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有聲:礦業江湖 不破不立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即將進入產量減半週期,市場、算力將迎來怎樣的變化?雲算力平臺層出不窮,真能實現人人挖礦盈利?礦池幣、算力token進入市場,對投資者有何風險?


4月17日,蜂巢財經2週年「見證·成長」線上沙龍,邀請到萊位元礦池創始人江卓爾、火幣礦池ceo曹飛、btc算力分時共享平臺weminer微礦場商務合夥人章魚,共同探討礦業江湖鉅變。





談行業變化

蜂巢財經:比特幣誕生之後,就有了礦工群體,這10年間,包括礦機商、礦池、還有礦工們,各位感受到行業最大變化是什麼?

江卓爾:我的第一個體會是礦圈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專業了,像以前的礦場很多都是小作坊,一兩個人去找一個廠房,撐幾條線,放幾十臺礦機進來就是礦場了。如果和幾千瓦的水電站合作,已經算是比較大規模的礦場了。

現在的礦場,動輒十幾萬千瓦甚至幾十萬千瓦,甚至有可能會出現100萬千瓦以上的大礦場,並且這些礦場都是經過當地審批後建立起來。相對過去,整個行業變得更加合規、專業和更具規模性。

曹飛:10年看下來,我們看到最明顯的應該是幣價漲了好多。的確如江總所說,挖礦更專業了。我們還看到挖礦群體變得越來越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反過來想,早期礦工更多是對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技術的探索和一種興趣而存在。

挖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整個比特幣網路正常運轉。隨著幣價越來越高,更多人加入這個行業,各種訴求變得多樣化,進入2019年,傳統資金機構也開始入場,一些老礦工原來的運作方式受到新機構的衝擊。從規模上看,整個在2018年到2019年,算力規模大幅增長,有了資料上的代表性。

目前,減半臨近,新礦機換代,這些都會給市場帶來更多機會。

章魚:我們看到挖礦行業朝著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基本上都是大資本在玩。小礦工逐步退出,因為他的資金運作能力不強,至少也要300萬人民幣才能進入礦工門檻。市場需求催生了一些算力平臺,讓小散戶也有機會參與到挖礦,這其實也符合中本聰去中心化的初衷。


我們也看到,現在無論是礦場、礦機廠商還是礦池,都在往頭部集中。礦場也是重資產運維的綜合體。新一代的礦場實現了自動化,不再需要人工記錄、人工監測。如果往合規方向發展,礦場要向國企拿電。這些都是過去幾年的鉅變。

蜂巢財經:去年圈子裡廣傳礦圈有人加槓桿all in礦機,這事兒是不是真存在?這種比較激進的做法在增加礦工風險?

江卓爾:有這個情況,但是要先說一點就是挖礦業的風險其實很小。礦機本質上是比特幣的期權,可以讓礦工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比特幣。比如說你買一臺s17這樣的主流的機型,相當於你購買了這種期權,差不多每花4塊錢的電費,你可以買到10塊錢的比特幣。

主流礦機的貶值速度比較慢,牛市時甚至還會增值。比如說一臺s9礦機,2016年你可能拿1萬塊錢買到,挖兩年以後到2018年,市場好了,發現你不僅白挖兩年幣,礦機還從1萬塊錢一臺漲到了2萬甚至3萬塊錢一臺。只要你不是買在泡沫頂部,比如在2018年初花兩三萬塊錢買一臺本來只有1萬塊錢s9的話,那麼長期挖礦的礦工基本上沒有虧損。

回到加槓桿這個問題上。加槓桿分兩種,一種是純信用槓桿這種信用借款,第二種是有抵押物的槓桿。

2016年牛市,我就是靠信用借款來迅速擴大規模的,當時我拿3000個比特幣出來向大家借款。借款挖礦後,我把挖出來的比特幣給囤下來。後面事情大家都知道,2016年到2018年,比特幣差不多漲了100倍,從我開始借款算的話,差不多也漲了30到50倍,基本上等於我當時借款免費,因為幣價漲了那麼多。

第二種是抵押幣借款,在這波下跌裡面就比較危險了,不過比炒幣的人來說還是好很多。比如說有一個礦工他抵押幣,一般用65%的資金出來買礦機。然後到3月12號、13號下跌時,礦工看上去吃虧了。其實沒有,因為他並不是像炒期貨,爆倉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他借款65%的資金買的礦機還在,他最多隻是損失了那35%的資金。即使到現在幣價漲回來了,但當時礦工抵押的幣一直不動,拿到現在可能差不多也是35%的損失。

抵押幣借款不是被強平後的槓桿爆倉,因為如果未來幣價漲回去,幣少了,他賺錢的能力是下降了,但他的礦機還在,還可以低成本的挖幣。所以礦工群體的風險比炒幣的風險低。從以前的歷史記錄看,一個礦工,只要堅持挖個2到3年,基本上是賺錢的。






談減半

蜂巢財經:最近bch和bsv完成了減產,接下來的重頭戲是比特幣產量減半,接下來算力會發生什麼變化?礦工的關注焦點是什麼?

