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 Economy研究報告——基於PoS共識的新礦業生態

買賣虛擬貨幣

一、Staking市場概況 

1.1概念定義 

1.2市場規模 

1.3發展歷程 

二.Staking生態角色 

2.1節點門檻 

2.2節點運營商 

三、Staking收益模式 

3.1 收益來源 

3.2 節點和使用者間收益結算模式 

3.3使用者參與Staking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Staking的積極意義與風險 

4.1 Staking的積極意義 

4.2 Staking的風險 

結語 

Staking是近期區塊鏈世界的一個熱門概念。作為PoS共識機制下的一種權益,它主要是指使用者透過質押token給節點獲取系統獎勵的過程。普通持幣使用者,透過 Stake 這個動作,既可以增加自己的持幣收益,又可以為網路安全和穩定性做出貢獻,還能提升了全網生態治理參與度。目前Staking的高收益已經引得諸多玩家入場。

它的主要生態角色是節點和持幣者,節點需要滿足硬體門檻、抵押token門檻以及其他軟性門檻等。目前節點運營商主要有錢包、礦池、交易所、社羣節點和投資機構,按照在Staking委託過程中是否會失去token的控制權,Staking的節點運營商可以分為去中心化模式與中心化模式兩種型別,去中心化模式更為安全。

節點須將他們的 token 鎖定為抵押品,爭取成為驗證節點,系統使用演算法從中選舉每個區塊的出塊人,驗證節點將有機會獲得固定的出塊獎勵。如果驗證人作惡,作為懲罰他們將無法獲得 Staking 獎勵,甚至會失去抵押,即PoS中獨有的懲罰機制Slash。

節點收益主要來源於增發token部分,具體為出塊獎勵、治理投票獎勵和交易手續費,具體比例會根據專案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節點和使用者的收益結算模式主要是根據每個人貢獻的token在節點中的比例來分配獎勵,並按一定比率收取服務費的形式。隨著節點之間競爭深化,也將出現更為靈活的收益結算模式。

Staking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安全和治理方面存在著各種風險,比如因token鎖定在高波動市場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以及節點被slash或遭到攻擊後可能會因此遭受的token損失,此外它也不可避免的將要面臨節點中心化的風險。因此使用者參與Staking前需要注意專案的通貨膨脹率和鎖定期,還有節點服務商的預期年華收益率、服務費用率以及委託型別,這些都會影響使用者最終的收益和資產安全。

其實Staking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隨著PoS演算法被髮明以後,就一直存在著。為讓大家對Staking Economy有更清晰的認識,本篇報告我們將從發展歷程、生態角色、收益模式、結算方式以及利弊等角度解析,力圖展示給大家全面且深度的Staking Economy行業研究。敬請賞閱!

一、Staking市場概況

1.1概念定義

Stake可被翻譯為質押,在PoS共識中,持幣者透過質押、投票、授權委託和鎖定等行為參與到出塊和生態治理,以獲取出塊獎勵、治理投票獎勵以及交易手續費等收益。使用者透過stake給節點token獲取收益的方式,被稱為Staking Economy。

在Staking模式中,節點須將他們的 token 鎖定為抵押品,爭取成為驗證節點,系統使用演算法從中選舉每個區塊的出塊人,該驗證節點將有機會獲得固定的出塊獎勵。如果驗證人作惡,作為懲罰他們將無法獲得 Staking 獎勵,甚至會失去抵押,即PoS中獨有的懲罰機制Slash。

1.2市場規模

據Stakingrewards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8月1日20:30,參與Staking的專案有47個,全球加密資產總市值為2742.6億美元, 參與Staking的總市值為162.4億美元,約佔加密資產總值的的5.9%。而Staking中被鎖定狀態的token總市值為61.7億美元,它們平均Staking比率為38%。網站顯示,當前平均Staking收益率為 12.92%。

