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追風做BaaS平臺,基因科技和區塊鏈能碰撞出什麼未來?

買賣虛擬貨幣

編者按:4月3日起,針對網信辦近期公佈的境內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專案,Odaily星球日報推出「直擊鏈企」欄目,對首批 197個已備案區塊鏈資訊科技全方位解讀。

歡迎各方朋友關注支援,與我們一起把握區塊鏈技術本質,直擊未來改變。

文 |  昕楠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上市公司華大基因(股票程式碼:300676)正在追風區塊鏈。

3 月 30 日 17 時,網信辦公佈了的第一批境內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名單中,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備案了其旗下的華大區塊鏈 BaaS 平臺。

在 2018 年的中國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上,華大基因首度對外公佈了自己的華大區塊鏈 BaaS 平臺,併發布了白皮書。時任華大區塊鏈負責人的楊夢曾表示,透過應用區塊鏈技術搭建組學資料的共享基礎設施,將能在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前提下,促進數字化生命的價值流動。

一向專注於生命科學科技的華大基因為何要探索開發區塊鏈 BaaS 平臺?基因科技和區塊鏈結合能有什麼可能?Odaily星球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解析。

生物醫藥界的“網紅”

從最早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到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再到引進基因測序儀器探索基因科技賦能醫學和成功上岸。華大基因的確算得上是生物醫藥界的“網紅”企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在 1999 年時就伴隨著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啟動而誕生,多年來該企業一直專注在生命科學領域,培養出了一支人才梯隊。

有人曾評價,華大基因推動了生物產業化,還開闢了國內的基因檢測與生物資訊行業。

除了最初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外,當前,華大基因在基因科學的應用上的確也有不小的成果。如其使用基因檢測的方式實現了無創產前診斷技術,並推廣規模應用,為優生優育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降低了成本。

2017 年 7 月 5 日,華大基因成功 IPO 上市之後,華大基因一度成為了一隻“妖股”。

甲方研究社曾統計過一個資料,2017 年 11 月 14 日,華大基因在開盤後股票最高衝至 261.99 元,股價漲幅超 17 倍,華大基因在上市後 4 個月內,市值突破千億元,一度成功躋身 A 股醫藥類上市公司市值前三,成為了基因領域的頭部企業。

誇下海口要員工活到 100 歲,

又陷入資訊洩露危機

華大基因股價走高的好光景並沒有持續多久。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的多次奇葩語錄更是激發了股民們的負面情緒。

在 2018 年 5 月 28 日數博會上,汪建分享了企業內對員工的幾項規定,其稱“不允許員工的孩子有出生缺陷”、“不允許員工做支架、搭橋手術,不能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員工要活到 100 歲”。當日華大基因股價大跌,幾近腰斬。

隨後,在多個公開場合,汪建還曾多次放出“打宮頸癌疫苗不如每三年做一次基因檢測”、“ 10 年內可化學合成任何生命”的“自信”語錄,華大基因一次又一次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人們對領導者汪建產生了強烈好奇,有人評價,汪建是個基因狂人,更是個營銷大師。當時還有媒體挖出,汪建曾給自己做了一個墓碑,死亡時間是 2074 年,算下來,“去世”那一年汪建已經 120 歲。

而後,華大基因陷入了資訊洩露危機中。

2018 年,華大基因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一大型基因檢測資料的研究成果,當中涉及 14 萬中國人的基因資料。這一事件後被人質疑為未經政府許可便將有關資料交予境外機構。深交所對此進行問詢,華大基因迴應:“14 萬中國人基因大資料”專案無外方合作機構。

無獨有偶,基因資料外流的負面輿論尚未平息之時,華大基因的業績也在不斷滑坡。2018 華大基因所提交的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業績單,低於市場預期。

而華大基因今年公佈的 2018 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同比 2017 年,企業的營業利潤下降了 0.64%,基本每股收益下降了 3.81%。

目前,華大基因股被分類在隱藏體外診斷、生物醫藥、深股通 、基因測序 、健康中國、醫療器械概念、MSCI 預期 、區塊鏈,其中區塊鏈概念系在 4 月 1 日增設的。今年 3 月 30 日網信辦公佈備案資訊服務名單後,華大基因的股價一度出現了迅速回溫的跡象。

如果說,華大基因已經成為了生物醫學、基因測序領域的寡頭,為何又要尋求探索區塊鏈呢?以巨頭身份進場做 BaaS 的華大基因,真的能分羹區塊鏈市場嗎?

華大區塊鏈 BaaS 到底要做什麼?