江卓爾:首先做一個科普,btc、bch、bsv這三個幣的算力是互通的。

礦工挖這三個幣的收益最後肯定是一模一樣。如果不一樣,他們會從低收益的幣種調算力,進入高收益的幣種。所以bch、bsv發生減半後, 算力會跑到btc上面。佔比就會低一些。等btc完成減半後,這三個幣的算力又重新回到按照幣價佔比來分配的鉅變。

比如說bch幣價等於btc的4%,它的算力也一定固定在btc的4%左右。實際上,bch的算力多少跟bch的幣價是正相關的,如果幣價高,算力就會跑過來一些,反之亦然。

btc減半後,可能對礦工來說會進入一個比較難熬的日子。稍微有一點好處,今年減半的時間點跟豐水期的時間點基本上完全重合。當產出減半以後,礦工的電費也會有大幅度下降,我估計會從現在0.38元到0.4元間,下降到0.2元到0.24元左右,基本是下降了一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減半的影響。

礦工會考慮今年的枯水期到來後怎麼辦。我還是比較樂觀,認為今年枯水期時,幣價應該可以恢復,我估計會上漲到1萬美元以上,這個時候,礦工相對來說就會好過一些。

曹飛:江總很樂觀,大膽的預測了一下年底的btc價格。我們最近看到,因為“3·12”大跌,算力出現了一些比較大的波動。從上一個難度週期做出了調整,全網的出塊都延遲了,關機比較多。那麼在難度調整以後,你看,這幾天算力又上來了,下一個關卡就是調整完後,算力會持續進入一個比較大的波動週期。在btc減半之前,bch和bsv已經減半,所以最近的算力切換並沒有那麼頻繁。

今年因為豐水期即將到來,我們之前覺得和減半重合,對算力的影響可能不會特別大。但是,這一輪下跌造成了整個市場流動性缺失,幣價需要一個時間來修復。而減半和豐水期馬上來,可能還會有一些機器關機,熬不到年底。豐水期過去以後,會面臨更嚴峻的情況。

我們站在一箇中性立場上看,包括要考慮市場幣價因素,那麼在豐水期結束以後,將徹底完成整個新老機型的換代。最近神馬也發了新機型,新機型也會對之後整個市場包括產量、佔有率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章魚:減半之後淘汰一大批礦工是肯定的,s9以及以下的這些機器,都會逐步退出。能效比更高的比如s19,還有今天釋出的m30,這些機器加起來,如果能熬到今年年底,且比特幣幣價能到1萬美元,應該沒太大問題。

最近btc算力暴增是因為bch、bsv的算力都切過來了,礦工也要活下去。接下來,想要堅持下去的礦工,要留好現金儲備,對全網算力、挖礦難度和成本做好預估。還要考慮礦機的產能、晶片的價格、晶片的生命週期。這些都是讓礦工堅持下來需要重視的因素。

蜂巢財經:最近網上在傳中本聰的金句:再過20年,我們要麼擁有巨大無比的交易量,要麼就一無所有。大家覺得這句話預測了btc減產後發展的情況。理論上來說,btc產量如果不斷減半,後面能挖出的幣就會越來越少,礦工收益來源將會從爆塊挖幣收益轉向鏈上的交易手續費。如果手續費收入不如挖礦划得來,礦工沒法盈利甚至覆蓋成本,那麼他們可能會放棄他們的工作。這種情況是否會出現以致影響比特幣網路的執行?