根據圖表1可以看出Staking鎖定的價值維持在18億美元附近,進入2018年11月開始減少,之後便跌至6億美元,2019年1月中旬又漲到12億美元附近,此後變動不大,直到3月中旬開始呈逐步上漲態勢。目前Staking約佔加密資產總市值的的5.9%。

圖1,Staking的鎖定價值走勢(圖片來源於Stakingrewards)

根據圖表2則可以看出目前參與Staking的專案的鎖幣價值,當前排名前五位幣種分別為EOS、Algorand、Tezos、Cosmos和Dash.目前EOS透過Staking鎖定的市值最大,約為28億美元,按其1.84%的年化收益率計算,相當於每年派發了5000多萬美元的紅利。

圖2,當前各幣種Staking的鎖定價值(圖片來源於Stakingrewards)

根據PoS網路和相關引數(包括參與率和時間)的不同,Staking回報率從每年5%到50%不等。而市值排名前50的加密資產Staking年化收益率大都在10%以內。

圖3,市值排名前50的加密資產Staking年化收益率參考值(資料來源於Stakingrewards)

依據上面的資料,我們有理由相信 Staking 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經濟因素的刺激下,這一市場會隨著專案的增加以及抵押資產數量的增加而不斷增長。

1.3發展歷程

在瞭解Staking Economy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PoS(Proof of Stake)的發展之路。

目前被基礎公鏈廣泛使用的共識機制主要有工作證明(PoW)、拜占庭容錯(BFT)和權益證明(PoS)及他們各自的衍生共識,如委託權益證明(DPoS)等。

得益於 PoW 的創新機制模型設計,BTC 網路已經成功運營了十年,挖礦從單純的逐利行為變成了維護整個商業網路穩定發展的有效驅動力。然而隨著專業礦機的出現,它暴露出了諸如交易處理速度慢,能源使用效率低等弱點。另外,算力集中依然是懸在公鏈安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於是,PoS 共識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區塊鏈專案的設計中。2011年,一位名為Quantum Mechanic的網友在著名比特幣社羣Bitcointalk論壇首次提出Proof of Stake,文章預見性的提出了很多現在仍在使用的方案,諸如由持幣量代替算力權重、委託權益、獎勵分配等。2012年首個基於PoS共識的專案點點幣(PPcoin)誕生,期間又經歷了混合共識、純PoS、BFT+PoS等發展階段,並衍生出DPoS、LPoS等多個變種。

PoS(Proof of Stake)即權益證明,對比PoW共識中礦工們透過競爭計算來試出雜湊函式目標結果才能擁有出塊權,PoS 鏈的新區塊是由系統中特定演算法選擇的節點來建立。持幣人將幣Stake以獲得出塊權利,在指定時間打包交易,並廣播出去,得到驗證後,新區塊生成。對比PoW,PoS共識提高了系統的能源使用效率,也提升了交易處理速度。

歷經幾年發展,PoS產生了諸多變種,Cardano提出的烏羅波羅斯演算法透過直接產生隨機數的方法,透過系統隨機選擇出塊節點;EOS的DPoS機制則透過讓持幣人為超級節點而不是每個區塊投票的辦法,減少了持幣人投票驗證的難度,也提高了投票的參與率;Tezos使用的LPoS、Cosmos使用的Tendermint也都是對既有PoS機制的革新,發展出增發獎勵機制、抵押金機制、slash機制等,以應對PoS剛提出時被發現的“Nothing at Stake”、長程攻擊等問題。

目前PoS共識及其衍生型別在吞吐量、延遲、速度、能耗等方面的不斷探索,效能表現愈發優秀,以太坊從PoW逐漸向PoS遷移轉變,以及很多公鏈專案也都在採用PoS機制,應用PoS的公鏈在數量與質量上呈趕超PoW之勢。

