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TikTok 危機看去中心化應用未來曙光

買賣虛擬貨幣

45 天之後,抖音海外版 TikTok 不是被美國公司收購,就是被勒令退出美國市場——這款風靡海外青少年使用者的短影片分享應用最近極具戲劇性的遭遇無疑牽扯了許多人的目光和心情。撇開所有濃縮在它身上的關於全球兩強政治經濟科技社會等多維度博弈對抗及恩怨情仇,從 IT 技術、網際網路應用來看,TikTok 及其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旗下所有社交媒體產品,都是基於使用者身份行為資料積累加以 AI 演算法挖掘和推薦,從而進行內容分發匹配變現的中心化平臺,它們越高效、越成功,也越早面臨中心化應用的瓶頸和困境:當所有資料活動都集中於一箇中心化平臺之上,使用者資料到底由誰控制?及其產生的價值和資產到底歸屬於使用者還是平臺?使用者隱私保護的邊界究竟劃分在哪裡……

“去中心化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縮寫 DApp)一直是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的一大方向和討論熱點。然而,去中心化應用是繼“區塊鏈”之後又一個定義多變且不明的詞彙。顧名思義,“去中心化應用”的最大特點應該就是“去中心化”,但什麼是“去中心化”,這概念本身就讓人迷惑。如果連“去中心化”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話,討論為什麼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有什麼好處,以及怎麼開發去中心化應用就非常困難。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相對關係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關係是相對的,存在從不同角度觀察得出不同結論的可能性。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應用”,這可能是業內高度一致的共識。

從比特幣的網路拓撲結構來看,比特幣的節點非常多而分散,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的“挖礦”機制導致攻擊比特幣需要有超過全網 50% 的算力,少數節點的被攻擊、崩潰、或被關閉,都不會影響整個比特幣網路的安全和正常執行——這說明比特幣網路是去中心化的。

然而,從比特幣的軟體開發和發行角度而言,只有 Bitcoin Core 團隊釋出的比特幣新版本程式碼被公眾認可接受,雖然他們團隊公佈了他們如何採用系列措施確保程式碼釋出的流程安全可靠,並且採用開源的方式讓人人可以參與貢獻、人人可以分叉後修改,但是從軟體發行升級角度來看,這是比較中心化的。

從比特幣作為一個應用來看,它被設計為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比特幣的錢包地址由使用者自主產生,不需要任何人發放和批准,沒有私鑰任何人和組織都無法奪取使用者的比特幣。比特幣的轉賬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介入,其他任何人和組織無法禁止或篡改交易。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永久儲存,沒有人能夠篡改、刪除和隱藏。這說明比特幣本身是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

耐人尋味的是,正是因為大眾認可比特幣的網路高度去中心化,作為一個應用高度去中心化,導致大家都認可比特幣這個網路服務——全世界只有一個比特幣。從這個角度來看,比特幣又是高度中心化的。這就非常有趣——當一個系統從某個角度高度去中心化後,從另一個角度看可能正是其他角度的去中心化使得這個角度又中心化了。因此任何“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劃分和定義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甚至是不斷演變的。從不同維度去審視,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其實是錯綜交織的。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我們人類社會的語言文字,就會發現它們整體上非常“去中心化”,但另一個角度卻非常“中心化”。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此消彼長

參照計算機軟體應用的發展,其過程就是這樣一個“中心化 — 去中心化 — 再中心化 — 再去中心化”的演變過程,一如辯證法所描述的事物經歷“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螺旋曲折上升的發展變遷過程。

最早的計算機軟體毫無疑問是“單機”軟體。字元終端和分時系統的出現,讓一臺處理能力較強的計算機可以帶著好多臺字元終端讓多人同時操作。那時的軟體應用的方式相當“中心化”,那些字元終端被稱為“啞終端”,它們離開主機什麼也不能幹,軟體完全執行在中心計算機上。

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PC)時代的降臨迎來了第一批真正意義的“去中心化應用”。是的,不必驚訝,我們曾經熟悉的各種個人電腦“單機版” 軟體某種意義而言全部是去中心化應用。在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協議是“檔案”,這一最古老的計算機“協議”直到今天仍然深深植根於計算機文化之中。我們無法考證最初設計發明計算機“檔案“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但是可以感覺到他們一定也參考類比現實世界來設計。計算機的“檔案”和“檔案系統”相當大程度上來自對現實世界的模仿。有了“檔案”這樣的協議,分散在無數個人計算機上的應用有了共同的溝通“語言”,透過“檔案” 可以安裝新的應用,而應用產生的結果也必須透過“檔案”來傳播給其他的應用。