曹飛:研究比特幣的挖礦,包括整個網路執行的設計理念就會發現,它設計得非常巧妙。每四年減半機制的存在之下,減半後大家會覺得產量降低了、收入減少了。礦工的影響比較大。一個是幣價的影響,我們看到之前的減半過程中,每減半的第二年往往都會迎來一輪行情。這種行情被以前的減半驗證過。

今年減半後會不會在明年出現這樣的行情,我們現在不知道。但是按照資料分析,這個概率非常大。幣價影響下,網路轉賬交易和活躍度會增加。上一個大牛市,在資料上看曾經有一段時間,比特幣的網上轉賬手續費已經達到了和出塊獎勵持平的表現。當然,手續費不受減半影響,它是隨著整個交易的活躍度產生的。這個活躍度肯定跟市場表現相關,另外就是比特幣未來是否還會有其他方面的應用。目前看,相關性最強的還是價格。價格增長,整個轉賬活躍度會增加。

從這個角度上講,還會出現另外一個情況。如果幣價大漲,反而下跌,礦工收益減少的情況下會怎麼樣?我們知道,新礦機會不斷出現,這不是單臺礦機的算力大小,而每一p算力功耗的減少,也就是說會讓獲得比特幣的成本降低。如果出現了極端行情,比特幣價格不樂觀,一些功耗高的機器會先離場。離場之後,難度就會調整,如果比特幣單價降低了,但礦工產量增加了。這就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所以,整個挖礦設計對於礦工來講,需要選擇一個好的入場時機,選擇好的機型。我個人覺得,現在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因為幣價目前不算高,礦機的定價水平也不高。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現在看到了比較好的機型,這個機型經過一輪換代以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存續。

章魚:鏈上交易手續費是一個交易頻率的問題,會受幣價的影響,現在礦工主要的收入還是靠爆塊,那麼動態調整會讓一些功耗高的礦機離場,低功耗的礦機可能會活到最後。動態平衡也在決定礦工收益的分配,堅持下來的礦工才能看到最後,未來如果比特幣有了更普及的使用,那麼鏈上交易手續費也會越來越高。從爆塊看,礦機迭代會持續跟上爆塊的效率。這是一個行業自然迭代的動態過程,網路也會隨之會越來越健壯。

江卓爾:中本聰所說的“一無所有”的風險離現在其實還很遠,至少要到再發聲2到3次減半以後,也就是說至少是10年以後的事情。

這裡也有一個發展路線的問題,比如bch就走了中本聰的路線,要做大區塊擴容,儘可能多地吸引到使用者,這樣即使20年以後,即使基礎幣的產出減半,bch還可以靠大量的使用者來為礦工貢獻足夠多的鏈上手續費。

btc因為不進行擴容,所以它短期的手續費會上升。一旦網路擁堵,就開始競價手續費,短期來講,手續費高沒問題。但從長期來看,btc有手續費上限,因為它每秒總共就是1到7個區塊,也就是每秒3筆交易。你對每一筆交易大概願意出多少錢呢?比如說願意出幾百塊錢,或者說一兩千塊錢,我感覺這個已經到上限了。

但是像bch,因為容量大,不擁堵,交易手續費就比較穩定。可以想象一下,全球假如有10億人都用bch,每個人給礦工幾毛錢手續費,他們收入就會增加。

至於未來到底哪一個能發展比較好,到底bch能不能像它所希望的那樣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現金,這個也要看各自的努力,看它能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能不能獲得更多的使用者。這個是一個長期的事兒。

如果從短期和線下的實際情況來看,減半、幣越來越少不會造成礦業和比特幣網路安全的問題。因為每次減半以後,基本上幣價的漲幅可以遠遠覆蓋過減半造成的損失。

上一輪2016年減半,幣價最後從3000塊錢漲到了13萬,即使到現在也差不多5萬。對3000元來說,等於漲了15倍。產出雖然減少了50%,但是單價增加了十幾倍。這也使得整個礦業的規模又膨脹了差不多10倍左右。

只要礦業的規模持續提高,哪怕維持在現有規模,比特幣網路的安全已經足夠了。你幾乎已經不可能再去獲得51%的算力對比特幣進行攻擊。

蜂巢財經:如果挖完了呢?

江卓爾:挖完也是10年、20年以後的事兒。長遠看,我比較認同bch路線,也就是中本聰路線,要把大量的使用者放在鏈上,就可以收10億人、每人幾毛錢手續費,就可以維持整個系統、整個礦業、整個比特幣的安全。




談雲算力


蜂巢財經:雲算力的商業模型是什麼?對使用者來說,真的可以讓人人參與到挖礦中獲利嗎?