二.Staking生態角色

在Staking Economy中最重要的角色有兩個:驗證節點與持幣者。

一般情況下,PoS共識下創造區塊有6個基本步驟:執行節點-成為驗證節點(礦工)-選舉出塊節點-打包交易-廣播交易-驗證節點確認。PoS中,礦工除了負責出塊外,還要充當驗證節點的角色。成為出塊節點之前,持幣人需要執行節點客戶端,成為一個區塊鏈分散式網路中的接入點,也叫節點。符合系統要求的節點可以成為驗證節點(即礦工),系統將使用特定演算法從驗證節點中選舉每個區塊的出塊節點。stake便屬於達成驗證節點要求的一種手段。

圖4,PoS共識下創造區塊的流程

驗證節點除了要創造新的區塊外,還要參與到鏈上治理中來。創造新區塊是來保護區塊鏈的延續性,而鏈上治理決定的是整個區塊鏈系統的引數設定,這些引數決定著整個網路的執行方向,驗證節點可謂肩負重任。

當然,想要成為驗證節點需要符合系統的要求,不僅需要一定的硬體配置,對維持最低抵押token的數量也有要求。此外還有PoS裡的Slash機制還要求驗證節點及時升級並保證24h線上,當節點在出塊時主動或因遭到攻擊後被動的什麼都不做、執行不當或惡意操作時,它們可能會因此受到經濟上的懲罰,更多驗證節點的責任見下圖。

圖5,驗證節點的責任

對於大多數持幣者而言,他們沒有時間精力與專業知識去執行節點,也沒有達到要求的token數量,需要交給第三方節點運營商委託服務才能賺取收益。

2.1節點門檻

2.1.1硬體門檻

一般系統對礦工的配置都不會很高,除非是運用拜占庭容錯混合演算法的專案或是趨向於聯盟的專案。對於一個開放性的區塊鏈專案,硬體門檻會根據專案具體的共識機制和關鍵技術要求有所區別,一般需要的配置如下:

圖6,硬體配置要求

一般情況下,會對頻寬要求稍高一點,因為一些區塊鏈專案要求節點要長期線上,頻寬高可以讓各個節點之間的通訊保持正常。硬碟需要動態擴充,隨著區塊資料的增多,出塊節點需要儲存完整的區塊資料,所以硬碟容量不足時,需要及時擴充硬碟。此外,如果執行的節點對外暴露了RPC服務,對應的引數配置需要依據RPC服務的呼叫情況來決定。當然,專案初期和已經發展較為強大的專案需要的配置還不一樣,後者的配置需要會更高。

以以太坊硬體配置為例:                                                                                                                                                                                                                                

圖7,以太坊硬體配置要求

此外,有些專案也在探索實現更去中心化的思想,讓節點執行更簡單,Polkadot及Chian X均提到未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下載並執行電腦客戶端維護節點;Tezos提到未來執行節點獲得獎勵就只需要一個app這麼簡單。屆時,節點參與的硬體門檻將大大降低。

目前伺服器配置主要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

自建伺服器——自己購買硬體伺服器,連線電、網,執行服務。自建伺服器的成本短時間較高,要考慮到硬體成本、場地成本以及經營人力成本。而且需要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對環境要求較高,好處是一些服務支援可以直接調整。

雲伺服器——購買現成的雲伺服器,動態配置引數,執行服務。雲伺服器的優點在於靈活、成本低。目前,大部分節點還是搭在雲伺服器上,如亞馬遜的AWS,Google的雲服務,阿里的雲服務等,具備上述伺服器後按照官方配置教程來就可以執行節點。當然這點也被去中心化社羣詬病許久,因為所有的去中心化網路的節點服務仍然是搭建在世界的IT巨頭手裡。

2.1.2抵押token門檻

礦工最大的成本,實際上是抵押金的數量,而不是運營成本。PoS領域裡每個鏈的規則皆不相同,為了增加效率通常會對鏈的出塊節點數和抵押金有一定的的限制。

比如EOS、Tron是設定固定數量的超級節點/代表,以投票數排名。EOS有21個出塊節點,Tron節點數是27個,Cosmos只有前 100 的節點有收益權。系統規定一個固定數量的出塊節點數,出塊人由持幣人投票得出,投票率按照高到低排序,系統按照高到低選擇指定數量的出塊人,然後將出塊人隨機排序選擇。