網際網路(Internet)的誕生,源自美國五角大樓的研究專案 ARPANET,其設計目的就是實現一個足夠健壯、容錯、抵禦甚至能夠經受住核打擊這樣的災難性後果。為達此目的,網際網路將去中心化思想根植於設計理念之中,很多早期的網際網路協議,包括 TCP/IP 都是以去中心化思想為基礎來設計的。有人總結網際網路的三個特點是:沒人擁有控制它、每個人都能使用它、任何人都能改善它。

網際網路的早期應用也體現出強烈的去中心化特點,不僅僅因為網際網路設計的去中心理念,而是在於當時大量的 PC 軟體本來就是“單機”的,其網路化的第一步,最現實不過的就是用網路可以更好地交換“檔案”,這比透過磁碟、磁帶要效率更高。最早一批使用網路的應用,有相當大比例建立在“網路檔案交換”的基礎之上,流行至今的 HTTP 協議也不例外。當用檔案交換這種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需求的時候,一種稱為“客戶機-伺服器架構(C/S 架構)” 的網路應用模式開始流行,這出現在前網際網路時代,以企業應用為主,而且這種架構至今仍然沒有過時。C/S 架構是從“去中心”變得“中心化”一些的演進,但是每個 C/S 架構的系統,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基本都“講”著不同的“語言”(協議)。瀏覽器誕生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瀏覽器就是一種能理解使用更普遍標準的“語言”(HTML)的通用客戶機,這使得應用可以更加中心化,從而更容易開發部署維護,於是“瀏覽器/伺服器架構(B/S 架構)”這樣一個更為中心化傾向的模式開始流行。形成這一趨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網路頻寬和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不斷增加,價格卻在不斷下降。

今天的網際網路為何日益中心化?

如同絕大多數的數字通訊系統,網際網路是基於層疊而上的“層級(layer)”設計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最底層是基礎設施和資訊交換協議,讓我們連線上路由器或輸入 Wi-Fi 密碼就可以“上網”,這一層還稱得上“去中心化”,儘管現實可供選擇的網路運營商不超過五家,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控制資訊交換協議。

再往上的第二層,則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搜尋、社交、資料傳遞等網際網路服務,如今已經變得非常中心化,而基於第二層延伸的第三層則是現在越來越影響甚至壟斷我們數字生活的中心化網際網路平臺,包括兩大手機作業系統:蘋果的 iOS 和 Google 的安卓,亞馬遜、Google、微軟三駕馬車獨佔鰲頭的雲端計算平臺。

最早的網際網路協議在設計的時候沒有在協議層面考慮太多“價值”傳遞、分攤和“收費”機制,任何底層協議都是“免費”為上層協議提供無條件服務。當網際網路進入商用後,各種收費的服務開始出現,上層的應用層協議有的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這些商業價值的獲得者不需要為下層的任何技術和協議付費,他們更是利用這些收益來形成更加封閉的系統,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網際網路的高速成長,讓市場沒有時間對這種價值分配的不公平進行調整, 反而加劇了網際網路行業越來越中心化的問題。憑藉網路效應和連鎖效應坐大的網際網路平臺,對使用者及應用資料的掌控和利用,略舉如下:

•封閉的使用者體系。“網際網路思維”的發展模式使得各大網際網路平臺都試圖大量獲得“使用者”,收集使用者的各種資料資訊,再從利用這些使用者資料進行廣告推廣來獲益。這使得各家都以排他性的方式搶奪佔有使用者,都試圖把使用者儘可能長久地鎖定在自己的系統平臺之中。

•重複造“輪子”形成競爭壁壘。在網際網路產品服務方面大量重複造“輪子”,並用這些互不相容的輪子來形成用所謂的“競爭壁壘”,這其實嚴重違背 Internet(網際網路)和 Web(全球資訊網)最初的精神,但如今卻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最常見的競爭手段。結果導致我們手機上有 10 個不同的訊息應用、10 個不同的銀行應用、10 個不同的電影應用……而它們的作用其實幾乎是一樣的,只是服務商不同。

