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二萬竟被嘲諷?關於普通人財富自由的思考

買賣虛擬貨幣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1、

前天,幣圈著名的老人“BTC狙擊手”發文不點名嘲諷南宮遠和八哥,截圖如下:

原文是:

有網友回覆我說“文化課不吃天賦”,其實是不對的。就算是用腦子學東西,也是分領域的。有的人在擅長的領域,可以很輕鬆看透本質,但是在不擅長的領域就是看不明白。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是職業交易員。他非常的努力,每天看交易類的書幾萬字,而且還每天盯盤十幾個小時,但是他就是沒在交易上賺到錢,還成了一個活寶。

但是他性格很好,很討大家喜歡,所以他開群收錢,大家也像打賞乞丐一樣給他一點小費。他積少成多,也買了一輛五菱巨集光。

再舉個例子,有一個13年的老人,在幣圈呆到現在,文章寫了一大堆,但是基本上都是流於表面的流水賬。由於領悟能力比較差,買比特幣七年了也沒有發大財,搞來搞去比特幣都沒了,現在只能寫文章說自己在幣乎賺多少多少聊以自我安慰。

再再舉個例子,有一個比特幣社羣的老人,硬核文章也寫了不少,但是對比特幣理解的一點都不到位,以為比特幣就得當現金,速度比安全重要,高位把大餅換了分叉幣。最後還聽信李老師忽悠,買了垃圾幣。最後搞得自己只能借信用卡,然後只能微信寫文章賣橙子度日。

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這些人你們一個都不認識,我也不會告訴你是誰,但是非常的有借鑑的意義。它說明了在用腦子的方面,也是看天賦的。選擇合適的領域,比努力更重要。大家說對不對啊?

“BTC狙擊手”是幣圈老人,仍然活躍的上古大神,持有多少btc不知道,但肯定很多。他作為屯幣的勝利者,點三個人雖然沒有點名,但是評論區都猜到了:

黃世亮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南宮遠和八哥大家非常熟悉,南宮遠活躍在幣乎和微博,為人很真誠,很多讀者喜歡他。八哥以洗冷水澡擼管看盤空倉為特點,粉絲也非常多,評論區總是洋溢著歡快的氛圍——八哥我相對了解比較少,今天重點講南宮遠。

btc狙擊手和南宮遠、八哥什麼關係我不清楚,但他對三人的“失敗”進行了分析,得出的一個結論:雖然他們很努力了,但是沒有天份,所以一直在做錯的事,然後導致現在很糟糕。

微文沒有說什麼是有天份的事情,但是考慮到他自己是屯幣致勝,什麼也沒做,就勝過了他們三個,也勝過了重倉bch的江卓爾,所以,他自傲的認知和天份,其實就是買對了比特幣。

2、

但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有點不同。

南宮遠入行較早,幾乎和江卓爾同時期——江卓爾已經是億元戶,南宮還是萬元戶,前幾天剛發文說自己月入二萬,後來或許是看到狙擊手的貼子,南宮還自嘲了一下:

看起來江卓爾和btc狙擊手都比南宮要成功得多,但是實際上,這裡面有幾個思維的誤區。

首先,站在今天回溯歷史,一切的人和事都變得格外分明起來,每個人都能感覺就像是智者和上帝,當年沒有買比特幣的南宮遠好像一個傻子——就像有人可能會幻想,如果重來一次,我賣腎也要買比特幣而不是IPHONE4。

其實,回到歷史上的起點看未來,永遠是一片混沌,我們的眼前總是一片黑暗,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儘管有人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但站在上帝世界,我們知道,有選擇,就一定會有對錯。

就像,在今天,我們不知道重倉哪一個幣能財富自由。不信的話,你看看現在這個世界有任何一個人能告訴我們,買什麼就能財富自由麼,當下的現實世界,你找不到智者和上帝,大家都是凡人。

而且,歷史總是隻有勝利者才有資格發聲,成王敗寇,成功了,說什麼都是對的;失敗了,怎麼說都是錯的。

南宮遠當年沒有賭上比特幣,好像今天批評它,沒有什麼問題,比如,我們可以說他:認知不行,水平不高,活該。

但是,中本聰的認知夠高嗎?那他對比特幣是怎麼說的:“要麼交易量變得無比巨大,要麼沒有”。他會說,比特幣,todamoon,擁有一枚比特幣,你就擁有了區塊鏈世界二千一百萬分之一的財富嗎?