另一種情況則是,成為其節點需要滿足公鏈設定的一定的要求,但是對節點數量不做限制,一般要求質押規定數量的token並滿足節點執行的計算機配置即可。比如Tezos對節點數量不設限,但節點的門檻是10000個xtz。Cardano要求節點是礦池,持幣量(包含委託量)需達到總體幣量的1%。

2.1.3其他軟性門檻

除了硬性要求和抵押要求,有些專案還對驗證節點有一些軟性實力的要求,比如驗證節點需要是團隊或者公司;要求不能用雲伺服器;要求在社羣有一定的聲譽;要求投票需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等等。如果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執行,可能因不達要求而無法成為驗證節點。

2.2節點運營商

2.2.1目前主要的節點運營商

(1)錢包:錢包作為管理多鏈資產的工具,有足夠多的使用者基礎,是天然幫助使用者參與 Staking 的工具。目前許多官方錢包和去中心化錢包已能夠支援委託給不同的驗證人節點,持幣人有挑選合適的節點的權利,在錢包中持幣人可以找到委託按鈕,委託一定量的幣給喜歡的節點。還可以抵押贖回,一鍵復投,查詢自己每天收益。

(2)礦池:各大礦池已經聚集了一批對區塊鏈機制比較瞭解的礦工,他們天然的與Staking使用者屬性重合,因此礦池也是主要的節點運營商。如同算力礦池吸引礦工攜帶算力加入一樣,在支援Staking的專案上,它們也鼓勵持幣人將幣的投票權押在自己的礦池中,競爭出塊權並分享收益。OK礦池已經上線了鎖倉挖礦功能,目前已開通EOS幣種,對其他專案的Staking也在拓展當中。

(3)交易所:交易所一般使用內部使用者的存幣進行Staking,享受每年增發的收益,這將成為交易所除了交易服務費及上幣費之外的額外收益。當使用者開始重視持有幣種的的權益收益時,能提供Staking服務且使用者能獲得獎勵的交易所將會優於沒有Staking服務的交易所。

(4)社羣節點:社羣節點通常是那些密切關注專案發展,且對專案治理作出積極貢獻的群體,他們可以透過參與節點的方式,更進一步的影響到專案的發展方向,並獲得專案增發的收益。

(5)投資機構:專案的早期投資人或機構,更可能持有大量Token。如果投資機構對所投專案十分看好,在拿到Token後可以直接成為一個節點,繼續為專案做貢獻。

2.2.2節點運營商型別

持幣者擁有通證的“所有權”和“委託權”。根據他們在Staking委託過程中是否會失去token的控制權,當前Staking的節點運營商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去中心化模式與中心化模式。

去中心化模式:

去中心化模式是持幣者保有資產“所有權”,將”委託權“給了節點。把token質押(Staking)給節點是一個鏈上委託動作,事實上token的所有權依然在使用者的個人地址中,使用者只是將PoS挖礦權力轉移給了節點,節點代使用者挖礦產生收益,之後再由節點或是鏈上分配給持幣者。

目前去中心化模式的節點運營商有去中心化錢包,持幣人只需要保證自己的私鑰安全。去中心化錢包又分為網頁端錢包及客戶端錢包,網頁端錢包是將私鑰儲存在瀏覽器快取裡,需要簽名時再將其呼叫進行簽名;客戶端錢包是將私鑰儲存在使用者手機的本地環境中。比較兩者,客戶端會相對安全些,網頁端錢包受到釣魚網站攻擊的可能性更高。

中心化模式:

在中心化模式中,持幣者是將幣的“所有權”以及“委託權”都給了中心化機構,它們不會幫你建立個人錢包地址,而是使用共同地址再加上地址標籤辨別使用者帳戶,由節點產生收益按一定比例分給持幣者。目前中心化模式的節點運營商有交易所、中心化錢包、礦池。

圖8,不同節點運營商型別的優缺點

三、Staking收益模式

3.1 收益來源

比特幣創世塊只包含50BTC,此後一天增發7200BTC。比特幣的這種增發將會以每四年減半的規律持續下去,一直到2140年,比特幣將停止通脹,數量無限接近2100萬個。這種分發成了一種激勵手段,礦工的獎勵來源是出塊獎勵和交易手續費。

而以PoS共識為主的新專案,往往透過出售token的方式募集資金,所有token將在創世區塊全部創造出來。那麼PoS的激勵就不能像比特幣一樣由剩餘總量做獎勵,而是透過系統增發作為激勵了。為了鼓勵持幣人參與Staking,現有主流PoS公鏈的年增發率平均在5%以上。增發會使公鏈在數量上形成通脹率,目前EOS年化通脹5%,Comos年化通脹6.94%,Vsys年化通脹5.5%。

在創世塊創造了大量幣後,系統會持續增發一定數量的幣,增發token一部分作為出塊獎勵,其他部分作為治理投票獎勵或銷燬,具體會根據專案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有些專案還對使用者有交易手續費的要求。因此節點獎勵的來源有:出塊獎勵、治理投票獎勵、交易手續費。因此,雖然Staking使用者的激勵來源就是PoS網路內建的通脹率,但節點收益率並不一定是增發率。此外,Staking回報率也並不等於節點收益率,因為沒有參與Staking的這部分持幣人無法享受節點收益。

當然現實中還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未出塊被處罰等,真實獎勵情況也會依照節點能力略有不同。根據PoS網路和相關引數(包括參與率和時間)的不同,Staking回報率從每年5%到50%不等,這意味著,如果持有人沒有選擇 Staking,其 token 的價值會因網路膨脹而貶值。

而在Staking內部生態中,使用者將自己的權益委託給節點運營商讓其幫助委託人行使權益並獲取系統獎勵,節點運營商會向使用者收取一定費用作為服務費用,這樣節點運營商除了自己Staking的獎勵之後,還能得到接受委託服務的獎勵。

計算節點運營商和持幣人收益的公式如下:

節點收益=出塊獎勵+治理投票獎勵+交易手續費

單個節點運營商收益=節點收益*該節點獲得 Staking 總數/ 所有節點的 Staking 總數

單個節點運營商淨收益=該節點運營商收益*節點收取服務費比例

持幣人收益=單個節點運營商收益*(1-節點收取服務費比例)

單個持幣人收益=持幣人收益*該持幣人參與Staking 數/ 該節點獲得 Staking 總數

3.2 節點和使用者間收益結算模式 

首先來看一下PoW裡因為礦工需求傾向衍生出了幾種主流的礦池模式:

圖9,POW挖礦收益結算模式,圖片來源於(比特幣挖礦的行業拐點與經濟週期)

相較之下,PoS經濟裡沒有這麼多因為挖礦隨機性帶來的不同模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節點提供的委託服務主要模式為:根據每個人貢獻的token在節點中的比例來分配獎勵,並按一定比率收取服務費。目前市場上 Staking 服務費平均位於 5%-20% 之間。

圖10,部分專案服務費區間,圖片來源於(Staking Economy 運營專家完全手冊)

當然隨著節點之間競爭深化,也會出現更為靈活的收益結算模式,比如:

1.服務費調整模式:不同節點間透過服務費費率競爭吸引委託人,這是最直接影響委託使用者收益的要素,但過低的費率也會損害節點的利益,目前觀察到的玩法就是先促銷服務費率後續進行調整,或是中間幾個週期調降服務費率。