•使用者鎖定、資料鎖定: 無償或極其廉價地佔有本來就屬於使用者自己的資料,不允許使用者遷移資料或者製造各種障礙讓使用者遷移不便,用這種方法來“鎖定”使用者。用免費來作為獲得使用者的手段,出賣使用者的資料,儘可能佔用使用者儘可能多的時間、注意力、頻寬等來獲得利益,成為網際網路通行的商業套路。

•“協議”鎖定: 不遵守協議、不開放協議、或只部分提供協議來製造“開放”的假象。利用“開放”的假象來獲取使用者, 用“不開放”的實現來增加使用者遷移難度和成本,把使用者鎖定在自己的平臺之中。

2005 年湧現的 Web 2.0 運動是桌面網際網路時代離“去中心化”最接近的一次。Blog(部落格)是去中心化的出版和媒體,採用的是 RSS 這樣一個簡單而開放的協議。當時以個人為節點的社交網路蓬勃興起,FOAF 協議、Microformat、OpenID、OAuth 等這些都是在那個時代興起的開發標準。

不幸的是,當時和後來的行業巨頭 Google 與 Facebook 策略性地撲滅了這場去中心化運動,反而把網際網路的中心化推向了極致。如果說,微軟在當年的瀏覽器大戰中利用壟斷地位擊垮了網景是天下皆知、昭然若揭的陽謀,那麼後來以 Google 和 Facebook 帶頭的這場絞殺則是被完美陽光掩蓋的陰謀,開發標準、去中心化,皆亡於他們之手,大家卻一直覺得他們創新、開放、貢獻。

當然,Google、Facebook 也貢獻了不少開源的產品,有很多到了區塊鏈時代又成了可以反擊他們的利器。比如比特幣用的 Level DB 是 Google 的作品, 以太坊和 ArcBlock 採用的 RockDB 是 Facebook 的作品。

如今中心化的網際網路平臺透過牢牢掌控所有使用者及應用資料,對其使用者及第三方開發者掌控著“生殺”大權:使用者在平臺上的每一次使用和彼此互動、使用者能否順利離開該平臺轉投其他平臺的權利、使用者發現釋出應用及應用的全部現金流,以及第三方應用和其使用者的關係等等。它們還掌控遊戲規則,可以無需警告而隨時任意改變,依據的標準幾乎是一家之言,結果導致所謂生態平臺上很多玩家的合法權益被剝奪。

當中心化平臺的利益與其使用者、開發者背道而馳時,上述問題則更加突出。歸根結底,這些平臺的目的是從使用者身上攫取利益,與第三方應用開發者的競爭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愈演愈烈。過去 20 年,這一中心化趨勢成為阻礙創新的障礙,因為創業者們不再相信他們所依賴平臺的規則依然是中立公平的。

因此,眾多網際網路創業者擁抱區塊鏈,寄希望於去中心化應用,乃至某種程度陷入了唯“去中心化”馬首是瞻的迷思,可以說是對當今網際網路中心化趨勢嚴重、超級壟斷平臺橫行的現象在情感和認知上的抵抗和反對——可謂“天下苦秦久矣”。

借鑑中心化應用的優點和痛點

今天,區塊鏈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十個年頭,人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去中心化應用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它。

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應用?因為它能創造帶來中心化應用無法企及的能力和場景。去中心化應用不應該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 有些應用天生需要中心化,其中心化解決方案無害而且效能更好,因此去中心化應用是針對那些真正有去中心需求的場景的天然選擇。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他們不會因為去中心化而愛上一個應用,只會因為這個應用解決了他們的問題而使用它。因此,去中心化應用的關鍵是找到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用去中心化的方法來解決要比其他方案好上數倍,或者因此而獲得了不對稱、類似“碾壓”、“降維打擊”的競爭優勢, 或者因此而打破了現有的規則。如果能夠回答以上問題,那麼,恭喜你這個去中心化應用不火也很難。

其實,今天的計算機應用、網際網路應用,離完美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我們能用“打破一切規則”的角度來思考,可以發現非常多切實可行的場景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法更完美地加以解決。有些問題的解決,其實一直是人們的夢想,但在區塊鏈誕生之前這些夢想在技術上還沒法實現,因此為了實現,我們設計了各種妥協方案,有些妥協如此成功,以至於大家忘記了這其實是妥協的結果。然而到了今天,技術可行,正是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時機,所謂不忘初心。