章魚: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參差不齊的平臺,有一些打著雲算力的旗號來坑蒙拐騙。目前市場上,小散戶想用3萬、5萬、10萬元挖礦,大礦場是不服務、不接待的,因為他的量太小。礦場為有幾千臺甚至上萬臺礦機的客戶服務,這對想參與挖礦的人來說,不盡公平。

雲算力平臺存在的意義就是打破資本壟斷,讓大家都可以參與到挖礦中來。weminer的初衷就是讓人人都可以參與到比特幣的紅利中,我們主打100%真實算力挖礦,符合中本聰的原教旨主義“去中心化”,也想用我們的服務來打破財閥壟斷礦產資源的局面。

使用者在甄選平臺的時候,要關注幾個方面:是否公開、透明,是否專業,是否把這些礦場執行的機器和運維狀態公佈出來。選擇供應商礦場時,一定要獲取一些礦場資料,包括合規資質。平臺規模和礦場規模越大越好,因為大資金的平臺和礦場,抗風險能力也更強。

蜂巢財經:你們開始做這個之後,使用者的規模在資料表現上怎樣麼?

章魚:我們之前的一個產品,最高委託量突破8億人民幣,有將近1萬個使用者在我們平臺上做託管。藉助這些經驗,我們替使用者把線下管理的過程都做了,隨時公佈資料,讓大家對整個網路狀態一目瞭然。

蜂巢財經:雲算力平臺賺什麼錢?盈利模式是什麼?

章魚:我們主要是賺規模效益的錢。如果使用者規模非常大,就有更好的資本去跟電廠、礦機提供商去談。

普通使用者進入挖礦資金和技術門檻都非常高,雲算力能解決這樣的痛點。

蜂巢財經:火幣有沒有云算力的業務?

曹飛:我們去年做過兩期雲算力產品銷售的嘗試,非常快就售罄了。在這個過程中間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幾乎90%以上,甚至99%的使用者是不懂的。使用者買了回來問,收入怎麼計算?買了一t算力能產出多少?包括機型的選擇、電費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使用者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都得重新來一遍。

雲算力的長期運作能力和發展潛力都是比較大的考驗。我們做了兩期產品後沒有繼續推。假如在btc 9千美元、1萬美元的價位賣出雲算力,那現在跌到目前這個價位,使用者肯定沒辦法接受,他不像礦工,能理解算力波動和市場。

“3·12”後的一段時間,肯定有不少的雲算力都停機了,沒有收益了,這對礦工來說很正常,但使用者不瞭解挖礦運作的方式,平臺的解釋成本非常大。

所以現階段,我個人認為雲算力的商業模式和各方面都還沒有成規模,前期需要有市場化的過程。如果平臺的目標使用者是中小型礦工,那就不一樣了,確實有這種產品面對中小型礦工,他們基本上不需要平臺做市場教育,他非常懂,會自己算賬,可能測算的比平臺還仔細。但小散使用者就沒辦法。

所以我覺得,做雲算力市場,還需要做非常多的市場教育和普及工作。教育工作如果不先行,會讓市場產生更多的問題。

如果有人對雲算力感興趣,選擇平臺非常重要,因為雲算力產品它不是一個短時間的產品,也不是說你買了以後,這個產品就歸你了。它是一個長期服務的產品。

蜂巢財經:萊位元旗下有沒有云算力業務?雲算力對使用者來說存在哪些坑?你們好像有聯合挖礦,這和雲算力有什麼區別?

江卓爾:我們其實有云算力業務,但我們只做to b業務,只賣給商家。市場上有一些賣雲算力的商家,實際上是由我們供貨。

為什麼我們的雲算計不做to c的?因為雲算力目前做不到完全合規,在監管部門看起來,很像一個理財產品,監管風險特別大。

所以我們不賣雲算力給c端和使用者,只做聯合挖礦。聯合挖礦是萊位元很早期就有的產品,從2016年開始就有。以前一直是一個內部產品,不對外開放。一開始我們挖礦,有合作伙伴、朋友、粉絲看著挖礦賺錢,想讓我們帶他們挖礦。但挖礦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散戶很難介入,尤其是現在大型礦場控制著幾十萬千瓦投資,都以幾千萬幾個億來計算,給小散怎麼分賬呢?