實際上,他表達的是,比特幣要麼很值錢,要麼一文不值,而今天的比特幣發展,其實都不在他的精確預測中,對未來,我們永遠只有模糊的正確。

所謂認知,可能不是那麼簡單。

3、

其次,風險總和收益總成比例。

願意承擔多大風險、能承擔多大風險,決定著你能獲得多大的收益。

趙長鵬賣掉上海的房子,梭哈比特幣,這是看懂了,認知高。但你看看認知高的趙長鵬後面無數次的行情反指,就知道,如果換個時間節點,他的賣房梭哈沒有那麼大的回報了,甚至會顯得狼狽,對比特幣的信仰者如果在2018年的高點入場,對於什麼時候回本,我看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賣房的趙長鵬已經在多個重要崗位上任職,年薪可能已經是幾十萬上百萬了,而南宮遠或許還在為生計發愁。

那麼,那個時候南宮遠如果選擇舉債賭一把,今天來看,他當然成功了,有足夠可以吹噓的資本。

但是,我們都知道豪賭的結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後一定會等來輸光的那一次。如果總是嘗試舉起自己舉不動的東西,可能是打破紀錄,也有可能身受重傷。

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失敗”的南宮遠還在更文,還在熱情洋溢、灑脫歡快,其實得益於他沒有賭一把。

人的起點各有不同,看起來是同樣的一個選擇,每個人要揹負的壓力可能截然不同。

4、

比較狙擊手和南宮遠,還不如比較江卓爾與南宮遠,因為他們入圈時間接近,而且江卓爾的發展過程特別有參考價值。

江卓爾覺得比特幣好,做了幾萬字科普,但他沒有賭一把。他當時挖礦是怎麼開始的?先買顯示卡,然後慢慢擴大規模,一開始就沒有梭哈。

一開始就方向正確,並且慢慢追加投資,南宮遠也沒有梭哈,但是可能觀望會多一些,比如挖礦,他肯定有聽說,但不一定行動了。

那個時候,去嘗試新鮮事物,成本並不高。所以我也講過另外一句話:消極的人不會失敗,但樂觀的人才能成功。

回到挖礦,江卓爾逐步推進,最後越來越強。而大佬趙東看到別人挖礦賺錢,馬上重金搞個大的,準備大賺一筆,結果遇到熊市,礦機當廢鐵賣,虧了很多很多錢。後來他又做鉅額合約,又虧掉鉅額資金,他的人生總是在賭,所以大起大落,也算一代梟雄。

或許就像利維摩爾和巴菲特的區別一樣,前者一年就賺到巴菲特一輩子才能賺到的錢,但是後者一直笑到了最後。穩健十分關鍵。

不過江卓爾也在bch上賭了一把,他現在應該認輸了——我猜的,反正確實江總已經很久沒有就BCH說話了……

賭一把永不可取,從來不賭一把的普通人,即使暫時還沒有成功,但他們值得尊重。即使我是合約交易員,但我從來不喜歡賭一把,從我剛開始學合約起,我就把止損看成一位的要義,這一點以後再講。

為什麼不推薦賭一把,因為成功總是不可複製的,當前,如果因為btc狙擊手的言論而選擇重倉比特幣,其實也是賭一把,雖然比賭其他幣要好多了,但是我覺得投資這件事,關鍵還是要“獨立思考、正確思考”。