去中心化應用要為大眾所接受,首先必須學習今天常用的中心化應用的以下幾大明顯優勢:

•免費: 人人都喜歡免費,尤其在一開始接觸新應用的時候。目前基於區塊鏈的 DApp 往往要使用者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有通證,例如以太坊的 Gas Fee(燃料費,即使用以太坊平臺支付的手續費),幾乎任何操作都需要一小筆費用。雖然這是一筆很小的錢,但這可能是妨礙使用者進入的最大阻力,以及最糟糕的使用者體驗之一。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使用者體驗應用的價值從而自然而然轉化為付費使用者,這是傳統軟體及網際網路行業過去幾十年行之有效的方法。

•快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從計算機和軟體誕生以來, “更快”、“更方便”一直是使用者預設的第一體驗。沒想到現在的區塊鏈給使用者帶來的卻是“緩慢”和“無盡的等待”。因此,DApp 要成為主流也必須提高效能,為使用者帶來更流暢的體驗。值得注意的是,前一段時間區塊鏈行業的“TPS(每秒交易量)大躍進”看似要解決效能問題,但實際上只是試圖解決一部分問題,而整個應用更快的體驗則要從多個維度同時提升。

•使用者體驗: 早期的軟體、網站在設計和使用體驗上曾經都很“反人類”,但最近十年來,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軟體應用開發越來越重視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越來越依賴直覺反應動作來操作使用。而今天的 DApp 由於技術的限制以及處於行業早期,其使用者體驗往往無法與傳統應用相提並論。

•使用者端容易安裝: 軟體應用商店雖然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但極大地推動軟體的普及。如今購買和安裝軟體再也無需求助專業人員,任何人都能舉手之勞、輕鬆搞定。而目前區塊鏈和 DApp,沒有專業知識技能無法安裝使用,這是導致 DApp 無法普及的攔路石。

•服務端容易部署: 隨著最近十年來雲端計算服務發展,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讓服務的部署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易於部署服務端對企業使用者、大規模應用的普及非常重要。區塊鏈應用如能得到大規模普及,必須和今天的雲端計算服務密切配合,讓服務端的部署變得極為容易。目前各大雲端計算廠商的“可管理區塊鏈(Managed Blockchain)”或“區塊鏈即服務(Blockchain as a Service,縮寫 BaaS)”基本都是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上述中心化應用具備的這些優勢,是去中心化應用必須迎頭趕上的入門條件。但是僅具備這些條件,去中心化與應用還不足以取代並戰勝中心化應用。我們得明白,去中心化應用的存在價值來自去中心化能給使用者帶來中心化所不具備的價值。在今天的技術架構上開發去中心化應用,會比中心化實現更難,因此必須在開始投入之前就考慮清楚去中心化帶來的價值,及其可以取勝的要素。

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能夠發現傳統應用存在中心化帶來的使用者痛點,只能用去中心化來加以解決:

•太多的賬號,需要記憶大量的密碼。 “使用者為王”是網際網路思維的第一條軍規,服務提供商以使用者數量多而取勝,並且逐漸以獲得儘可能多的使用者資料為價值。網際網路行業的投資收購常常用擁有多少使用者賬號和使用者資料來作為估值的重要依據,這導致每家網際網路企業更追求這樣的產品和運營設計:儘可能掌控使用者賬號、攫取使用者儘可能多的資料。這種設計給使用者帶來的最直觀的麻煩就是登入使用各種應用服務就有無數個賬號,每個賬號都需要記憶儲存單獨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大量的資料失竊。 為什麼已成熟的資料加密方法體系在這些網際網路應用服務不能奏效呢?原因是使用者資料在這些中心化平臺的傳統設計裡並不屬於使用者。因此,一旦系統出現安全漏洞被攻擊者突破,大量使用者資料被駭客擷取,毫不設防。如果使用者資料可以真正屬於使用者,現在的加密演算法完全可以用來生成使用者金鑰對這些資料加密。這樣的話,即使系統被攻擊、資料被洩漏,駭客獲得的也只是加密的資料;哪怕駭客截獲系統本身的資料,這些資料也已經和使用者的資料、使用者的身份隔離。

