交易所 (cexs) 損失的加密貨幣總價值超過 70 億美元,原因可能是駭客攻擊,也可能是運營商故意攜使用者資金潛逃等等。defi 是一種正規化轉變,將「不要作惡」轉變為「無法作惡」。

自我託管對 defi 應用運營商同樣有利,他們可以迴避不必要的責任和合規管理費用:例如,美國 fincen (金融犯罪執法網路) 釋出的加密貨幣指南要求託管使用者資金的公司獲得貨幣轉賬許可證,這通常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而那些與自託管錢包互動的 defi 應用可以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運營。

獲得主流採用的挑戰

與任何不斷髮展的新技術一樣,defi 也面臨著挑戰。這和早期的網際網路沒有什麼不同,當時的網路連線速度慢,硬體昂貴,即使是最聰明的創新者也在支援圖片或影片方面受到掣肘,而如今這些已經線上上社交活動中廣泛使用。

可擴充套件性

defi 的底層後端基礎設施以太坊必須繼續擴充套件,以支援更高的頻寬需求。以太坊每天處理約 150 萬筆獨立交易,目前已達到最大容量,交易費用也因此飆升。

然而,擴充套件不能以犧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為代價。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發,多種可擴充套件解決方案已經或即將上線,有望在保持其核心特性的同時減輕以太坊的負擔。

需要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defi 的入門體驗仍然是難以承受的。將法幣 (美元、歐元、英鎊等) 轉移到加密經濟的過程仍然充滿摩擦,法幣的入場範圍仍然侷限於特定的地區,處理費用過高。

即使在法幣被轉換為加密資產之後,資產保管和錢包管理也可能是令人生畏的:必須安裝專門的「錢包」來直接與以太坊網路互動,許多錢包要求使用者保護高度敏感的密碼、私鑰和助記詞,一旦遺失就沒有追索權了。

然而,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該行業正朝著保管和錢包方面的最佳踐行方向發展:例如,「智慧錢包」argent 完全避免了助記詞,併為使用者提供了每日支出限制,以及提供在裝置遺失時的無縫「社交」恢復方式。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幣入場業務將變得更具競爭力,其費用、覆蓋範圍和處理時間將因此得到改善。

去中心化屬性

在很大程度上,「私有鏈」是錯誤地尋求早期區塊鏈浪潮的產物,類似地,中心化的金融機構也有可能借鑑 defi 運動,並在這一過程中做出相當大的讓步。儘管它們看起來與以太坊等其他智慧合約區塊鏈相同,但其中一些鏈實際上是中心化的,專注於為使用者提供更高的網路速度和低費用,但同時也犧牲了無須許可、中立和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屬性,而這些屬性是 defi 價值主張的核心。儘管在每一個技術趨勢中,必然會有「弱」技術形式伴隨著它們強大的技術形式而出現,但這並不是所謂的弱技術形式的例子,而是誤導性營銷,就像披著新羊皮的老狼。

不難想象,一些傳統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大型科技公司,不去研究如何採用或整合 defi,而是採用誤導性的或較弱的版本。雖然這些產品可能會帶來效率的增量好處,但它們無法滿足這項技術所能提供的全部潛力:全球性、無須許可的全球流動性准入,以及完全消除交易對手風險。

defi 已經存在,並且會一直存在。一些懷疑論者認為這是一場理想主義運動,註定永遠被置於網際網路的陰影之下。但由於其圍繞結算效率、風險管理和可訪問性的創新,defi 很可能成為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部分,不僅對於加密貨幣,而且可能是對於所有其他類別的市場: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使用 defi 協議來出售門票、蘋果 (apple) 股票、豬肉期貨、襪子等等,這很可能透過提供對該基礎設施訪問的門戶 (protals) 來實現,且這些門戶有著獨立的監管制度和業務活動。

defi 不會像一些鐵桿信徒可能認為的那樣意味著現有金融服務業的終結 (就像網際網路沒有完全扼殺印刷業一樣)。但是,對於傳統金融服務和其它公司來說,defi 的機遇將在於允許它們專注於自己的核心結構優勢 -- 託管產品、大宗經紀業務、法幣入場渠道、客戶服務等等,同時直接從去中心化協議中獲取流動性和產品。

早期的懷疑論者曾表示,沒有人會使用比特幣或認為比特幣有價值;但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它已成為價值 1 萬億美元的資產,可以與黃金媲美,並被幾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所持有。同樣,批評者認為以太坊行不通,它太慢、太昂貴;而今天,以太坊支援數千個無須許可的應用程式,完成了價值數萬億美元的交易,為傳統金融巨頭提供了基礎設施,併為尖端密碼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即使 1co 熱潮失敗了,許多代幣銷售也為非常重要的技術發展提供了資金,包括去中心化儲存 (這是計算領域的長期聖盃)、網路互操作性、抗操縱的資料反饋和去中心化計算。

最重要的是:每一波加密浪潮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和企業家,這正是構建 defi 未來的方式。

來源連結:future.a16z.com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