比如,我前幾天看到一張圖,把巨鯨和灰度的比特幣以及還沒有挖出來幣列了一下,得出結論是留給散戶的時間不多了,以後擁有一個比特幣就很牛逼。

不過我倒是想,比特幣95%都在大戶手上,散戶進去是不是追高?如果是的話,是不是要仔細思量一下——其實這一段有點繞,也有點深奧,可能高階投資者更明白我在說什麼,對於小白使用者來說,我強調一句話,在幣圈你不知道買什麼,那就比特幣吧,這個倒也沒錯。

其實,怎麼買比特幣、買多少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同,其實我也不關心答案,我關心的是,我不想成為一個只會寫文章、賺不到錢的作者,我的願景就是分享賺錢的經驗,那麼,首先,我得自己賺到很多很多錢,否則我不如去寫玄幻小說,讓自己爽一把——但現在我想先把錢賺了,以後有錢有閒了再去寫小說。

5、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幾個啟示:

一要學習,不斷提升認知。認知的提升確實有天賦的不同,但是除了賭一把獲得勝利的幸運兒,大多數人都要經過不斷嘗試,穩定提升。學了比不學好,深學比淺學好,而且學習這件事最不能虎頭蛇尾,也絕不能搞自我欺騙。

學習是不是有效,有一個自我判斷標準是:今天的自己和三個月前、半年前、一年前的自己有沒有明顯提升,如果有,那說明認知在提升,如果沒有,那麼可能學習的質量還不高,效果還不好。或者你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

我的學習方向是長線價值投資和短線合約交易並重,實體投資與幣圈投資結合。

二要努力工作,不斷積累資本。很多時候賺錢比想象的難。但在幣圈隨便買一個幣,可能翻個倍就是幾萬,很容易讓自己產生錯覺,以為錢就是這麼好賺,自己簡直就是天生賺錢的料子,於是選擇性遺忘那些賺不到甚至虧掉的幣。

有人說,來了幣圈之後,一晚上賺幾萬,還送什麼外賣?其實,什麼時候都應該讓自己有一筆相對穩定的來源,可以是上班,也可以是管道收益,不一定很多,但貴在一直都有。

穩定的收入,是一條後路,王石和王健林創業之初他們都可以失敗了就回去上班。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一種可貴的勇氣,但我們最好不要輕易讓自己“置之死地”,死地意味著極度危險,有時候能生,大多數時候得死,但我們前面講了,穩健第一。

當然,工作最好不要佔用太多時間。寶貴的時間應該用來學習和休息,而不是重複做流水線式的工作,讓大腦失去思考的空間。這一點,其實可以可以看看我的感情類文章《我曾有三個死黨、現在只剩下一個》,應該會很有收穫。

不過,說起來,我目前每天休息的時間平均只有5個小時,其他時候全在幹學習和投資的活了,而且方方面面內容特別多,今天的文章也是在出差路上用手機寫完,發給新招的小編排完的,但是總體來說,一切辛苦都會有回報的。

三要謹慎又大膽去嘗試。不要一開始就梭哈,“用利潤加倉”,江卓爾用顯示卡挖礦嚐到了甜頭,於是繼續加大投入,逐步擴大規模,很謹慎。我在合約交易中,提出一個自創的瘋子戰法,開單100X起,看起來很瘋狂,但是開單就有止損,盈利了馬上鎖定,當賺到錢之後,再順勢開第二個單,第二個單子的止損用第一個單子利潤,不斷疊加,在單邊行情中,可以用極小和本金放大無數倍利潤——而一旦回撤,則回到原點,只賺到本金,看起來瘋狂,但其實還是貫徹了“逐步加倉”的原

最後,其實說句心理話,我自己感覺我賺錢可能比南宮厲害(當然,南宮大佬肯定不會同意,但是我一向自大),也會越來越厲害,但我有一點我挺羨慕他,他生活得很健康、心態很好。我自己目前每天投資、工作、寫文、交易,要做的事情很多,在面向未來這件事上,我做得不錯,但在心態維護上,比較一般,我講話的水平比較高、人緣也很好,但是現在我已經很少說話了,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太多事情要想,每一分鐘的時間都安排滿了,與家人、朋友的溝通都變少了,而且我感覺不到太大的快樂。