所以,我們就建立了聯合挖礦業務,帶著合作伙伴一起挖礦,本質上是一種挖礦的一條龍服務:客戶只要提供資金,我們會搞定挖礦的所有資料,包括礦機選型、購買、運輸、運維,一直到最後的產值、買主等等。

一開始都是給合作伙伴、給朋友提供聯合挖礦業務,不好意思賺他們的錢。我們以成本價來提供資源,比如說位元大陸,你是一次買200臺以上礦機的大客戶,每臺會降低200塊錢。那麼我們給客戶的礦機價格,就是按照位元大陸大客戶的價格,理論上來說是市場最低價。

電費也是按照市場價提供的,今年我預計豐水期電價可能在2毛到2毛4之間,到時候也是按照這個價格給客。我們在電費上也不賺錢。

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賺錢?在客戶開始盈利之後。假設有客戶買了10萬塊錢的礦機,挖到最後清退能拿到20萬塊錢,就是賺了10萬塊,那麼我從他賺了的10萬塊錢裡面,分一些管理費,比如說20%左右。

聯合挖礦對比雲算力的關鍵區別就是礦機屬於使用者,我們只是幫客戶去做整個挖礦流程,我們從頭到尾不收費,你如果沒有賺到錢,我跟你合夥做生意,我就不去分你的錢。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雲算力平臺,使用者沒辦法驗證礦場、礦機的真實歸屬。大部分雲算力他都會給你一個約定,比如說只要停三十天,這個雲算力合約就取消了。但實際上,這臺礦機還是有價值的,礦機的殘值就被雲算力商給拿走了。賺錢了好說,一旦虧錢了,鬼知道會出什麼事情,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的。賣方經過專門模型測算,一臺礦機切一段時間,比如切90天賣給你,90天后又賣給你一次。那其實就是把一臺礦機拆了賣給你。總的賣價肯定是要比一次性賣給你的價格貴。

第三就是這種短週期產品時間太短,風險大。一旦在這段時間之內幣價沒漲的話,使用者大概率會虧錢。

章魚:江總指出了雲算力行業的亂象,所以需要真正公開透明、百分百真算力的平臺出現。像江總說的合夥人挖礦,這種資產級別有幾個人能達到?所以市場也需要出現透明、公開的真實雲算力平臺供小散戶選擇。




談礦業token


蜂巢財經:礦圈從去年開始出現了礦池幣、算力token這種模式,礦業是否需要token?各位怎麼看這種現象?

曹飛:首先要做一下區別,火幣礦池的hpt是整個火幣集團的生態子幣,它跟目前特別是去年出現的礦池幣的模式和形態有比較大的區別。

hpt發行時,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撐整個火幣礦池的業務,所以在設計模型上包含了pow算力挖礦,也包括staking礦池,然後將我們這些業務的收益反哺空投給hpt的全部使用者。

過去兩年的運作中間,我們也看到了整個市場對於這一模式的認可。第1年發行時,從1分錢的發行價1周內漲到了1毛多,現在大概是3分5的價格,這個價格是市場波動下的影響。

今年年初,火幣礦池看去年的財務報表,整體符合市場預期的整個收入,也能反映當前的幣價支撐。當然從報表趨勢上算,目前的價格稍微有些低,主要還是跟市場行情有關,“3·12”之前,hpt一度接近8分錢。

現在市場上其他的礦池幣,說實話我沒太多瞭解。但我覺得如果從投資角度上來講,投資者需要更加的謹慎,礦池幣的基礎主要在於礦池運維算力的規模,靠看礦池運維的規模是不是夠支撐住幣的價格。以hpt運作的方向看,挖礦是一個非常穩的業務增長板塊,從我們的礦工收益上就可見。

資料上看,不管2017年的行情,還是2019年上半年的行情,到現在來說,礦工的收益相比較穩健,相對炒幣使用者來講,挖礦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收益率也不錯。

對於火幣礦池的平臺幣,有實體的業務支撐,挖礦行業的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大,hpt整體還是向好的,因為我們的業務大部分的收入都反哺給了hpt。

江卓爾:token對買家來說風險很大,畢竟是一個完全沒有監管的市場。token化雖然在商業上有利,能讓整個商業模式的資金流轉變得更加的順利、成本更低,促進交易,但它風險還是跟雲算力一樣,主要是在合規性上。

賣token實際還涉及到股權和證券的法律問題,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在任何國家都會碰到一樣的法律問題。

章魚:weminer沒有token,我們現在核心力量還是做服務,做雲算力的技術提供商。token需要實體來儲存,需要正向的現金流來支撐,不能憑空做一個沒有價值的token。weminer還是要做一個專業為使用者提供100%真實算力共享的平臺。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