•隱私危機。 當每個應用都把應用的資料和使用者建立了對應關係,並且儘量收集到了詳細的使用者資料,使得使用者隱私保護形勢嚴峻、前所未有。一些服務的資料本來不存在太多的隱私問題,但由於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獲取使用者的作風和套路使得這些資料和使用者資料相關聯才導致隱私問題。例如,搜尋引擎分析使用者的搜尋習慣,如果這些使用者資料完全匿名,那麼這些搜尋可能不會帶來隱私問題。

•審查和封鎖。 這可能是讓今天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越來越不滿的問題。現在的網際網路封鎖可能不僅來自權力機構,還來自越來越壟斷的網際網路服務商出於競爭私利進行封鎖或越位的審查。例如 Facebook 曾經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審查封殺使用者各種照片和內容,連著名的二戰新聞都被“誤殺”。

•運營者關閉服務。 很多時候讓使用者傷感的是,自己喜歡的服務只是因為運營方本身經營難以為繼,每天眼睜睜看著不同的服務關閉消失。對於某些服務,使用者的資料(例如照片、日誌、生活中的回憶等)一夜之間就消失了,即便某些服務讓使用者在關閉之前有一段時間可以儲存自己的資料,往往使用者也只是獲得一些原始的備份,再也無法繼續擁有原來的服務。

•同質化、不互通的同類應用。 移動裝置讓這些同質化應用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主要因為移動裝置從使用者體驗上透過統一推送通知(Push Notification)的形態,並讓應用切換變得足夠輕量快速。蘋果 iOS 的一系列產品,從 News Stand、TV 等 iOS 內建 App 的理念,可以看到蘋果公司試圖在改進使用者在互不相通的同類應用切換的體驗。

去中心化應用讓使用者真正掌控自己的數字生活

我們認為,去中心應用具備以下特點,充分利用去中心化的特性和方式去解決中心化應用的上述使用者痛點,才有機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在使用者體驗、隱私、安全性等方面取勝,超越傳統的中心化應用:

去中心化應用應首先支援去中心化的使用者身份

如前章所述,去中心化身份(DID)是一種數字世界的自主身份,對應著現實世界中的“天賦人權”: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權益並不需要任何中心化機構的背書和證明。W3C 建議的去中心化身份標準正是這樣的一種個人自主數字身份。

而在越來越中心化壟斷的網際網路世界裡,本屬於使用者自己的身份和資料卻被 Facebook 等大公司壟斷濫用,這些超級壟斷平臺洩露及濫用使用者資料的醜聞也喚醒了大眾對數字隱私和個人身份的重新正視。因此支援 DID 的去中心化應用,在個人隱私、自主身份等方面會獲得大量使用者的共鳴和接受。

目前業內也有一些平臺聲稱採用 DID,但是你使用時仍然需要向此平臺去 “申請”,可能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身份。任何需要你先註冊一個使用者 ID、登記某個通行證之類的才可以使用 DApp,可能都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自主身份。

去中心化應用如果充分支援個人自主身份,那麼不但對使用者而言是一種價值,而且也能夠團結更多其他的 DApp 形成聯盟。在網際網路思維影響下,每個應用都試圖“爭奪”使用者,因此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而對於支援 DID 的各個 DApp 都尊重使用者 ID 屬於使用者這個基本原則,則不存在搶奪使用者的問題,更容易形成聯盟和合作。

去中心化應用應充分支援使用者的資料可遷移性(Data Portability)

任何去中心化應用的使用者資料都應該完全屬於使用者自己,因此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轉移。而實現使用者資料可遷移的前提是去中心化身份的普及。使用者可以自主許可或撤銷平臺應用對自己資料的訪問和使用,就不會繫結在任何一家服務商上。

而使用者的資料可以被使用者自由授權給任何自己願意提供的服務又可以催生新服務的發展。創新的服務由於可以在使用者授權下獲得完善的資料,就不需要從頭開始,反而有後發制人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競爭變成服務能力和質量的比拼,而不是誰鎖定套牢使用者數量更多的競爭。

資料可遷移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使用者所期待的功能,但在過去由於技術、法律、使用者普遍認知水平等諸多原因而一直未能獲得長足發展。DApp 恰恰可以藉助目前大眾普遍批評警惕大公司侵害使用者資料權利的情勢,乘勢而起,在資料可遷移的基礎上提供優質的服務,從理念到服務質量上戰勝傳統應用。