所以,有一個央視的調查是,年收入20萬左右的人相對最快樂。錢越多,快樂可能越少,之前和一個交易所的老闆聊天,他說他參加高管培訓班,大家說他看起來是唯一一個正常人,壓力之下,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一些問題。

這裡扯遠了一點,只是為了告訴你,不要急著賺錢,快樂生活、快了學習、快樂工作,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6、

回到主題,價值投資這件事,其實就要慢,要等得起,要先學會快樂生活。

其實很多大佬都是從小人物開始的,比如我講過無數次的鄧普頓,他的逆向投資法特別適合現在的幣圈,比較適合所有的小人物。結尾分享一下他的故事,我們不用梭哈,也有機會。

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約翰·鄧普頓還不到十歲,他的父親老哈維是一名律師,老哈維的辦公室就在溫徹斯特小鎮廣場旁邊的二樓。

在這個廣場上,小鎮經常開拍賣會,拍賣農場。每當拍賣會上沒有人出價的時候,老哈維就會從他的辦公室快步走到樓下的廣場出價。這樣,他通常會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下農場。到了20年代中期,他已經擁有了六處資產。

為什麼農場的拍賣會有時候會沒有人出價呢?是當地人的眼光不行嗎?其實並不是這樣。抵押品的拍賣會,是經常有可能出現流拍,也就是沒人出價的情況的,這背後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此外,這種拍賣也非常容易受到參與者情緒的影響。

比如,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市場參與者的情緒悲觀低落,就很可能無人出價。所以這種抵押品的拍賣,也常常給有準備的人留下了撿漏的機會。

總而言之,一座價值不菲的農場僅僅因為沒有其他人出價,就能以不可思議的低價被自己的父親很便宜地買下,鄧普頓幼年時期的這種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證明,這種印象終其一生地影響著他。

在成年之後,鄧普頓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一直在貫徹著這種“買便宜貨”的思維方式。

比如他結婚後不久剛搬到紐約時,他和妻子到處尋找便宜貨,僅僅用25美元就給公寓的五個房間買齊了全部傢俱。當時的25美元是什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00多人民幣。

PS:不過鄧普頓這種小夥,放現在找不到女朋友,因為如果出去吃飯如果用優惠卷,據說女孩子當場就要翻臉分手。

鄧普頓不僅把這種思路用在生活中,還用在購買股票上。

在1939年的時候,美國經濟已經在走出大蕭條的谷底,開始復甦。鄧普頓認為這次的經濟復甦會讓所有行業都欣欣向榮,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但是當時他手裡沒有太多錢,於是他向自己的前任老闆借錢,要買美國股市上正在進行交易的、價格在1美元以下的所有股票。

這是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可以說不怎麼值錢。鄧普頓認為,在經濟復甦中,那些效率最低的公司的股票將會發生最戲劇性的上漲。也就是說,它們的價格彈性最大。他的想法得到了前老闆的支援,借到了1萬美元。

於是,鄧普頓開始買進當時美國市場上所有股價在1美元以下的公司的股票,一共購買了104只股票。他的預測果然是對的。一年之內,鄧普頓就還掉了所有借款。在隨後的幾年,他逐漸賣掉了手中的股票,把最初的1萬美元投資變成了4萬美元,增長了3倍。最後算賬的時候,在他買的104只股票中,只有4只沒有成功。

鄧普頓才賺3倍,看起來不多,但是3萬美元其實在當時是一筆鉅款了,關鍵是他一直踐行著這種理念,穩穩地前進,終於成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人。

最後,我想說,雖然每一位心裡有火、眼中有光的人不一定袋裡有錢,但是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所以認真生活的南宮遠,還有每一位快樂看文的讀者,都已經是成功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