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新京報評4城將用央行數字貨幣發放工資

買賣虛擬貨幣

從本月開始,深圳、雄安、成都、蘇州的部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補貼將透過數字貨幣發放。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陳永偉

4月14日,一張央行數字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內測截圖開始在朋友圈刷屏。與截圖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則訊息:DC/EP將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試點城市進行測試,從本月開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補貼將透過DC/EP發放。

備受關注的DC/EP,似乎又離我們近了一步。

為彌補現有貨幣缺陷,央行推出DC/EP

早在2014年的時候,成立了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專案組。2018年3月9日,時任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的訊息,以及這款法定數字貨幣的名稱為DC/EP。

那麼,央行究竟為什麼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研發DC/EP呢?最關鍵的原因是要彌補現有貨幣存在的種種缺陷。現有貨幣有哪些缺陷呢?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高成本。現有的流通貨幣,不僅在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都要耗費巨大投入,在流通中還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防偽,其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二是“弱可追蹤性”。現有的貨幣,一旦進入了流通,就很難進行追蹤。這使得央行難有針對性地去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及時對貨幣的流通狀況進行調節。

三是“同質性”。這意味著央行的貨幣政策只能進行總量控制,而很難讓貨幣政策與貨幣供給之間建立明確的關係。

四是“實時性”。所謂實時性,指的是傳統貨幣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實時進行的。這樣的後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實時對貨幣進行控制,一旦貨幣供給的過程結束,央行就對貨幣失去了控制力。

以上的幾個缺陷,法定數字貨幣都能夠有效地克服,而這正是央行大力研發DC/EP的初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應對傳統貨幣缺陷這些根本性的動因外,央行選擇在現階段加快DC/EP的測試其實也用意頗深。

一方面,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比特幣、Libra等數字貨幣紛紛出現,這多少會對我國的金融體系產生一定的衝擊,而DC/EP則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應對這一衝擊。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對企業和居民進行精準、定向的補貼將會成為政府的一大訴求。如果採用傳統貨幣,要完成這一工作的難度很大。由於DC/EP可以克服“弱可追蹤性”、“同質性”和“實時性”等問題,相關的政策就可以變得更精準、更有效。

DC/EP的兩個角色:數字貨幣和支付手段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在一次演講中介紹說,DC/EP有兩個角色:一是數字貨幣,二是支付手段,兩個角色是相輔相成的。

從使用者體驗上看,作為“支付手段”的DC/EP和我們熟悉的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其實非常類似。不過,DC/EP會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例如“碰一碰”這種非接觸支付,就可以在無網路的情況下幫人們完成支付。

當然,在這種表面類似的背後,DC/EP和支付寶是差異巨大的。

▲數字貨幣(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DC/EP是貨幣經濟學中所講的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金,在地位上,它和紙幣是完全一樣的。而第三方支付工具中的錢則是M2。我們使用這類的第三方支付軟體時,其實是先把錢轉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戶裡,然後透過它們的賬戶來完成支付的。

性質的不同,決定了DC/EP和第三方支付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同:首先,DC/EP具有法償性,交易方必須接受。其次,第三方支付在支付過程中,所有資訊都是對交易平臺透明的,而DC/EP在一定條件下則可以做到匿名支付。

根據現有的資訊來看,至少在央行層面,將不會採用區塊鏈技術。其原因主要還是DC/EP在定性和發行目的上與其他數字貨幣不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採用區塊鏈技術,很大一個原因是要確保分散式記賬下的共識,並由此來保證其本身的貨幣信用。

而DC/EP作為法定貨幣,本身有國家作為信用擔保,自然無需多此一舉。與此同時,目前區塊鏈技術從效率上看還不高。以比特幣為例,每一次交易都要全網驗證,需要大量的時間,這顯然不能適用於大規模交易的進行。

在執行模式上,DC/EP很可能會在現有貨幣的執行架構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形成“一幣、兩庫、三中心”的結構。

所謂“一幣”,就是由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兩庫”就是中央銀行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銀行庫,此外還加上流通市場上個人或單位使用者的數字貨幣錢包。“三中心”,就是認證中心、登記中心和大資料分析中心。

在這個結構下,DC/EP所改變的將主要是貨幣的運輸和儲存,其他的運作和現有的貨幣並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DC/EP將帶來4個層面的影響

DC/EP的發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這恐怕要從四個層面上看:使用者層面、市場層面、巨集觀層面,以及國際層面。

從使用者層面上看,個人認為DC/EP帶來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儘管我們在前面指出,DC/EP在性質上和支付寶、微信裡的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兩者的感受應該是差不多的。

當然,它在一些細節上可能也會帶來一些不同,例如可以克服某些商家拒收的情況、實現離線支付,以及更好地保證匿名等。

從市場層面看,DC/EP的推出可能會對現有的支付體系和金融機構產生一定的衝擊。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引發一定程度的行業洗牌,整個行業的結構可能會因此而重構。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從巨集觀層面上看,DC/EP的應用將可以幫助央行更好地制定相關政策。藉助於大資料分析,央行可以更好地追蹤貨幣的流向和供需狀況,從而可以更為精準、有效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可以預見,在疫情之下,這一點將有助於各種抗疫政策的更好執行。

從國際層面上,DC/EP的推出也有助於我國更好地對抗Libra等其他數字貨幣對中國帶來的衝擊,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不過,從現有資訊看,DC/EP應該會首先供國內使用,因而這一效應可能在短期內難以體現。

陳永偉 (《比較》雜誌社研究部主管)

編輯:李碧瑩   校對:何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