去中心化應用應充分利用數字資產的優勢

作為和區塊鏈密切成長在一起的 DApp 充分利用數字資產的優勢幾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何為“充分利用數字資產優勢”?並不是發行一個數字通證就是充分利用,現在很多區塊鏈應用,為發幣而發幣,發了很多根本不必要的數字貨幣或通證,不但沒有利用其優勢,反而給使用者體驗造成傷害。

除了作為支付手段,其實數字貨幣還有更多可以被 DApp 利用的地方。例如,一個電商服務,除了支付,數字貨幣還可以用來打造使用者積分體系,用數字資產來建立使用者等級、信用等,還可以用數字資產來直接表徵商品。當商品用數字資產來表徵後,可以帶來一系列優勢,例如可以更有效地和第三方物流系統來整合。

去中心化應用必須建立在開放協議之下

去中心化應用最需要的是開放協議,但未必是開放原始碼。有時候開源是一種商業模式,開放原始碼不等於開放協議和標準, 尤其開源對終端使用者未必直接提供價值,有時反而為惡意分叉和攻擊留有縫隙。

開放協議意味著只要大家遵循相同的協議就可以互聯互通,網際網路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開放標準協議基礎之上,開源運動讓技術發展高歌猛進,但是歸根結底網際網路成功的根源在於開放協議,這使得各種各樣的裝置、網路、服務和應用能夠互相無縫連線起來。建立並遵循開放協議,也使得商業分工更容易完成。DApp 應該出現眾多應用可以互相分工協作的情況,而不是像傳統的應用一樣,每一個都是大而全的應用,而每個應用又大部分雷同。

從蘋果一系列 iOS 產品,如 Wallet、Home、TV,以及最新推出的 News+都可以看到這個趨勢。我們並不需要一大堆類似的應用,而是需要可選擇一個支援多個服務的最好的去中心化應用。有理由相信,未來的 DApp 必然會出現一系列垂直細分,在每個垂直領域可能會有若干個選擇,而每個選擇都可以支援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服務。

去中心化應用必須安裝部署非常容易

去中心化應用的安裝部署是否簡單容易,其重要性經常被目前的業界人士所忽視,而且這也是其使用者體驗一直無法與傳統中心化應用匹敵的一個重要原因,簡單快捷的東西常常會贏得使用者。

一些去中心化應用,例如猛獁象(Mastodon)這個去中心化社交網路, 可能是目前去中心社交應用中使用者數量最多的一個,但是使用者如果想去安裝自己的一個節點,會迅速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步驟,沒有基本的網路、系統管理甚至開發經驗,根本沒有辦法去成功安裝起來。

由於去中心化應用不同於中心化服務, 往往需要很多使用者參與到網路和節點的建設之中。因此,要想讓去中心化應用能夠普及就必須讓其安裝部署非常快捷,通常一個好的去中心化應用平臺應該提供 SaaS 或極其便捷的區塊鏈網路節點服務的方式來幫助 DApp 開發者,而不需要開發者來考慮這些問題。

總之,去中心化應用並不是開創一片無人競爭的藍海,而是必須首先和“舊世界”的中心化應用同場競技,並戰而勝之。使用者並不會因為是否“去中心化”而去使用一個應用,而是因為這個應用對他是否有價值才會使用,去中心化是 DApp 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未來可能並不存在去中心化應用,因為所有的應用都會是去中心化應用。DApp 的核心基礎並不是區塊鏈,雖然區塊鏈技術對未來 DApp 的實現非常重要。並不是用了區塊鏈的應用就是 DApp,今天大多聲稱 DApp 的其實只是用了區塊鏈,並不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應用的核心基礎到底是什麼?首先是自主個人身份,你的身份、關係、資料、資產……都是被你自己控制而不是被任何其他人控制;其次是點對點的數字資產流動(加密貨幣以及其他通證),不需要中間人,不需要別人批准;然後還需要資料可遷移,你的資料你做主,想讓誰用其他人才能用。這幾個重要基礎,只有今天計算機技術發展到區塊鏈階段才有實現的可能,而這在區塊鏈出現前實際上是無解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