2.保證收益模式:當節點因為任何原因不線上而丟失區塊,進而丟失獎勵,節點依然保證委託人有該區塊的獎勵。

3.及時到賬模式:每一條PoS共識的區塊鏈為了保障節點不作惡,都會有代幣鎖定期。具有一定流動性資金的節點(如交易所)承諾收益及時當天發放,滿足使用者的流動性需求。

3.3使用者參與Staking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儘管參與Staking可以獲益,但不同的區塊鏈專案因為不同的經濟規則將會產生不同的token經濟,不同的節點也有著不同的收益費率和安全性,這都會影響使用者最終的收益。如果你想參與Staking,以下是需要著重瞭解的幾個方面:

1.通貨膨脹率

絕大部分 PoS 專案都是透過增發 token 來作為 Staking 的獎勵,增發的這部分token,會引起整體經濟體系的通貨膨脹。如同央行一樣,適當的增發有利於經濟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但如果增發過多過快,則可能引起本身幣價的貶值。這時候,Staking 的獎勵可能還不及貶值幅度。但增發太少又會導致幣價無法帶來礦工預期的收益,難以激勵礦工參與網路驗證,使潛在的攻擊成本越來越低,甚至會出現網路堵塞專案慢性死亡的情況。PoS早期的探索專案點點幣Nxt、黑幣、影子幣便是因此失敗的。所以選擇一個有靠譜經濟機制的專案,是做 Staking 前的基礎功課。

2.鎖定期

為了防止節點作惡,大多數專案的Staking都設定了token鎖定期。當委託人選擇退出Staking時,他們需要等到鎖定期結束後才能轉讓代幣。這使得節點的作惡成本大增,是對區塊鏈的一種保護,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token的流動性。Tezos是15天左右,Cosmos是30天左右,每個專案都有自己的鎖定期,具體需要在專案的白皮書中查詢資訊,使用者需要多加留意。

3.預期年華收益率

使用者在Stake之前需要考察專案的Staking比率及收益率,儘量選擇收益率相對穩定的候選節點進行委託。同時也要關注節點的出塊表現,因為節點表現不好不僅會導致持幣人獎勵下降,更可能損失原先抵押的代幣。

4.服務費用率

節點運營商將獲得出塊獎勵,在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後將這些獎勵按比例回報給staking使用者。每個節點運營商的服務費率因運營商背景和專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為消耗成本,委託者也要考察這一部分。

5.節點委託型別

前文已經論述過,根據委託人在Staking委託過程中是否會失去他的token的控制權,將Staking的節點服務商分為去中心化模式與中心化模式。它們各有優勢,使用者需要從個人對便捷性和安全性角度去選擇委託的節點型別。

四、Staking的積極意義與風險

在 Staking Economy 時代,使用者與區塊鏈網路的連線被加強了。普通持幣使用者,透過 Stake 這個動作,既可以增加自己的持幣收益,又可以為網路安全和穩定性做出貢獻,還能參與到生態治理當中。因此,Staking不僅是經濟學上的行為,也跟區塊鏈網路治理和社羣高度相關。當然這種模式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安全和治理方面帶來了各種風險。

4.1 Staking的積極意義

1.對於公鏈而言,節點的穩定執行和佔據全網較高的Staking比例是影響公鏈安全性與效能的關鍵因素。在PoW系統中,攻擊者實施攻擊獲取短期利益後可將算力等硬體投資轉移到其他區塊鏈系統中,採取惡意行為的可能性更高。而在PoS系統中,Token持有者的權益完全體現在Token的價值中,他們有直接的動力維護系統的安全,因此更加不容易參與惡意行動。參與Staking的人越多,意味著每個區塊的共識一致性得到更多的保證。因此Staking量的多少基本等同於PoW公鏈中算力的大小,Staking量越多,公鏈穩定性越有保證,這條公鏈的價值也就越大。