事實上,BaaS 平臺在區塊鏈世界裡並不少見。

BaaS 的全稱為 Blockchain as a Service,翻譯過來,是“區塊鏈即服務”。Odaily星球日報此前推出的一份區塊鏈 BaaS 研報中曾分析,BaaS 平臺是將區塊鏈框架嵌入雲端計算平臺,利用雲服務基礎設施的部署和管理優勢,為開發者提供便捷、高效能的區塊鏈生態環境和生態配套服務,支援開發者的業務拓展及運營支援的區塊鏈開放平臺。

BaaS 平臺也是大公司們在進軍區塊鏈熱衷的探索方向。當前,國內網際網路巨頭 BATJ 中 BAT 均有開發自己的 BaaS 平臺。而 BaaS 平臺也更多側重於某一細分領域,如金融、版權、溯源等均是 BaaS 服務商的熱門領域。

不同的是,華大基因所做的 BaaS 平臺更側重在健康醫療領域。

在華大基因官網的華大區塊鏈頻道中,公佈了一份由華大區塊鏈專案組編寫的白皮書。

白皮書中透露,華大基因從 2018 年起開始佈局區塊鏈技術應用,並加入了超級賬本 (Hyperledger,一個由 Linux 基金會發起的,用於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專案)。華大基因稱其想要搭建一套基於區塊鏈的資料流通生產級基礎設施。

當前,華大基因的區塊鏈應用多在健康醫療領域。在健康醫療領域,資料採集、儲存和共享等方面一直有資料易洩露、難共享、無確權等痛點。無論是健康醫療還是基因科技,想取得飛躍式發展,必然少不了對資料、樣本的大量研究,在當前的環境下,醫療資料的跨機構資料共享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簡單來說,華大基因想利用區塊鏈解決這三件事:

  • 一是將個人生命資料確權並將資料資源資產化,實現個人資料自治;

  • 二是用區塊鏈滿足更安全的資料共享,實現各機構間資料的安全共享交換;

  • 三是透過區塊鏈的分散式儲存技術來避免單點故障而導致的資料庫整體性崩潰,減少由於中心化儲存造成的資料洩漏事故,提高資料安全。

區塊鏈在醫療機構間的應用並不少見,醫療機構多主要採用私有鏈或聯盟鏈的形式應用,暫時並未形成大規模的區塊鏈應用。

而想要構建一個大型的跨機構健康醫療資料共享生態並非易事。對於單個醫療機構而言,自己從零打造一套系統的成本高、投入大、也存在一定技術壁壘。

Odaily星球日報此前也分析過,開發 BaaS 平臺不僅需要花費高額的研發費用和大量硬體費用,還對技術的更新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只有大型公司和高收入公司有能力負擔,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BaaS 幾乎都是由商業巨頭把控。

不難看出,華大基因之所以進軍 BaaS 領域,更可能是想要做醫療健康領域的 BaaS 頭部軍。

華大區塊鏈 BaaS 已投入使用

針對華大區塊鏈 BaaS 平臺一事,Odaily星球日報向華大基因方面求證,華大基因投資者關係副總監吳宗澤透露,區塊鏈 BaaS 平臺系華大集團在做的,非上市公司的業務,華大集團區塊鏈  BaaS 應用,現在還在研發和內部測試階段。

華大區塊鏈官網則稱,目前,華大基因的 BaaS 平臺已逐步在其內部體系及外部合作機構開放了 API 介面,為其合作伙伴進行一鍵部署區塊鏈技術的服務。

官網中還公佈了華大區塊鏈 BaaS 的 5 個應用例項,員工健康資料授權激勵系統、長沙市婦幼健康醫聯體、罕見病多方惠益協作體系等。

在員工健康資料授權激勵系統裡,華大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數千名員工所監測的生命大資料實現安全共享。

透過華大區塊鏈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安全共享系統,員工們的資料迴歸到了個人手中,資料也真正有了價值。員工可以透過 APP 前端進行報名並參與一些資料招募專案,在貢獻個人資料後,員工可以獲得健康積分激勵。資料使用方只有透過使用者授權才可呼叫使用者的個人健康資料。

其官網中透露,基於區塊鏈的資料互動模式已應用於對內的跨組學資料員工健康計以及對外的腫瘤關愛計劃。

而在長沙市婦幼健康醫聯體系統中,華大基因將長沙市婦幼健康平臺上的各個機構節點接入到華大區塊鏈 BaaS 平臺,將基因篩查、診斷資料等在機構間安全共享。

罕見病多方惠益協作體系中,華大基因攜手同並相聯病友組織建立罕見病基因資源共享平臺,在確保罕見病患者基因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推動多方協作,推動對罕見病的研究。

即便已經公開了多個用例,華大基因能獨吞下“區塊鏈+基因科技”“區塊鏈+健康醫療”這塊香餑餑嗎?

事實上,當前在做相同區塊鏈探索的團隊並不少。Odaily星球日報此前報道過的 Nebula、基因價值鏈 HGBC、Healio 等均在探索區塊鏈+基因測序的可能性。

對於區塊鏈+基因測序的可能性,HGBC 團隊分析稱,當前醫療領域已經逐步走向精準醫療,精準醫療離不開精準的資料,基因測序對於當前腫瘤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入區塊鏈,除了可以構造一個安全可信的共享環境外,區塊鏈還使得大家真正掌控自己的健康資料,並有激勵動力去貢獻自己的資料,這樣更多真實的資料將被利用到未來的醫療研究中。 

而對於華大區塊鏈 BaaS 的佈局,有業內人士評價向 Odaily星球日報稱,當前其只是在企業內部進行使用,是否能夠推廣到公眾面前,還有待考究。

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