2.對於持幣人而言,Staking是權益保值增值的最佳手段。PoS公鏈一般會增發token作為區塊生成的節點獎勵,驗證節點有硬體上的配置要求、抵押金要求和其他軟性要求,持幣份額較少且無硬體裝置的持幣人可以透過Staking分得獎勵,而不參與Staking的持幣人則會蒙受代幣增髮帶來的通脹損失。

3.對於生態治理而言,鏈上治理決定的是整個區塊鏈系統的引數設定,這些引數決定著整個網路的執行方向。Staking這種機制的存在,讓持幣份額較少或缺乏穩定執行節點條件的持幣人得以參與挖礦並獲得分紅,極大地提升了全網參與度。普通使用者透過 Staking 收穫了參與感和實在的收益,也會更有意願為專案做宣傳做貢獻,專案更加容易走進良性迴圈。

4.2 Staking的風險

  1. Token流動性風險

加密資產市場是一個高波動的市場,而 Staking 大多伴隨著一定時間的token鎖定。一旦使用者委託參與了Staking,在價格大幅波動的極端行情下,資金無法及時變現。以幣本位來看,做完 Staking 後持幣的數量確實增加了一些,但如果對法幣來著,特殊行情下則有可能會承受一定的損失。所以,持幣人在Staking之前,必須考慮將其token鎖定以賺取回報要面臨的幣價波動風險,如果單純只是為了短期收益,那麼就需要謹慎參與。

  1. Token安全風險

持幣人參與Staking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保證自己Token 的安全性。

當節點在出塊時主動或因遭到攻擊後被動的什麼都不做、執行不當或惡意操作時,它們可能會因此受到經濟上的懲罰,即Slash。懲罰輕則導致節點無法繼續獲得出塊資格,重則直接沒收抵押鎖定的Token。通常每個節點的官方網站都會介紹自己的安全體系結構和防止攻擊的解決方案。因此使用者需要了解Staking專案的懲罰規則,選擇風控好的節點服務商.

此外,中心化節點有節點捲款跑路和被攻擊被盜的風險,持幣人應儘量選擇去中心化的節點,這樣即使節點被攻擊,所標記的Token也不會丟失,因為Token持有者只是委託了許可權,而不是Token的所有權。

  1. 節點中心化風險

PoW挖礦中出現的算力集中化風險,在PoS機制中也無法避免。節點Staking數量越高,就有越高的概率挖出區塊獲得獎勵,而獲得的獎勵token可繼續投入節點進行Staking,強者恆強效應更加明顯。這將導致節點的固化以及外來新生資源的進入慾望減弱,當參與節點比新建公鏈更貴的時候,這個固化機制是對整體公鏈生態的一種傷害。

此外,在社羣治理中,節點可能會出於自身利益而不是公鏈長期發展的考慮,去推遲制衡使自己收益下降的社羣決議,這將導致治理機制失靈。

結語

Staking主要是指使用者透過質押token給節點獲取系統獎勵的過程。普通持幣使用者,透過 Stake 這個動作,既可以增加自己的持幣收益,又可以為網路安全和穩定性做出貢獻,還能提升了全網生態治理參與度。而如果持有人沒有選擇 Staking,其 token 的價值會因網路膨脹而貶值。

在經濟因素的刺激下,投資者們開始湧入 Staking 市場,市場規模也取得了較大發展。目前參與Staking的47個專案的總市值已達162.4億美元,約佔加密資產總值的的5.9%。而Staking中被鎖定狀態的token總市值為61.7億美元,它們平均Staking比率為38%。網站顯示,當前平均Staking收益率為 12.92%。Staking 經濟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

可以預見 Staking 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相信隨著更多 PoS 公鏈主網的推出,再加上加密市場復甦,Staking 獎勵的總金額將會出現大幅增長。它也將帶來新的基於PoS的礦業生態,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讀懂區塊鏈PoS共識》

《PoS指南:一文全解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Staking:PoS時代下的挖礦新浪潮》

《Staking 的現狀:來自驗證者的觀察和思考》

《搞懂 Staking 商業中的五個基本元素》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